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窗:雪灾、CPI及其他 1月CPI涨幅或超过7%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08/2/3 11:38:13  

据民政部门统计,1月10日以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17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26.7亿元。受雪灾影响,今年1月份CPI涨幅可能超过7%。

  运输受阻加剧区域性物资短缺。大范围雪灾最直接的影响是,各地的公路和铁路运输受到阻碍,煤炭无法运出,这加剧了电力的短缺,反过来又使得铁路运输受到影响,增大了运输的困难。此次的灾害天气对长江流域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地区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向来是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腹地,运输受阻使产品无法运出,这将造成当地物资的短缺,加大物价上涨的压力。

  人员滞留可能加剧个别地区的物资短缺。最近正值春运期间,中西部省历来是民工输出大省,大量返乡的旅客被滞留在各个交通枢纽城市将会加剧当地物资的短缺。

  我们跟踪了农业部的农产品价格数据。截至29日,“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1月份平均数同比上涨了20.8%,考察过去菜篮子价格指数同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我们估计1月份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在18%以上。假设除食品以外其他产品的价格的同比增速保持在12月的水平,则1月CPI同比增速为6.92%。考虑到1月份雪灾、节日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1月CPI同比增速在7%至7.5%之间。

  我们注意到,食品价格的上涨是在1月下旬才开始加速的,而随着灾害天气的继续,2月份物价上涨的压力更大,伴随着春节的影响,CPI增速可能超过8%。

  农业生产受到破坏,加大中期物价上涨压力。

  本次雪灾多发生在农业生产大省。预计冬小麦、家禽、家畜的生产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使得本来就十分紧张的食品供应雪上加霜。

  受到拉尼娜现象(所谓拉尼娜(La Nina)指的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即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较常年偏低)的影响,不仅中国,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灾害天气,例如粮食出口大国巴西的农业产区近期南涝北旱,已经影响了2007年10月底的春耕,可能导致今年粮食产量下降。而世界粮食库存正处在历史低位,这会加剧国际粮价的上涨。

   由于煤炭供给受到影响,电力不足,贵州、河南等地的冶炼等高耗能企业被迫关闭,这种现象可能也在其他地方出现。这会导致一季度GDP进一步放缓,但这种影响应当是暂时的。

  总体来看,由于雪灾对国内企业的正常生产将产生明显负面影响,再考虑到外部需求增长的不确定性,我们预计目前的宏观紧缩力度继续加强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数据显示宏观紧缩存在过度倾向,可能紧缩力度会有所放松;但是由于CPI不断创出新高,国内负利率不断加深,这可能会触发央行在1季度上调一次利率;而对于目前主要由供给方导致的通胀,央行仍将继续加快人民币的升值速度,但是年内持续升值16%的可能较小(按照1月份的升值速度折年率为16%左右),在适当的时候实行人民币币值的双向波动才是管理层所希望达到的状态,为了尽快逼近该目标并缓解高涨的通胀压力,我们不排除管理层在适当的时候对人民币币值进行一次跳跃性升值的可能。

  (作者系国金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