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图片大小 function resizepic(thispic) { if(thispic.width>700){thispic.height=thispic.height*700/thispic.width;thispic.width=700;} } //无级缩放图片大小 function bbimg(o) { var zoom=parseInt(o.style.zoom, 10)||100; zoom+=event.wheelDelta/12; if (zoom>0) o.style.zoom=zoom+'%'; return false; } //双击鼠标滚动屏幕的代码 var currentpos,timer; function initialize() { timer=setInterval ("scrollwindow ()",30); } function sc() { clearInterval(timer); } function scrollwindow() { currentpos=document.body.scrollTop; window.scroll(0,++currentpos); if (currentpos !=document.body.scrollTop) sc(); } document.onmousedown=sc document.ondblclick=initialize //更改字体大小 var status0=''; var curfontsize=12; var curlineheight=18; function fontZoomA(){ if(curfontsize>8){ document.getElementById('fontzoom').style.fontSize=(--curfontsize)+'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fontzoom').style.lineHeight=(--curlineheight)+'pt'; } } function fontZoomB(){ if(curfontsize<64){ document.getElementById('fontzoom').style.fontSize=(++curfontsize)+'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fontzoom').style.lineHeight=(++curlineheight)+'pt'; } }
第一金融网主办 设为首页
第一金融网
setInterval("linkweb.innerHTML=new Date().toLocaleString()+' '.charAt(new Date().getDay());",1000);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基金 | 股票 | 保险 | 期货 | 信托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理财 | 黄金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娱乐 | 基金数据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债券 >> 债市研究 >> 文章正文
经济结构调整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对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1 10:05:5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长江证券股份公司联合研究小组

  研究总指导:李扬、王国刚、李格平

  研究小组成员:彭兴韵、张岚、杨涛、卞志村、徐亚平、焦国华、李洁、胡维维

  本报告执笔人:卞志村、彭兴韵

  针对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政府在采取宏观调控措施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结构性的物价上涨转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的同时,也应当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优化。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当前在总量上的矛盾,实际上都是由国民经济的结构不合理所引起的,因此,如果没有结构的有效调整,只是单纯地采取总量调控的措施,其效果一定不会理想。2004年以来,尽管政府在抑制投资和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方面花了大量的力气,但物价上涨依然偏快、货币信贷与投资依然在高位运行的根源,也就在于,总量调控中的结构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改善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应当摆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突出位置。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要努力提高国内最终消费水平,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降低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净出口的依赖性。为此,需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尤其是要增加居民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收入和支出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引导城乡居民扩大即期消费。应当指出的是,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对提高国内消费总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改善城乡经济关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同时,应当推行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增加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支出,改善农民的消费型支出结构,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财政政策必须加快其公共财政职能的转型和建设,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住房保障等公共产品的支出;在货币政策方面,应当进一步改善消费者的融资环境,注重利率与信贷的调整对消费的导向作用。

  第二,财政货币政策要努力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部门所得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这是实现国内最终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持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居民所得下降、企业和政府所得大幅上升的结果,因此,应当适度改变我国现行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财政政策方面,继续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税起点和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健全最低工资制度,逐步增加工资占企业利润中的比重,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在货币政策方面,应当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工资增长都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主要依赖于农产品价格和农业产量的增长,在农业产量增长一定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就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如果认识到这一点,以农产品价格为主导的CPI的一定程度的上涨反而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货币政策在反通货膨胀中要避免CPI恐高症。

  第三,财政货币政策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改善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阻碍,影响了地方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因此,需要适当调整我国的税收政策,逐步提高现行资源税标准,适时开征新的能源税种,强化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以替代原先的地区导向,努力采取财政贴息、补贴等方法,支持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发展。同时,建立能够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货币政策。

  第四,财政货币政策要改善城乡收入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财政政策应增加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补贴,通过相应的财政补贴制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此外,过去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中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加强农业保险,降低正规金融部门在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风险,为此,可考虑的措施包括财政部门要积极引导银行金融部门介入投资,对投资期限较长投资收益不是很高的项目贴息和贴本支持,积极鼓励银行投资农村建设项目。

  第五,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财政政策方面,应当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财政支出与转移支付,改善其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外资;实行地区倾斜的税收政策;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即便是在宏观紧缩中,也要有保有压,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为缩小地区差距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和融资环境。

  第六,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降低中国经济的贸易依存度,减轻国际收支对国内流动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压力。在财政政策方面,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降低出口退税税率,进一步完善内外企业的税负负担,按照统一的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负,通过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符合国内消费需求的产业和行业中去。在中国的利率政策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制约的情况下,应当对国外流入到中国的短期资本开征托宾税和资本利得税。在货币政策方面,应当进一步改革人民币的资本项目管理,鼓励私人资本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同时完善人民币的汇率机制,通过适度的升值减轻国际收支的压力。

  最后,需要建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组织机制。可考虑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框架内设立专门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委员会,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负责人组织,定期举行会议,主动寻求财政货币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下的充分合作。协调委员会至少每月召开一次会议,通过完善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协调机制,来提高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增强政策调控效果。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郑重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第一金融网站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透视窗:次级债窟窿有多大?
    2008年从紧政策到底有多紧?
    小幅提高准备金率预示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将加大
    准备金率:20%可能是道坎
    回暖行情中的分歧
    摩根大通:看跌美国国债的投资者进一步减少
    短期融资券日渐火热
    资金风向标转变 债市价值渐显
    回暖行情中的分歧 债市乐观中仍须谨慎
    房贷和企业贷款初显同步降温 加息压力明显缓和
    货币投放量增紧缩政策风云再起
    专家预测:今年贸易顺差增速将放缓
    中科院:CPI可能5月后出现拐点
    中国银行:中国今年CPI涨幅约4.60-4.70%
    企业债融资:王者仍难归来
     点击排行:
     如何“从紧”事关债市大局
     民族证券:上汽分离债估值处于123.39元
     华夏债券:债市谨慎但不悲观
     08年国债市场展望:可较早介入长期品种
     紧缩调控将“鱼贯而出”“马车”减速总体乐观
     货币政策从紧的尺度选择
     11月份CPI居高不下成定局
     当前问题:失衡的中国经济
     叶檀:货币减肥严重后遗症值得警惕
     预计2008年中期债券将供不应求
     每年12月份 债券市场一般都会上涨
     债券观察:2007年末的“最后一次加息”
     “从紧”货币政策将倚重数量调控
     CPI透出经济趋热信号 隐含通胀压力不容忽视
     货币反击战:2008冲出流动性“重围”(图)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function Check() { if (document.form1.Name.value=="") { alert("请输入姓名!"); document.form1.Name.focus(); return false; } if (document.form1.Content.value=="") { alert("请输入评论内容!"); document.form1.Content.focus();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热点图文

    多家机构预期11月CPI将再创新高

    紧缩调控将“鱼贯而出”“马车”减速总体乐

    货币反击战:2008冲出流动性“重围”(图)

    扈企平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布道者(图)

    07跌宕起伏 08从“新”出发

    聚焦2007年央行货币政策 明年宏观调控中唱

    07债市结构盘点:银行保险搭台央票国债唱戏

    申万研究所:18%或为准备金率高点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 中国石化分离可转债发行1月16日上会
    · 上汽转债首日收益率15%投资者购买热情
    · 2008年第六期中央银行票据银行间上市
    · 银河证券:指数高开低走 个券持续热络
    · 海马转债:银行担保是亮点 抢权配售需
    · 5亿元赣煤企业债开始发行
    · 中国石化上港集团可分离债发行获准
    · 银河证券:短期资金面有收紧趋势
    · 美国债市:投资银行美林美国债券指数
    · 澳大利亚国债收高 避险买盘支持
    · 美国债市:看跌美国公债的投资者进一步
    · 兴业可转债:新债活跃带动业绩上涨
    · 2007年国债市场分析报告
    · 相机紧缩或为债市带来机遇
    · “07国债(12)”28日付息
    · 房贷和企业贷款初显同步降温 加息压力
    · 回暖行情中的分歧 债市乐观中仍须谨慎
    · 山东省商业集团总公司2008年短期融资券
    · 上证所公布2007年国债做市年度综合排名
    · 上证国债指数收阳 现券交易活跃
    最 新 推 荐
    · 经济结构调整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对策
    · 透视窗:次级债窟窿有多大?
    · 小幅提高准备金率预示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 2008年从紧政策到底有多紧?
    · 银行间债市交易结算日报:回购交易稳定
    · 海马股份可转债网上中签率及网下发行结
    · 充裕资金成债市发动机 国债金融债冷热
    · 深沪转换债券投资价值排名
    · 2007年中关村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上市交易
    · 充裕资金成债市发动机 国债金融债冷热
    · 国债指数创8个月以来新高
    · “07国债12”1月24日终止上市
    · 上证所公布全年国债还本付息安排
    · 国债成交量大幅萎缩
    · 银行间金融债指数放量暴跌
    · 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大幅上涨
    · “中国票据”网报价达到614.1亿元
    · 质押式回购利率大多下跌
    · 摩根大通:看跌美国国债的投资者进一步
    · 回暖行情中的分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2006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 合作电话:13146473155
    制作单位:第一金融网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_uacct = "UA-1045245-1"; urchinTra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