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银行 >> 银行理财 >> 正文

银行理财乱象初露 银监会紧急排查代销风险

2012-12-20 9:24:06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 在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到理财产品兑付能力之际,不少银行在近期提前开展了针对理财业务的全面自查 ]  近期发生的银行代销理财产品违约事件,掀开了规模庞大的银行理财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引起各方强烈关注。上述民生银行人士并称:“总行还要求排

  [ 在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到理财产品兑付能力之际,不少银行在近期提前开展了针对理财业务的全面自查 ]

  近期发生的银行代销理财产品违约事件,掀开了规模庞大的银行理财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引起各方强烈关注。以此为开端,银监会着手“亡羊补牢”,紧急排查代销业务风险。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近日银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代销业务风险排查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银行金融机构全面排查代理销售第三方产品的业务风险,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将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进行抽查。

  “《通知》已经陆续下发到各地,要求银行对代销的第三方产品进行全面排查,防止因内部违规引发的外部风险传染。”接近银监会的消息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在本周二银监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强调,要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意识,加强对非法集资、高利贷、骗贷等案件的防范与处置,严控外部风险传染,牢牢坚守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逐笔排查操作风险

  本报记者获得的《通知》文件显示,银监会要求各银行加强内部管理,对本行代理销售的第三方产品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排查;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暂不在其列。

  近年来,为了拓展中间业务收入,国内商业银行加大了理财产品的代理销售力度,主要包括基金产品、保险产品与国债产品,以及信托产品与私募股权基金产品;后两者以较高的收益,满足了银行部分高端客户与公司客户的需求。

  一位大型银行个人金融部人士告诉记者,基金保险债券,都是标准化的产品,风险基本可控;然而,银行代销的信托与私募产品,自主权往往在分支机构手中,从而为道德风险与操作风险留下了较大空间。

  此次《通知》提出了十大风险排查点,具体包括是否建立对被代理机构的审慎尽职调查和全行统一的内部审批制度及流程,是否建立持续性跟踪评价机制,是否对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的被代理机构建立退出机制,以及总行内部审计部门是否定期对代销产品进行审计等。

  《通知》指出,各银行应对照代销产品清单,对本行的销售系统进行自查,检查代销产品是否通过销售系统实现系统出单和系统管控,是否存在线下销售交易和手工出单情况;如代销产品存在线下销售交易和手工出单,产品是否经过总行批准。

  “这几年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很快,操作风险的防范变得越来越重要。”上述大行人士说,近期发生的银行代销风险事件,实质上是内控不严的结果,支行层面的操作违规,最终损害了银行的整体声誉,值得业界警醒。

  这份下发时间为12月14日的《通知》指出,各银行应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完成对基层网点人员排查,特别是对客户经理和理财销售经理等一线人员的销售行为进行重点排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擅自推荐或销售未经批准的第三方机构产品的现象。

  银监会要求,各银行总行及分支网点应在30日内向对口监管部门报送自查报告和代销产品清单明细;在此基础上,银监部门将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进行抽查,并于抽查工作结束后的30日内向银监会提交抽查报告。

  部分银行提前自查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到理财产品兑付能力之际,不少银行在近期提前开展了针对理财业务的全面自查。

  民生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门相关人士昨日向本报记者透露,该行在两个月前就下达了重点领域风险排查通知,而理财产品正是“重点领域”之一。

  “总行的要求是,彻查所有年底前到期的理财产品的还款来源是否可以落实,同时彻查是否存在影响现有理财产品到期兑付的重大风险点。”上述民生银行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理财业务”是此轮排查的重点板块;对于现金流未能全覆盖的融资平台,更是被民生银行列为重点关注领域。

  上述民生银行人士并称:“总行还要求排查和理财有关的表内授信相互叠加情况,以及表外授信超过表内授信的所有客户情况。”

  本报记者获悉,交通银行近日亦展开了理财产品风险及代销问题的全国分支机构自查。记者还从上海银监局了解到,其已要求辖内各家银行自查代理销售股权投资类产品情况,并着手约谈银行理财产品负责人和销售人员。

  银行理财乱象初露

  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年平均规模增长接近100%;截至2012年9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6.7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近47%。

  但与此同时,关于理财产品的风险事件接二连三发生,近年来高歌猛进的银行理财业务接连“出事”。

  监管部门早已觉察到风险的存在。在今年10月底举行的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尚福林表示,一些银行为规避贷款规模、监管指标考核以及限制性信贷政策等要求,借道信托、证券、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同业,将银行资金投向融资性项目,资产表外化趋势明显。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日前亦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受到了极大冲击,银行的资金越来越需要通过发行理财产品获取,从而给整个行业带来的风险正在不断上升。

  与往年不同,目前大部分理财产品都是由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发售。惠誉并称,“这些银行流动资产较少,且存款基础较薄弱,因此更容易出现理财产品的偿付问题。”

  实际上,与信托债券市场面临的困境一样,对商业银行而言,真正风险在于隐性兜底责任。诚如尚福林所言:“银行在部分业务中承担了实际的代偿或兜底责任,而相应的风险管理远未到位,潜在风险很大。”

  基于此,尚福林在上述通报会上强调,银行要规范发展理财业务,充分披露信息,提示风险,避免不当宣传与销售,防范表外风险。 .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3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