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银行 >> 银行新闻 >> 正文

支付宝快捷支付 银联将随其后:第三方支付开战

2011-6-2 11:40:35  文章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张丹丹
关键词:支付宝 银联
核心提示:

 支付宝推出的快捷支付开始发力,目前已与108家银行达成合作,应用领域也从信用卡拓展到借记卡。消费者只要在支付宝页面上输入这些银行卡的账号、密码,再加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就可以直接进行电子支付,无需通过网银。

  与支付宝不谋而合的还有银联,据记者了解,银联也将推出类似的快捷支付。

  作为第三方支付的升级,快捷支付跳过网银这一环节,将直接影响网银的使用量。同时,区域商业银行等小型银行借快捷支付迅速拓展原本没有的网银业务,也将打破大型银行垄断电子金融的局面。第三方支付,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于喜欢网购的消费者来说,快捷支付的优势最为明显。消费者首次使用,只需要输入银行卡号、密码、支付宝密码、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而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支付宝密码和手机动态密码即可。

  消费者不需要专门跑到银行开通网银,更不需要花钱购买网银所需的数字密钥。

  传统的网银,需要在微软操作系统的IE浏览器中使用,如果使用苹果的操作系统,或者火狐、google等其它浏览器,或者手机进行支付,都无法操作。而快捷支付也完全打破了这种局限性,可以跨终端、跨系统、跨浏览器使用,更加方便。

  据支付宝提供的数据,因为浏览器不兼容、页面跳转出现问题等原因,网银支付成功率只有65%,而线下银联刷卡交易的成功率高达99%。这说明网上支付环节仍然不够到位,消费者无法享受到快捷、良好的用户体验。

  不过,也有不少消费者质疑,连网银的数字密钥都省去了,如何保障电子支付的安全。支付宝副总裁樊治铭解释说,电子支付最大的安全隐患在于钓鱼网站,因为使用网银支付时,需要跳转页面,进入银行特定页面,这是钓鱼网站的可乘之机,“但快捷支付只在支付宝页面完成,无需跳转页面,也就不会存在钓鱼网站的问题了”。

  不仅是支付宝,记者了解到,银联也将推出类似的快捷支付,相同点在于,它们都不需要通过银行的网银系统。

  支付宝快捷支付的业务,似乎来得正是时候。因为就在前不久,不少银行陆续下调大众版网银单日及每日累计转账的额度。例如,招商银行一卡通大众版客户,通过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公司进行网上支付的金额,每天不得超过500元。

  这一政策出台,大大限制了消费者的网购消费额度,让不少网购者颇有微词。记者了解到,支付宝、财付通的用户大部分通过网银转账。因此,这一举措势必对B2C业务为主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带来很大影响。

  尽管银行方面解释,网银支付额度的下调,是出于转账安全角度考虑,因为与传统转账方式相比,网银转账的风险大大增加,下降网银转账的限额可以降低损失。但是记者了解到,银行正酝酿自建第三方支付公司,占领市场。

  银行对第三方支付“既爱又恨”,一方面,第三方支付确实为银行带来蓬勃的新业务,但另一方面,银行的收益也受到一定影响,因为线下POS机刷卡手续费远高于从第三方支付获得的手续费用。

  从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推出各种“卡通”产品,到限制网银支付额度,再到与支付宝合作推出快捷支付……这一系列行为,都体现了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竞争又合作的纠结心情。

  支付宝方面并不承认与银行存在竞争。樊治铭表示,支付宝快捷支付,只是网银业务的补充,不会对网银业务造成影响。

  在他看来,快捷支付集中在小额支付领域,多数是个人业务居多,而企业大额转账仍然集中在网银转账,因此两者并不存在竞争关系。“与其插手银行业务,我们更希望做成一个平台,让所有银行在我们这个平台操作。”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也表示,第三方支付主要为个人和企业服务,前者更多的是小额支付,而后者集中在大额支付上,而且后者的比重日益增加。快捷支付的优势在小额支付上,因此,短期来看,一些从事行业解决方案的B2B第三方支付公司暂时不会受到影响。

  不过,在与支付宝签约快捷支付的百余家银行中,63家是城市商业银行。这些原本没有网银力量的小型银行,此番可以借助支付宝迅速拓展电子支付业务,将进一步加剧金融业的竞争,大型银行垄断电子金融业务的局面未来将有转变。

  尽管快捷支付目前只针对小额支付业务,但明显改善了用户网上交易、转账的体验。因此,业内认为,相比“店大欺客”的大型银行,未来大额转账业务的客户体验提升更可能在第三方支付企业中产生。届时,银行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记者点评:

  网购者的春天

  银行,一直给人留下“店大欺客”的印象。尽管社会舆论呼吁银行应更多为消费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但收效甚微。

  这不能完全归结于金融体制的垄断,因为对银行而言,最主要的业务来自存贷差。于是,大客户可以享受到普通客户无法享受到的服务。而柜面业务的成本很高,产出却少,因而出现银行营业厅的存取款窗口越来越少,理财窗口越来越多。


  不仅如此,从简对终日与钞票打交道的银行系统来说,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银行开发的网银系统,其实功能也颇为强大,而且很注重安全,但功能强大又安全在传统思维中意味着流程复杂、使用不方便。便捷又安全的用户网购需求,与金融尽量严肃、复杂的系统需求,本身就存在深刻矛盾。多年一直未曾变过。

  但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某种程度打破了这种惯性思维。银行用繁琐关卡设置的可靠,原来有一种全新的路径可以走。

  对于四大国有银行而言,存贷差是目前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其次才是支付费用和中间业务。网银业务属于中间业务,全国银行卡发卡量超过20多亿张,而网银用户才不到2亿,超过90%的银行卡用户没有通过网银进行支付。

  但随着资本市场的活跃,支付费用和中间业务的增速很快。尤其是电子支付这样的中间业务。在未来,后两者完全有可能占据银行举足轻重的业务量。因此,尽管目前银行的面孔依然冷酷,但随着中间业务的增长,银行对消费者的态度必然有所变化。

  这在招商银行、浙商银行等身上是有迹可寻的。招商银行曾经花大力气一家家谈下商家。靠着可以在多家商场、店铺有优惠折扣,招行信用卡用户大量激增。而浙商银行较早深耕个人理财业务,率先开辟专业理财部门,如今在业内享有盛名,个人理财业务在消费者中口碑很好。这两家商业银行后来居上,靠的就是“改善体验”这四个字。他们不是从银行的角度出发,而是从用户角度出发,通过改善用户体验获得大量人气和口碑。

  我们可以相信,在第三方市场这个更为开放的新市场,因为有更多竞争对手的出现,国有银行也将意识到“提升体验”的重要性。说不定,若干年后,银行营业厅还设有专门的网银业务窗口,因为那时候,消费者的体验感受与大客户一样值得银行去维护了。

 

分享到:转播到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1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