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亿美债背后的深层逻辑 1万亿美债是怎么来的?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第一金融网   更新时间:2020/8/25 17:45:18  

  1万亿美债背后的深层逻辑,1万亿美债是怎么来的?近段时期来,在中美紧张局势持续加深的大背景下,中国持有的1万多亿美元美国国债应当如何处理,始终是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就此话题,资深金融工作者、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副行长高德胜赐稿大橘财经,就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以及背后的深层逻辑进行探讨。

  在与大橘财经的交流中,作者特别提到,今天的中国人民,尤其需要牢记一位伟人穿透历史的铿锵预言。

  作者也希望藉此文,与广大读者进行更深入的互动交流。

1万亿美债背后的深层逻辑

  法国经济学家雅克·胡耶夫(Jacques Rueff)曾经讲过一个裁缝与顾客的故事:裁缝为顾客做衣服,卖给顾客后,再把顾客所付的钱借给这个顾客。然后顾客再用这笔钱来向裁缝买新衣服,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胡耶夫说,如果我是那位顾客,这样的好事我为什么不干呢?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一度重复着这样的故事。

  01 1万亿美债是怎么来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通过以优惠条件吸引外资,开展一般商品贸易、加工贸易、三来一补等,依托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启了一种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融入全球化浪潮。中美两国经济的高度互补性,使两国经贸合作迅速扩大和发展,中美两国形成了以经贸为纽带的共生关系。美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成为中国物美价廉商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中国制造撑起了美国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

  这个故事的另一面是,长期以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实际上是中国以低工资、低环境成本为代价,为美国源源不断地输送消费品与各类资源,同时保证了美国长期的低物价、低通胀,中国商品的竞争优势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巨大的消费者剩余。同时,过去十几年来中国一直是美国国债的最大购买国,中国积累的巨额经常项目顺差,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的形式又回流到美国,从而弥补了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通过“美元--商品--国债--美元”的循环,中国的实际财富持续流向美国。换句话说,美国是可以“躺着”挣钱的,中美经贸交往一定程度上带有一种剥削或合法掠夺的性质。由于中国持有美国国债长期居高不下,这实际上意味着美国可以长期占有中国实际财富,形成了富人向穷人长期借债的模式,最终逐渐成为了中国持有的1万多亿美元美国国债的局面。

  中国贸易盈余积累的外汇储备中,美国国债持续保持在1万亿美元以上,最高时达到2.44万亿美元。从2000年到2019年的20年间,中国平均持有1.8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美国国债收益率呈下降趋势,2019年,10年期美债平均收益率为2.14%,较2018年平均值低77个基点,较2014至2018年平均值低了21个基点。今年以来,随着美联储实施无限量化宽松政策,短期美债收益率更低至0甚至负值,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低至0.35%。从收益角度考虑,这样巨量的资金投资于美债,在经济性上是不划算的。

  同时,我国还不得不承担美元超发导致的通货膨胀以及美元贬值的风险。随着美国开启天量无上限印钞模式,长期看,美元贬值几乎是必然的。例如最近,美元指数相较3月已下降10个百分点,而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琦预测,在未来2到3年美元指数将下跌35%。

  中美之间的故事,是美国以政治、军事、科技霸权为依托,以经济和金融手段,在全世界剪羊毛和对发展中国家巧取豪夺的系列故事之一。他们的如意算盘是,把中国锁定在低附加值的产业链低端,重复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让中国长期做美国人的裁缝和长工,美国尽享他们主导的全球化下固有国际分工的红利。至于欠下的债务,在美国人的算计中,恐怕从来就没有担心过要还的。他们最常规的操作,是发新债置换旧债,或仅仅偿付利息;他们还可以通过发钞,直接稀释或对冲掉债务。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