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数据解析 加强流动性管理依然不能松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08/2/15 10:50:48  

南方雪灾和美国次贷危机似乎为减小货币政策从紧力度找到了理由,但是刚刚公布的1月份金融运行数据表明,中央银行调控流动性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形势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高涨的信贷增速表明宏观经济依然存在着走向全面过热的风险,但雪灾和次贷危机却为经济健康运行带来了负面影响。在两种不确定性之间,货币政策制定者需要巧妙拿捏好尺度。

  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8036亿元,这个数字较去年1月份多出2373亿元。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央行三令五申控制信贷增速并且加大紧缩力度,1月份信贷增速却如此之高的确出乎意料。信贷扩张的再次加速一方面说明了流动性管理的任务依然艰巨,同时也为货币政策继续紧缩提供了理由。

  去年4季度以来,由于常规货币政策手段无法有效控制信贷增长,央行迫不得已重新启用了信贷控制手段,在央行的要求下,各家商业银行相应调整,所以整个4季度信贷扩张数量非常小,全年的信贷增速也因此基本得到控制。据了解,行政手段调控信贷增速的做法今年仍会继续使用,以全年3.6万亿元的标准计算,1月份当月的信贷增长占到全年的22%。

  业内人士认为,1月份信贷增速突然飙升有多个方面原因,首先是因为商业银行抢在年初发放贷款,争取早放贷早收益;其次是因为去年4季度以后央行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多数商业银行的房贷冲动受到抑制,今年开始集中释放;另外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雪灾,救灾贷款增加。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分析称,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都属于“短期政策”,是要在不断变化着的情况下保持总供求关系的平衡,应相机抉择不断调整。美联储几个月前还在升息,现在则大幅度降息,就是一个相机抉择的例子。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政策的方向和力度方面进行及时的调整,而不应该把宏观政策当成一个长期的战略来加以实施。

  在美国次贷危机加剧和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雪灾之后,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机构都作出预测,中国央行的从紧货币政策可能会作出相应调整。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此前曾表示,中国应该避免政策的过度紧缩,应有预见性地即使调整政策的紧缩力度和节奏,甚至中止宏观调控,他根据最新的发展情况,将原来对中央银行“在2008年上半年两次上调利率”的预测改为在2008年“不上调利率”。

共 2 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