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银行 >> 外资银行 >> 正文

汇丰:上海银行股权投资对集团不重要 可出售

2013-7-19 8:10:51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 “中国对汇丰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尽管接连出售对中国的投资,谈及中国市场,5月15日的投资者会议上,汇丰(0005.HK)行政总裁欧智华(StuartGulliver)强调道。对于在中国剩下的唯一战略合作伙伴交通银行,欧智华表示,将会继续加强与交通银行

  “中国对汇丰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尽管接连出售对中国的投资,谈及中国市场,5月15日的投资者会议上,汇丰(0005.HK)行政总裁欧智华(Stuart Gulliver)强调道。

  对于在中国剩下的唯一战略合作伙伴交通银行,欧智华表示,将会继续加强与交通银行的合作,并通过二者之间合作、业务来体现汇丰持股交通银行的意义,“我们会让股东看到这是一项有价值的投资”。

  截至去年底,汇丰持有交通银行19%股权,账面价值106亿美元,去年,持股为汇丰带来17亿美元收益。

  对于是否会出售持有的上海银行8%的股权,欧智华并未正面回答:“我们一直强调交通银行是我们在中国的战略持股,但上海银行显然不是。但(这部分持股)只有5亿至6亿美元,而且对集团来说并不重要。”

  今年1月,对兴业银行的持股从12.8%被摊薄至10.9%后,兴业银行也被重分类至汇丰可供出售的股权投资。去年,对兴业银行的持股为汇丰带来37亿美元收益。欧智华表示,兴业银行由旗下恒生银行直接持有,是否出售将由恒生银行决定,“重分类本身已经反映出我们的态度”。

  2014年至2016年,保持业务及股息增长、推行环球标准、精简各项流程及程序等将成为汇丰的优先目标。欧智华表示,未来三年,派息比率将维持在40%至60%之间,并考虑股份回购计划以抵消股东持有股份分红带来的摊薄效应。

  成本效益比松绑

  裁员、抛售非核心资产、节省成本,未来3年内,这些仍将是有关汇丰的关键词。但在成本效益比上,经历过去两年失望的结果后,汇丰决定采用更加现实的目标——50%至60%的中间范围。

  此前,成本效益比目标一直设定在48%至52%,汇丰曾指出,在此范围内预期整体业务既可以为股东提供回

  报,又能满足持续投资的需要以支持日后业务增长。有分析员质疑, 汇丰上调目标是否因担心未来收入增幅有限,而成本节约的空间也缩窄。

  “这并不等于我们放弃了原来的目标,成本效益比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我们会持续监控该指标。”汇丰财务总监麦荣恩(Iain Mackay)强调,新目标是为了在成本节约和满足投资高增长业务之间取得平衡。

  2011年提出原定目标后,汇丰在成本效益比上一直难以达标,2011年为57.5%,去年尽管大举甩卖非核心资产和缩减成本,成本效益比则由于特别支出大增而恶化至62.8%。

  在成本节约上,汇丰并未放松要求,2014至2016年,汇丰计划持续节约额外20亿至30亿美元的成本;ROE目标保持不变,仍为12%至15%。

  “我们已宣布结束或出售52项非策略性或表现欠佳的业务,按年率计算持续节省成本40亿美元。”欧智华表示,未来三年,汇丰的重点将落在优先发展的增长较快的市场和工商业务,酌情扩大风险加权资产。

  退出52项业务,使汇丰的风险加权资产规模缩减950亿美元,出售资产则带来80亿美元的收益。

  作为缩减成本的一部分,汇丰计划再裁员至多1.4万名雇员。截至去年底,汇丰的全职雇员总数已经从2011年的高峰29.9万人降至2.6万人,汇丰表示新裁员实施及近期业务出售完成后,全球雇员总数将降至2.54万。根据第二阶段计划,到2016年时,全球雇员总数将减少至2.4亿至2.5万人。

  “(裁员)是全球性的。”欧智华表示,裁员计划并非针对某一地区。汇丰香港发言人15日表示,香港不会有全面裁员计划,但也会寻找方法提高效率。

  寄望粤港通道

  “在中国,我们并不需要通过设立数以千计的分支来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谈及在中国的发展,欧智华表示,对商业银行增长机遇高度集中在城市集群中。

  麦肯锡的数据认为,70%的GDP贡献来自中国的城市集群,这些地区对国际商业银行的收入增长的贡献也同样高达70%。

  “汇丰是一个在香港上市的银行,可以借助于中国内地和香港之间的CEPA协议,把广州、深圳和香港联通。”欧智华认为,汇丰不仅在这一地区有较高认知度,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也让这个城市集群成为受益最明显的地区。

  “人民币国际化是香港日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对于汇丰在香港的发展,欧智华指出,香港的发展不能与内地分开,许多在香港聚集的资金最终目的仍是投向中国内地,在离岸市场则存在着大量人民币贸易结算及融资等商业机遇。“香港和广东的经济通道打开后,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会有更大的增长潜力。”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3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