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6月底7月初,银行客户经理正面临着“拉存款”的压力。有些银行甚至违规经营、高息揽储,100万元人民币存一天可获利息两三千元。 (北京综合讯)中国中央银行银根紧缩,各银行陷入“差钱”窘境,纷纷展开“抢钱”行动,甚至违规经营、高息揽储,10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19万新元)存一天利息两三千。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正规银行而不是私人资金拆借,竟然给予存户这么高回报,主要是每年到6月底7月初,银行客户经理正面临着“拉存款”的压力。为完成月末和上半年的阶段性考核,很多银行不顾银监会的规定,打出各种理财产品吸引居民存款。 报道称,厦门一家国有银行客户经理小郑透露,没完成存款任务,就被扣奖金。他也说,他工作的银行规定,普通职员“拉存款”的目标一般要40万,客户经理500万。为了完成揽存任务,各银行客户经理都在使招数,办VIP卡、送礼物。6月末这几天,一些中小银行给存款给客户的“日息”甚至达到2‰、3‰,也就是千分之二三。 小郑还透露,一些小银行到6月最后一天,如有100万存款,就有500元利息。而且,连外地的银行也到厦门抢存款。 其实,自6月15日中国中央银行宣布从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后,各银行存款都非常紧缺。 此次是央行今年来第六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创下历史新高21.5%。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须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提高准备金率意味着金融机构可用来放贷的资金减少。 与此同时,中国的银行出现了资金“一日游”、“多日游”的情况。银行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银行手头紧,月末、季末存贷比考核压力大,而上半年的存贷比数据高低,直接决定了下半年银行的可放贷额度。银行拉的存款越多,就可能意味着下半年的放贷额度越宽松。而存贷款的利差收益,是银行很重要的利润来源。 6月30日是银行业半年末、季末和月末的“三点一线”考核时点。临近的这段时间,各家银行不惜血本“抢存款”的争夺战也到了最高潮。市场乱象暴露的背后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这种揽储方式其实是违规的。据中广网报道,浙江温州瓯海农村合作银行行长就因为群发短信高利息吸纳存款,而被浙江银监局及温州银监分局查实并免职,成为浙江第一起银行行长因为违规吸纳存款而遭停职的事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