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银行 >> 银行理财 >> 正文

汇丰银行理财经理代签风险提示 客户两年亏20万

2013-3-26 13:53:35  文章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虽然汇丰银行认为其本身在该事件中并不存在违规行为,但邹先生仍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在邹先生的产品认购合同中,其产品风险提示内容并非有本人书写,而是由客户经理代书。

理财风险调查系列之1

理财风险调查系列之1

  理财经理代书风险提示被认定违规

  尽管已经过去了6年,2007年银行QDII疯狂发行的后遗症还是有愈演愈烈之势。大幅亏损不仅打碎了投资者最后的梦想,也再次挑战着投资者与银行之间日益脆弱的信任关系。继东亚、渣打之后,另一家外资金融巨头汇丰银行也成为了这场信任危机中新登场的主角。

  2007年,在深圳工作近20年的邹先生在理财经理推荐下购买了汇丰银行的两款QDII产品,而这次投资带给他的是近20万元的亏损和与汇丰银行之间持续至今的拉锯战。“从始至终,我都是珍惜‘汇丰’这个品牌的,但一步步走过来,他们从来没有给我一个说法,哪怕是跟我说一句道歉。我只想问汇丰,你们在这件事情上到底有没有责任?”

  新快报记者 张潇

  用孩子学费买了两只QDII

  回忆起2007年的投资经历,邹先生至今都觉得是一个错误。“当时是汇丰银行的华侨城支行开业,他们的理财经理到我们小区做宣传,把各种产品的宣传画都挂了出来。”邹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很早以前就是中国香港汇丰银行的客户,自己以为这是同一家银行,就顺口问了一下自己在香港的账户能不能在深圳用。“对方很热情,说只要我去开户就可以用了,等开了户之后就开始不停地向我推荐理财产品”。

  2007年9月,邹先生在汇丰银行签下合约认购了两款由汇丰中国发行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IPFD0030和IPFD0033,也就是所谓的QDII。为什么会选择这两款产品?邹先生只是记得,当时理财经理告诉他,这两款产品比中资银行的收益率都要高,并且是限时发售。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汇丰银行的理财经理几乎一天一个电话来推销产品,最多的时候一天打两个电话过来。你知道,对方很热情,我们都会不好意思”。邹先生坦言,为了购买这两款产品,他甚至将存在他行未到期的定期存款转到汇丰银行,共计2.5万欧元和3万美元,“本来这笔钱是我留给孩子上大学的学费”。于是,连A股都没炒过的邹先生就把当时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资金投资在了海外资本市场上:IPFD0030和IPFD0033,这两款产品的全名分别为宝源环球欧元股票基金挂钩和汇丰中国股票基金挂钩。

  两年投资期满亏损近四成

  购买了这两款产品之后,邹先生也没有更多地关注产品净值的走势。“与买之前每天电话相比,签了合同制后,汇丰银行的理财经理几乎就没再联系过我。有一次主动打电话给我,竟然是告诉我,因为产品亏损,账户的净值已经低于50万元不能再享受贵宾服务,要我去银行签字确认。”直到2009年底,邹先生投资的两款产品陆续到期,算上汇率损失,这笔投资让他亏了近20万元。

  “当年的10月、11月,我又陆续收到了两份来自于汇丰银行的信件,里面是通知我将之前投资亏损剩余的资金转换到新产品上。但上面一些条款简直是不讲道理。”邹先生向记者出示了这份产品转换申请,上面有条款注明“本人在申请转换前已明确知晓,贵行另外提供风险相对较低的保本理财产品,但本人自行决定申请转入开放式海外基金型代客理财计划”,而且还需邹先生承诺自己的申请转换是基于本人的判断,“没有依靠任何来自贵行的信息”。

  在邹先生看来,汇丰银行没有处理此前产品亏损问题,反而建议客户将资金转移到新的高风险产品中。“如果我这么做,前面的投资就被一笔勾销,银行不用再承担任何的责任。而且,明明就是银行发信件让我去转换产品,然后还要在申请里说不是银行提供的信息,明明是银行提供的转换选择,但仍要我承诺自己明知有保本产品,但依然要投资高风险的开放式海外基金。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或许正是这些苛刻的条款,让邹先生并没有像大部分客户一样选择以转换产品来解决纠纷。他决定为自己的权益讨个说法。

  理财经理代笔风险提示

  “汇丰银行的理财经理一直都强调我买的产品绝对能赚钱,并没有向我介绍过有怎样的风险。”邹先生拒绝转换产品的同时,也开始向汇丰银行进行投诉。

  据他回忆,在购买QDII产品的当天,汇丰银行华侨城支行的客户经理拿出包括空白格式合同和产品说明书一些文件,直接让自己在其中一份上先签名,其他内容由该客户经理来写。“至今我手里只有这份没有双方签字的空白合同,真正完整的合同是直到我前往深圳银监局投诉后才知道我可以去银行索要合同复印件。”而更令邹先生坚信自己被误导还因为合同上的风险提示内容。“在合同上有一个条款是要我自己书写风险提示,但签合同的时候我就明确告诉理财经理,我只是听她介绍,根本就没看到合同具体是怎么说的,所以我肯定不能写,后来是理财经理代替我写了那句风险提示。”

  不过,多次的投诉之后,汇丰银行客服的回复却再次激怒了邹先生。“当年我拒绝转换产品后,汇丰银行客服的一位黄小姐给我下了最后通牒:‘既然你拒绝做产品转换,我奉银行总部高层领导的指示,转达三点意见。一是给你1万元人民币作为善意的安排;二是签订有关和解协议书;三是立即在汇丰银行销户。”

  投诉中发现风险测试存疑

  在汇丰银行投诉未果后,邹先生选择向深圳、上海、北京三地的银行监管部门进行信访。伴随着信访,汇丰银行方面提出的补偿限额从1万元升到了5万元,而邹先生更从信访中发现了自己被销售误导的更多疑点。

  “说实话,我是个很保守的人,我没投资过股票,也没买过什么理财产品。当时在汇丰银行,那个客户经理要给我做风险测试,我还特别跟她说自己很保守,那些选项里能承受的内容都帮我选最低的。”邹先生回忆,自己在做风险评估测试的结果为“保守型”的客户,“但是深圳银监局在处理我的信访投诉时,给我看到我的风险评估测试报告的结果却是“平衡型”的客户。

  邹先生告诉记者,虽然那份风险测试报告上有自己的签名,但因为报告与其他的合同一样,都是自己先签名,然后由理财经理填写内容,他无法即时确认报告的内容。“而且,在这份报告里还有一处日期填写错误,有人代替我在修改处进行了签名确认。”他向记者质疑,如果报告真的是先填写后再由自己签名确认,怎么可能内容错了,但修改确认的签名却不是自己的。不过,在记者采访中,邹先生并未能出示这份风险测试报告。“我之后也向银行索要过,但汇丰银行说不能给我,而且没有任何原因。”

  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银行所销售产品的风险程度要和购买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符合。因为邹先生所购买的两款QDII产品都属于“低至中度风险”,如果邹先生属于“保守型”客户,则他不能购买相关的产品。

  汇丰强调销售合规,仍有三疑问待解

  对于邹先生的种种质疑,汇丰银行在给新快报发来的回应中表示:

  “对于所有投资产品的销售,汇丰中国都有严格的流程规范和内部控制,符合相关的法规和监管要求。每笔产品的销售,我行均要求销售人员严格遵循外部法规和内部流程要求,告知客户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向客户进行完整的风险披露。客户在产品购买前均会进行风险评估测试和投资适当性核查。

  我行对于信中提到的华侨城支行的两款投资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认真深入地内部调查,包括对于华侨城支行两款投资产品所有销售文件原件的检查,结果显示,相关产品的所有销售文件原件完整,未发现任何单方面改动客户风险测试评估结果的情况,并且也没有发现相关投资产品的任何一笔销售流程中存在所谓的‘空白合同’。对于信中的这些指称,我行不能认同或接受。”

  虽然汇丰银行认为其本身在该事件中并不存在违规行为,但邹先生仍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

  疑问1

  银行职员违规,银行是否应担责?

  在邹先生的产品认购合同中,其产品风险提示内容并非有本人书写,而是由客户经理代书。记者查看邹先生提供的合同复印件发现,其合同规定抄写的内容为“本人(等)已经阅读相关风险提示,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晓本产品的风险,愿意承担相关风险”,但最终书写的内容为“本人已了解理财经理讲述的产品风险”,且字体与客户签名字体明显不同。对此,深圳银监局在给邹先生的信访事项通知书中也认定:“合同中风险提示的语句并非本人亲自抄写,而是由银行职员抄写,由你签字,银行该行为违反银监会关于理财产品销售的有关规定。”

  邹先生质疑:汇丰银行的理财经理在我购买理财产品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职员违规,银行对此一点责任也没有吗?

  疑问2

  客户风险评估报告,为何秘而不宣?

  汇丰银行认为,包括对于华侨城支行两款投资产品所有销售文件原件的检查结果显示,相关产品的所有销售文件原件完整,未发现任何单方面改动客户风险测试评估结果的情况。但邹先生也同时表示,除了被代签名确认修改外,至今他多次向汇丰银行索要自己的风险评估报告,汇丰银行都予以拒绝,并表示无法提供。

  邹先生质疑:我所提到的评估报告内容被修改,且修改处的确认签名并非本人书写的情况是否属实?为什么我连自己的风险评估报告都无权拿到?

  疑问3

  合同存瑕疵,汇丰银行如何管控销售风险?

  邹先生出示了汇丰银行给其的一份转换产品申请表,其中也涉及到了风险提示的问题,其中明确规定,“请注意,如果您(等)未抄录以上语句,则本申请表将因填写不完整而无法被银行接受。”邹先生认为,自己之前合同中同样存在非本人抄写及抄写内容与合同提示不同的情况,但却依然被银行审核通过。

  邹先生质疑:在合同递交审核之后,汇丰银行从未有任何人跟我联系,哪怕是电话确认一下合同的内容。对于合同中存在这样明显的瑕疵,汇丰银行是如何审核通过的呢?汇丰银行到底如何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进行风险控制?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3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