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基金 | 股票 | 保险 | 期货 | 信托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理财 | 黄金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基金数据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债券 >> 企业债 >> 正文

五年两次上调:保险资金迎来企业债“扩容”

2009-10-31 9:02:15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字体:
作为长期、稳定的债市投资者,保险资金迎来了企业债投资比例五年来的第二次上调,日前保监会发布通知,保险机构投资企业债,由"不超过该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的30%"提高至"不超过该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的40%"。

  这一10%的上调幅度,意味着又有逾3000亿元规模的保险资金向企业债市场开闸。根据官方最新统计,保险资金第三季度末资产总额为3.79万亿元,按40%的比例计算,可投企业债(公司债)的最大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政策调整不仅是投资上限的提高,保监会还同时降低了企业债发行人的盈利门槛,并放宽部分企业债的评级要求。如此"三管齐下"的调整,使得今年前9月发行量已超过去年全年规模的企业债市场再度升温,市场不免关注:保险资金尤其中小险商,会否在未来一段时期更多地流向企业债市场;现有的企业债市场,能否为保险资金带来更加稳定、更高收益的投资预期。

  五年来的两次上调

  五年来的两次上调得益于银行担保的引入,以及保险基金银行等机构投资者的壮大,2000年以后迅速发展的企业债市场,在2005年8月迎来了保险资金投资上限的提升,即从2003年确定的"不得超过当月末总资产的20%",提高至"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该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的30%"。

  在企业债市一派火红、保险资金总额变动不大的2005年,这一调整使保险资金这一企业债市场的投资主力,获得了投资上限的大幅提升。

  来自万德咨讯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企业债发行规模达2696亿元,已超出2008年全年2363亿元的规模,为2007年1703亿元规模的1.5倍以上,所有企业债的存量托管规模达到9481亿元;另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保险资金持有企业债的规模达到3762亿元,较年初3106亿元规模增长了21%。

  综合上述统计,截至9月30日,保险资金已占据企业债市场近40%的投资份额,为企业债市场最大的投资者;而企业债投资,在保险业三季度末34289.6亿元可投资资产中,占比近11%,早在2003年3月末,这一投资类别仅占 3.44%,投资比重逐年提升。

  同一限额下

  "在企业债发行规模增长迅速的背景下,监管部门五年内两次提高保险资金企业债的投资上限,应是更多地考虑了保险资金对收益率的要求。"多位分析人士对记者称,相对于目前国债投资3%左右的年度收益率而言,企业债投资的收益率多在5%左右,违约情况甚少,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均表现不错,因此更受到保险资金的青睐。

  据《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2008)》披露,2008年保险资金在整体投资收益率不足2%的情况下,对企业债的投资实现了4.89%收益率。因此不难理解,截至三季度末,保险资金用于企业债的投资较年初增长了21%。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同规模的保险企业对于企业债的投资上限,有着不同的需求。大型保险商用于企业债的投资规模,远未达到原有的30%这一上限,主要原因是,相对国债投资,险商购买企业债需交纳经营所得税,购买国债则享受免税待遇,并且大型险商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太大,企业债市场则相对"粥少僧多",可供保险公司购买的企业债相对有限。由此,多位业内人士预期,尽管此次上调比例,大型险商未必积极参与其中,因此短期内保险资金未必会出现大规模增持债券的现象。

  然而,开业时间不长、尚未走出"创业亏损期"的中小保险公司,则对于这一投资比例的上调,有着相当强烈的渴望。

  "企业债投资,我们基本上都用到了30%的上限,这次上调之后,我们肯定会用足40%的上限,这对我们提高投资收益一定会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某中小保险公司负责人对记者坦言,作为一家中小型保险公司,虽然国债的信用等级更高,但由于自身尚未走出"亏损期",免税待遇并不发挥作用,加之企业债的收益率较国债更高,因此自身更愿意积极购买企业债。

  企业的困惑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上调企业债投资比例的同时,监管部门还对企业债发行人的盈利要求作出调整:原"发行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的要求,被调整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净利润)不少于所有债券一年的利息",多重评价认为,这一调整,降低了企业债发行人的盈利门槛,意味着可供保险资金购买的企业债品种将会增多。

  但部分保险企业的投资部负责人对记者称,这一调整令企业"比较困惑",觉得"可操作性并不强"。

  尽管如此,上述投资部负责人仍然认为,从全球市场看,多由企业直接发债融资的模式,使债市市值远大于股市市值,但国内市场目前仍是债市市值小于股市市值,规模相对较小,因此也极具潜力,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的完善,债权融资证券化的比例将越来越高,保险银行基金、社保等对企业债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另据万德资讯统计,作为企业发行的信用类债券,中期票据的快速增长,值得关注。今年以来截至三季度末,中石油已经发行400亿元、10亿美元的中期票据,中石化已发行300亿元的中期票据,国家电网已发行600亿元的中期票据,业内预期,根据监管层目前的政策导向,中期票据市场已在政策上向险资开闸,真正放开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您想天天免费看到如此海量的证券资讯吗?点击此处将 加入您的收藏夹就可以了。点击此处将 设为您的上网首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热点图文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7-2009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 合作电话:13146473155
    制作单位:第一金融网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