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银行 >> 央行银监会 >> 正文

央行预警银行同业业务扰动宏观调控

2013-11-25 9:21:30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 监管层将进一步完善同业业务管理制度,将标准化、透明度作为规范和加强同业业务管理的抓手,健全相关考核和监管机制,引导其在规范基础上稳健发展 5日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首次以专栏形式重点介绍了商业银行同业
监管层将进一步完善同业业务管理制度,将标准化、透明度作为规范和加强同业业务管理的抓手,健全相关考核和监管机制,引导其在规范基础上稳健发展

  5日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首次以专栏形式重点介绍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于货币政策的扰动与潜在风险。

  在同业业务发展火爆、监管部门拟对其加强监管的当下,央行详尽阐述同业业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力渐升,并指出不规范的同业业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效果。

  央行同时阐明了对同业业务的监管思路,即进一步完善同业业务管理制度,将标准化、透明度作为规范和加强同业业务管理的抓手,健全相关考核和监管机制,引导其在规范基础上稳健发展。

  无独有偶,昨日有媒体报道,银监会有关规范同业业务的管理办法趋于成熟,拟要求银行对同业业务加大计提拨备,并叫停买入返售的《三方合作协议》。

  同业双渠道影响货币供给

  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之间及其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行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同业存放、买入返售、同业借款等。

  从中国广义货币M2的来源看,以往贷款和外汇占款是两个主要渠道。但是由于同业业务发展较快,近两年同业渠道在货币创造中的占比上升。

  央行指出,2013年以来,通过同业渠道创造的M2一度仅低于人民币贷款,高于外汇占款和证券投资。而由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易受季节性因素、流动性水平以及监管政策等影响,波动较大,导致M2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目前看,同业渠道与外汇占款往往有共向波动特征,外汇流入多会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同业业务多数时候增长也快,外汇流入下降会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同业业务也可能相应下降。2013年前几个月M2增长较快,就与外汇流入相对较多以及同业业务增长快有关。而6月份M2增速较5月下降了1.8个百分点,同业业务大幅收缩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而同业业务具体如何影响货币供给?

  央行详细解释,其背后掩藏的问题较为复杂,依照交易对手方的不同,同业渠道可进一步分为非银行同业渠道和银行同业渠道。

  非银行同业渠道指商业银行向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融出资金,交易对手包括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保险公司等,此时在资产方会记录为这些机构欠银行的债权,即与贷款类似,同时在负债方则会记录为其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这样就增加了全社会货币供给。

  银行同业渠道则指商业银行实际上向非金融企业提供了类似于贷款的融资,但是通过一定的会计操作,将这些业务在资产方不计入贷款,而是记录为同业资金运用科目,在负债方记录为非金融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从而实现了货币创造。而帮助其实现这一可能的操作方式包括“买入返售银行承兑汇票”、“同业代付”以及“买入返售信托收益权”等。

  标准、透明成同业业务目标

  目前,同业业务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管理资产负债、创新产品和拓展利润增长点的重要渠道。

  但央行在报告中直接指出,部分机构在开展同业业务中存在操作不规范、信息不透明、期限错配较严重和规避监管等问题,部分商业银行还利用同业业务开展类贷款融资或虚增存款规模,加大了流动性管理和风险防控的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效果。

  根据标普统计,有些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比达到30%甚至50%,而随着信用周期下行,流动性指标会在短期内发生极大的下滑,同时风险也扩散到更大的银行。可以说,同业业务的快速扩张给流动性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已经引起宏观调控部门和监管层的重视。

  昨日有媒体报道,银监会有关规范同业业务的管理办法趋于成熟,拟要求银行对同业业务加大计提拨备,并叫停买入返售的《三方合作协议》,以进一步控制银行理财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

  央行则指出,下一步应进一步完善同业业务管理制度,将标准化、透明度作为规范和加强同业业务管理的抓手,健全相关考核和监管机制,引导其在规范基础上稳健发展。完善金融统计和会计制度,以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和经营行为。考虑到未来金融创新会更趋复杂,有必要进一步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框架,强化流动性管理和价格型调控机制。同时,也要继续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可考虑把更多信用创造活动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止金融部门出现过度加杠杆和顺周期波动。

(责任编辑:DF069)

分享到: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3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