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

央行“一招鲜”定点排雷 SLO“混搭”逆回购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12/30 9:17:46  

  “治大国若烹小鲜”,最为讲究的是掌握火候,拿捏分寸;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正所谓急不得,也慢不得。

  显然,被市场称之为“央妈”的央行深谙此道,在连续暂停五期逆回购后,面对持续攀升的资金利率,央行在先投放3000亿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后终于又在圣诞前夕派发了7天290亿的“平安果”。

  12月24日,两个月期限以下品种资金价格全线下跌。隔夜回购利率下跌104个基点至4.20%,7天和14天回购利率分别下跌250个基点和260个基点,分别收至6.44%和6.35%,回到了12月18日水平附近。

  这一次,在这场去杠杆的博弈中,央行精准发力,“一招鲜”实现了流动性调控的升级。“不只是调控工具的升级,同时也包括官方微博开通带来的信息传输渠道的升级,一并安抚了市场的情绪。”一位银行交易员表示,但仍让他困惑的是,高杠杆配置下利率中枢的整体抬升已不可逆转,面对下一个流动性时点的逼近,一招鲜能吃遍天吗?

  SLO一招鲜:定点排雷

  “无论如何,尽管来年‘钱荒哀声啼不住’,但今年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上述交易员向《华夏时报》记者感叹,银行间市场理解央行用改革“倒逼”银行去杠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良苦用心,也敬佩央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6月钱荒局面不太可能重现,这一方面在于央行有足够的工具使流动性处于可控状态,另一方面机构备付管理能力也普遍有所提高。”中诚信国际债券市场研究咨询部李诗认为。

  “从7月份至今,央行始终延续‘锁长放短’的操作,去杠杆的阵痛稳踩着‘紧平衡’的黄金点。一方面通过SLF常股借贷便利、逆回购释放短期流动性,另一方面续发到期的3年期央票。也可以理解为,央行在这场博弈中掌握了主动权,精准发力。”

  具体到怎样才能掌握“烹小鲜”的本领?央行官方微博讲得很清楚,将视流动性余缺情况灵活运用SLO调节市场流动性。

  简言之,这个新的调控体系就是根据流动性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目的就是督促商业银行要适度收缩杠杆,主动调整资产负债扩张的节奏和结构、改善资产错配问题,更好地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但遗憾的是,中国银行业并没有在这些方面做出明显改变,而是在关于规范银行同业业务的“9号文”没有正式下发之前,赶搭做大同业业务的“最后一班车”,被业内人士称为“最后的疯狂”。

  “如此导致了月末在资金回表的时候,再次出现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蔡建辉(化名)称,10月份、11月份央行分别通过590亿SLO、1360亿逆回购定点投放,平缓月末资金面紧张溢于言表,但11月仍对3年期100亿央票续发也表明了其“锁长放短”的决心。

  时至月末,连续五次暂停逆回购,加之美联储缩减QE规模靴子落地,12月19日市场利率撒欢飙升。“央行停止逆回购是根据外汇占款剧增而做出的决定,9、10、11月份外汇占款增加近万亿,全年至今累计增加2.5万亿,是去年全年的5倍。央行停止逆回购理由是充分的。”上述交易员称,但遇上年底流动性紧张引发了争抢资金的“羊群效应”。

  最后,央行不得不通过官方微博两次公告,已通过SLO连续三天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这力度相当于瞬间降低一次存款准备金的效果,但却没有缓解市场紧张的情绪,12月23日,7日回购利率甚至一度飙升到9%上方,最后以8.962%收盘。直到12月24日央行重启了290亿的7天期逆回购,银行间市场利率才显著回落。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认为,这表明央行力图誓守M2(广义货币)13%目标,逆回购期限最短7天,上周(12月19日)操作仍在年内,会给未来造成回笼压力,而SLO期限一般1-2天滚动进行,步步扣住财政流出节奏,24日重启逆回购将于31日到期,完美收官。

  在李诗看来,“SLO优点就在于调控更精准。”种种迹象表明,央行正通过市场化的宏观调控和监管手段恢复其金融监管的地位和角色。“而把冻结长期流动性和提供短期流动性两种操作结合起来,无疑是央行对当前国内流动性管理的创新之举。”

  流动性之忧何解?

  从整体市场看,银行超额准备金率都在2.0%-2.1%的区间高位(银行系统备付金超1.5万亿元),通常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保持在六七千亿元左右即可满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且外汇占款高企,当前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

  那么,市场缘何抱着一缸水喊渴?蔡建辉认为,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的加速冲击使得银行在负债端的争夺愈发激烈,抬升资金成本,银行必须在资产端配置方面提高收益,从而加剧了金融市场整体的资金波动性。

  “金融降杠杆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且随着QE逐渐退出引致的跨境资金流向变化,明年中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黑洞效应将不亚于今年。”蔡建辉称。

  现实的困境是,货币政策是宏观上、整体上的工具,如何通过它来解决微观、结构性的问题?

  早在今年年初央行推出了SLO和SLF两种创新工具,且经历过两次“钱荒”之后,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的手段方式正日益丰富,一方面通过SLO、SLF、逆回购等各类公开市场工具交叉使用,提高调控的准确性,“定向定点定时精准投放流动性”,另一方面隔空喊话,提醒商业银行注意潜在风险,“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相比SLO以7天以内短期回购为主,SLF互补功能在于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期限为1至3个月;且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

  11月6日,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披露在今年春节前,央行通过SLF解决了部分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产生的资金缺口,以及在6月份“钱荒”时,通过SLF央行向贷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审慎要求、总量和进度比较稳健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如此看来,SLF的差别协调机制显著。”李诗认为。

  央行也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称,未来仍通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平衡。

  记者采访中也有相当部分人士认为,尽管明年仍在紧平衡中推进,但仍有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满足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所需。中国银行发布的《2014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认为,明年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下调0.5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DF069)

相关文章:
央行:将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
央行: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要有耐心、有信心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同比多增2.27万亿元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2023年的货币政策总量要够 结构要准
11月LPR持稳 专家:未来5年期报价或降15基点

最新文章:
· 东山农信党建业务相融并进   特色品牌显成效
· 连续两个月LPR保持不变
· “知了”还是“蜜蜂”
· 东山农信立足本土 深化拓展“三争”行动
· 工行唐山滦州支行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