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银行 >> 银行新闻 >> 正文

利率市场化迈大步 银行定价期待形成有序结构

2012-6-18 9:14:40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佚名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
核心提示:14、15日,民生、光大、中信三家银行先后宣布上调一年期存款利率至3.575%,此时距离他们上一次上调存款利率仅短短的五、六日。曾刚: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很清楚,简单说就是贷款下限逐步放低,存款上限逐渐放开。

  14、15日,民生、光大、中信三家银行先后宣布上调一年期存款利率至3.575%,此时距离他们上一次上调存款利率仅短短的五、六日。从央行宣布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1倍至今不过十日,已有多家银行先后两次甚至三次改变其存款利率。这在中国银行业来说可谓史无前例。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给我国实体经济、银行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小银行追随大银行的存款定价会否给自身带来冲击?下一步利率市场化应该如何推进?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此次意料之外的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带给我们的新的问题。

  接受本报采访的专家认为,此次央行提出扩大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时机选择比较恰当,一则配合货币政策,稳经济增长,二则压缩银行利差,促银行改革。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整个银行业的定价会遵循一种相对稳定的原则,进而形成有序结构。

  嘉宾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向松祚(微博)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 宗良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

  反哺实体经济

  上海证券报: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1倍,这被认为是利率市场化突破性的一步。您认为,利率市场化选择在此时推进是何原因?利率市场化迈出这一步对实体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郭田勇: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存在“悬空式”发展现象。2007年之后,虽然我国实体经济呈现放缓趋势,但银行业却一枝独秀,始终保持高盈利,银行业与实体经济形成了一个利厚一个利薄的局面。

  降息导致的利差收窄首先能够压缩银行由高利差而取得的高盈利,从而将更多资金释放给实体经济,凸显金融业反哺实体经济的原则。盈利减少和利率市场化的双重压力也将促使银行进行经营改革,改变高度依赖信贷投放的单一盈利模式,实现多元化经营。贷款利息打折范围扩大,贷款利率下降有利于增加企业贷款需求,降低企业贷款成本,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宗良:此次降息的同时,央行提出扩大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时机选择是比较恰当的。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标志着通行多年的“官定利率”向真正意义上的“基准利率”开始过渡。

  近年来,由于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备和产品创新不足等原因,导致存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相关领域脱节的状况,金融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此次降息和扩大浮动区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传递“稳增长”信号,刺激市场信心,增加信贷需求。本次降息是在宏观经济“外患内忧”、超预期减速的大背景所提出的。此时通过降息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能向市场传递出更加清晰、明确的“稳增长”信号,从而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息,刺激企业投资和增加信贷需求,稳定宏观经济增长。

  二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贵”问题。贷款利率的下浮将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进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降息能降低即期利率,这样可以直接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初步测算,不对称降低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将至少为企业减少1450亿元的利息支出。另一方面,降息也能降低远期利率,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投资意愿,扩大投资。这两方面都将进一步增大企业贷款需求。

  三是优化银行贷款结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之前,银行有限的信贷资源往往通过降低贷款利率贷给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至于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本次扩大存贷款浮动区间后,一年期存贷款之间的利差收窄,将从3.06%变成了可浮动的1.473%-3.06%。银行为降低成本或提高收益,不得不转变其放贷对象、提高其风险偏好,这就会刺激银行向实体经济,特别是能承受较高贷款利率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放贷,资金投向优化。

  曾刚:在一些人看来,这次的利率调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我的看法是,这次调整有很积极的意义,但并非突破性或跳跃式的,并未改变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渐进的步调。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已经在利率市场化工作上做出多方面推进,且已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若我们可以将利率市场化的程度用0到100之间的指数来衡量,我国目前的利率市场化水平恐怕应该是及格以上的分数,将存款利率上限提高到基准利率的1.1倍,只是在既有的利率市场化的道路上往前又迈出了一步而已。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认为该政策的推出并不会对市场产生过大的冲击,也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就此加速,还需跟踪、观察。

  至于为何选择这个时点,总体来说,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各方的共识,但是在何时推进的时机上很难把握。而目前的情况,正好为央行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将宏观调控的要求连同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二者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一方面,配合货币政策调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需要降息,增加贷款,刺激社会需求。但是如果对称性地降息,可能会达不到预期效果,因为目前银行揽储压力很大,存款利率下降可能导致存款理财化的现象更严重,存贷比压力会严重制约银行的贷款能力。所以必须要有机制上的改变。

  而另一方面,这一做法有利于压缩存贷款利差。目前存款比较紧缺,央行规定了存款利率上浮的机制,基本上银行存款利率都会上浮到顶,所以存款利率是明降暗升,这个过程中就压缩了银行的利差。同时,蕴含利率形成机制改革。

  至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短期内是配合货币政策,疏导今年以来的经济活力下降、贷款下滑;从长期看更有积极意义,理顺市场体系,让价格体制、资源配置更有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地压缩银行利润,使之前实体经济与金融失衡的结构得以修正、优化。

  向松祚:我国银行金融体系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具备进一步推进和完成利率市场化的条件。我国利率市场化并不是今天才开始的,实际上从1996年正式放开同业拆借利率,我们就已经开启了利率市场化步伐。从1998年开始,贷款利率和贴现利率开始逐步市场化。1999年开始启动存款利率市场化。2008年开始,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和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同时外币利率市场化取得很大进展。此外,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和多元化金融机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有了丰富的金融市场主体来创造利率的市场化机制。

  所以,时至今日,我国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利率市场化,已经具备很好的条件。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推进也要求我国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化和扩展,对居民个人、企业和银行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居民个人和企业对金融产品的议价能力会增强,银行和金融机构必须千方百计进行金融创新,以便稳定存款来源和留住优质贷款客户。其次,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将日益激烈,最终的受益者当然是广大客户。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1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