第一金融网

8984款理财产品6月红黑榜

作者:张莉  文章来源:理财周报   更新时间:2011/7/4 16:57:48  

  8984款产品最大发行人交行占1/7,80%中短期产品

  北京银行收益最高8%,理财产品期限短收入低,相比长期产品,短期产品在人力研发上的成本提高

  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研究员张莉/文

  “近期理财产品的话题比较敏感,财富管理部对于相关问题基本不回应。” 交通银行、东亚等多家银行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又逢季末,商业银行的吸存压力再现。高息揽储涉嫌非法,银行只有绕道,在理财产品上大做文章。

  根据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监测,商业银行2011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发行数已经超过了8984款,已经超过2010年的80%,前五个月已募集资金7.29万亿元,远超去年全年。

  上半年累计8984款产品,交行占1231款

  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每年按不同比例增长。2007年2700款,2008年6500款,2009年7800余款,2010年11000款左右,

  根据理财周报监测,截至2011年6月27日,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8984款。按照当前的速度,2011年前7个月发行的数量就能超越2010年总和。根据现有的数据,近50家银行中,其中交行发行数量最多,达到1231款,约占理财产品总发行数量的1/7。

  四大行以其网点渠道的优势,占据了发行理财产品的先机。今年尤其如此。四大行中,中行(含中银香港)以814款产品的数量稳居飞行排行榜首位。工行以599款紧随其后,其次是农行333款、建行261款。

  股份制银行中,深发展以543款居交行之后。其次是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分别达到519款和515款。紧接着是招行和浦发银行,发行数量分别为485款和367款。中信银行和华夏银行数量持平,分别为241款和253款。排在末尾的是兴业银行和渤海银行,分别只有148款和106款。城商行中发行数量最多的则属北京银行,一度高达518款。上海银行紧随其后为222款。达到三位数字的还有南京银行和平安银行,分别为145款、139款。在理财产品规模上一向不大的哈尔滨银行和汉口银行也分别发行了66款和47款。

  疯狂发行理财产品不只中资行,外资行也按捺不住。华一银行以543款的数量,远远地将其他外资行甩在后面。渣打银行发行72款,汇丰银行则有53款,东亚银行有14款,花旗仅有6款。

  “我行近期理财产品发行速度与收益与往年基本相同,主要发行以保证收益、保本浮动收益为主的稳健性理财产品为主。”东亚财富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花旗中国零售银行业务总监连锦东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说,自去年市场回暖后,客户财富管理从需求明显改善跟前两年相比,销售方面有所上升。

  “从投资者来说,加息的因素,股市因素都是造成追捧理财产品的原因。从银行来说,资金紧张,业务的压力,资金需要寻求出路。从市场来看,楼市、股市都不太景气,恰逢市场利率一直上涨,理财产品的收益恰好迎合了投资者的心理。”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说。

  提及部分城商行跟风,狂发理财产品的现象,华南区城商行理财产品的负责人表示,理财产品的很多资金也都是靠城商行的存量,频繁发行只是增加银行成本而已,小量可以,太大量的话,无非是老百姓从一家银行把钱拿出来,再买该行的理财产品,受伤的还是这家银行。

  短期产品看涨北京银行14天期年利率8.21%

  由于受加息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上半年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中短期产品成为主流。

  在这8984款产品中,80%以上的为中短期理财产品,1年期以上的产品仅占少数,3年期以上的产品更是微乎其微。

  “从发行的情况来讲,1-6个月之间的中短期理财产品是主流,因为这类期限的理财品相对收益稳定,风险小,流动性较强,所以特别受投资者欢迎。”工行上海分行肇嘉浜路支行一位姓李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在众多短期理财产品中,挂钩标的大多为债券、利率和票据型的理财产品。其中,不乏高预期收益率的产品,且挂钩标的均为人民币。北京银行1月发行的2011年“心喜”系列201108102号:人民币14天SHIBOR挂钩理财产品,是一款挂钩债券和利率的人民币产品,委托期只有14天,年化收益率高达8.21%。中行6月22日发行的2011年“中银稳富(7天)”人民币理财产品WF-BJ2011003-50-7D,则是一款挂钩信托类的理财产品,委托期仅有7天,预期收益率则达7.2%。

  受短期理财产品高预期收益率的刺激,部分银行对一些较长期的理财产品也给予了高收益率。法兴银行在1月发行的2011年“兴满溢得”系列之3年期一篮子贵金属挂钩人民币产品,委托期达3年,挂钩商品的人民币产品,年收益率达24%,创长期产品的先河。

  是不是发行数量越多,银行越赚钱?时下理财产品的泛滥,到底便宜了谁?

  具有5年研究银行经验的分析师称,频繁发理财产品银行在短时间内能囤积大量的资金。但可计算的收益增长并不会同比增长,这里面存在着一个“以量补价”,主要是理财产品期限短,可收入低,相比于长期产品,短期产品在人力和研发上的成本大为提高。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1天期、7天期等超短期理财产品的“目的性太明显”,银行为吸收更多存款不惜设定更长的期限。对于高收益率理财产品,拉长期限对于银行来说并不“合算”。

  更有股份制银行人士称,月底的银行之间存款流动,是正常的。这是在利率没有市场化的前提下,利率的一个自我调整,最终受益的是客户。但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利率市场化的身影,这种怪象不会持续很久,待加息进入中后期,理财品的收益率很有可能会在走高后下滑。一旦经济出现泡沫,银行资金链断裂得更加厉害,投资者零收益的现象也会不断涌现。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国庆长假资金不站岗 这五招让你休市也能“钱生钱”
不可思议!银行竟买到8亿假理财 浙商银行两分行被骗
不可思议!银行竟买到8亿假理财 浙商银行两分行被骗
交行3亿私行理财产品退出:投资人质疑未做充分信披
光大银行:优化结构、均衡发展,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最新文章:
· 靖宇农商行助力蓝莓产业绽放新生机
· 工行唐山南堡支行组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
· 工行唐山乐亭支行开展反洗钱宣传活动
· 工行唐山分行致敬光荣退休员工 留下美好记忆
· 工行唐山曹妃甸支行打造“三廉”建设平台激发文化活力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