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银行 >> 上市银行 >> 正文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接受《人民日报》专访

2011-3-1 14:48:59  文章来源:联合早报网  作者:田俊荣
关键词:肖钢 中国银行 流动性过剩 信贷增幅 利率上限 货币政策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接受《人民日报》专访。肖钢: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和启动以来已历经10多年,整体上采取了“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改革步骤,是符合实际的。

  (中国)人民日报

  近日,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接受《人民日报》专访。2月2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出了这次专访报道。全文如下:

  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大势如何?怎样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应朝哪个方向推进?楼市与股市将怎样运行?“两会”前夕,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财经热点六问

  本报记者 田俊荣

  1、经济增长

  增长速度将放缓,经济下行风险还不能完全排除

  记者:时下,社会上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发展热情较高,经济增长动能充足,不存在经济下行风险。对此您怎么看?

  肖钢:坦率地讲,这是问题的一面,许多分析是基于近几年流动性过剩、信贷规模增多的背景作出的,不一定符合未来的实际。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总体上将呈现“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加大”的特征,经济下行风险还不能完全排除。

  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人民币升值加快、要素成本上升和基数抬高等因素,将使出口很难维持高增长。通胀预期高企、楼市调控及汽车、家电下乡等政策调整,将使实际消费增速有所回落。最关键的是,中国经济目前还是“信贷饥渴型”经济,依靠投资增长,包括大量信贷资金的投入来支撑经济增长。随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投资增速将会放缓。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大家都说流动性过剩,钱太多了;另一方面,企业和银行却普遍开始感到资金紧张。

  导致资金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两年各地铺的摊子比较大,上的项目比较多。这些项目还没建成,产生不了效益,没有现金回流,需要筹钱继续建设,而新的项目还要开工。也就是说,光有投进去的钱,没有收回来的钱,资金自然吃紧。再加上未来利率还可能提高,资本将更加昂贵,今后两三年很可能是许多地方、企业“囊中羞涩”的困难时期。因此,尽管各地发展热情较高,但随着货币政策回归稳健,资金会越来越紧张,投资增速也将受到明显制约。

  2、通胀压力

  对物价涨幅要有一定容忍度,应未雨绸缪防止出现滞胀

  记者:未来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物价上行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肖钢:是的。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随着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容易形成持续的通胀预期。与此同时,随着要素价格改革加快,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成本将不断上升,加上输入型因素等影响,预计今后几年通货膨胀压力不小。

  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但也不是物价越低越好,对4%—5%的物价涨幅还是要有一定的容忍度。这是因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就要处理好管理通胀预期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适度的物价上涨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比如,农副产品涨点价会影响物价指数,但农民得益,有利于其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再如,涨工资也会加大通胀压力,但同样有利于群众增加收入和消费、扩大内需。

  记者:按照您的分析,未来会不会出现滞胀的可能性?

  肖钢:经济增长略微放缓、通胀压力稍稍加大,这是合理的。但如果过了头,就可能发生滞胀。从现在开始,宏观政策就应未雨绸缪,注意防范。

  我认为,为避免出现滞胀,宏观调控应实行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需求紧缩而供给扩张的政策取向。需求紧缩,即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过快扩张。供给扩张,即通过减税、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改善管理和促进技术进步等举措来扩大和改善供给。

  3、货币政策

  利率至少可上升至实际利率为正,预计今年信贷目标7万亿元左右

  记者:年初以来,央行频频亮剑,动用了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您认为未来这些工具将如何使用?

  肖钢:我个人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上调的余地已不大。经过去年以来的8次上调,目前中小银行的资金已比较紧张,部分大型银行也出现了资金吃紧的状况。如果继续大幅上调,可能导致流动性逆转,对金融体系造成负面冲击。

  利率还有上调空间。利率适当提高一点,有利于控制通胀、稳定银行体系。但如果提得过高,就会影响贷款购房者、企业、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偿还能力。利率应当可以升至实际利率为正利率,因为长时期负利率危害很大。

  记者:据您判断,2011年的信贷预期目标应为多少?

  肖钢:今年已经取消信贷规模了。通常,信贷增幅略高于GDP增幅和CPI增幅之和,去年达到19.9%。考虑到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今年这一增幅应有所下降,初步估算,全年新增信贷规模应在7万亿元左右。

  4、金融改革

  利率市场化可发挥对加息的重要补充作用,应小幅、渐进地增强汇率弹性

  记者:您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会不会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更大进展?

  肖钢: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和启动以来已历经10多年,整体上采取了“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改革步骤,是符合实际的。

  我赞成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下限可以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应分步放开,可以先放开大额和中长期存款的利率上限,短期的不能随便放,否则容易搞乱市场。此外,还要选择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的金融机构试点推进改革,防止一些机构高息揽存、饮鸩止渴。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好时机。在当前低利率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吸收存款,银行采取了多种营销手段。这表明,基准利率并未反映实际市场利率水平,推动利率市场化可以发挥对加息的重要补充作用。

  记者:我国进口增长较快,进口商品中不少是铁矿砂、原油等大宗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这些商品价格不断上扬。您认为2011年是否应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减少输入型通胀压力?

  肖钢:汇率是国家之间货币的比价,也是价格,应当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的经济实力在增强,人民币坚挺应是大势所趋。当然,我们不能一次性大幅升值,那样企业和经济都无法承受,只能小幅、渐进地增强汇率弹性。

  5、楼市调控

  首套房贷款利率存在上调现象,楼市调控效果还有待观察

  记者:近期,不少商业银行取消了首套房贷款的利率优惠。有人说,此举没有体现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没有很好地支持首次置业和自住需求。

  肖钢:目前,中国银行对个人首套住房贷款的定价要求是不低于基准利率八五折。今年以来,由于信贷规模趋紧,加上存款利率提高后,贷款资金成本增加,中行部分分行根据当地同业和市场的整体情况,存在个人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定价向九折或基准利率迁移的现象。对二套房,中行执行首付款不低于六成、贷款利率不低于1.1倍基准利率的标准。对三套房,停发个人贷款。应当说,我们坚持了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与二套房贷款相比,对首套房贷款还是有一定优惠的,只是没有原来的优惠幅度那么大。

  记者:年初以来我国出台了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您怎么看今年房价的走势?

  肖钢:对于房价来说,现在有下行因素,也有上行因素。据报道,春节期间内地到香港买房的人猛增,在港购买的房屋量同比约增加一倍,说明投资投机需求在内地受到遏制后开始外流。调控政策出台后一线城市成交量锐减,有些二、三线城市却在上涨。一些外资认为现行调控政策很难长期持续,流入房地产领域的外资正不断增加。另外,开发商开始不拿或少拿新地,为应对未来的资金紧张作准备,这将导致未来新的中高档房源供给减少。这样一来,对“土地财政”可能会产生影响,地方压力很大,银行也有压力,毕竟房地产领域贷款占银行贷款比重高达30%左右。因此,调控政策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6、股市走势

  今年可能没有大的趋势机会,但有结构性和阶段性机会

  记者:去年,中国经济表现良好,但A股市场却不尽如人意。今年的情况会怎样?

  肖钢:国内资本市场2011年可能没有大的趋势机会,很可能体现为震荡市,但有结构性和阶段性机会,更多地需要采取精挑细选和相机抉择的策略。

  通货膨胀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风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投资机会,从历史数据看,有议价能力的相关行业会享受高估值。此外,在政策的倾斜和支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投资题材。

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1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