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政协会,针对住房保障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提出了一个新概念——“适租房”。 “重庆已经开建的公租房,就是适租房的一种类型。”日前,贾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重庆率先启动的公租房建设,是在为中国的住房保障制度探路,非常值得积极推进。 经适房弊病防不胜防 贾康的适租房概念,有两大类,一是政府提供的公租房,另一类是市面上的出租房,政府给予房主一定的优惠政策,把房子以较低的价格出租。 贾康提出的适租房的目标人群,和我市公租房的目标人群大致相同,主要解决在廉租房层面上的年轻白领、进入职业生涯前期的就业者、收入处在“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 贾康说,商品房由市场来调节,政府要管的就是保障性住房。以前的教训是,政府把经济适用房作为住房保障的主渠道。“这不对,经济适用房经过实践证明,漏洞百出,弊病防不胜防。政府最应该托好廉租房的底,另外,政府积极引导适租房。” 公租房不会冲击楼市 公租房会不会对商品房市场造成冲击?贾康说,商品房是另外一个层面,而保障性住房是市场之外由政府来提供的托底的住房保障。 公租房和商品房是房地产体系的两个层面,因此,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不会对楼市形成冲击。 在谈到公租房建设的资金来源时,贾康对重庆的做法表示赞同。“至少在初期,由政府主导投资是必要的,能够确保公租房的公益性,制定出一套好的运转规则。”贾康说,等到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引入社会资金、民营资本。 判断公租房建设的成功与否,贾康提出了一个标准,要让租房者敢在公租房里结婚成家,生儿育女。 “公租房要让租房者在里面能够稳定的生活。不能说住了几个月,房主就逼着提高房租,不接受就走人,谁也不敢成家生孩子。”贾康说,公租房不能随便提高房租,租房者可以整洁地、体面地过日子。 廉租房不要成片建 对于廉租房,贾康说,推进廉租房最大的困难和阻力,包括政府的规划是否到位,在哪些地方建。 “廉租房不要成片建,而应是打散了建。不要搞成一个低收入群体聚在一起的贫民窟。上班的交通条件要比较便利,减少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别感。中国式的廉租房,就应该打散了,建在不同社区。” 保险资金可能投向公租房 针对公租房这一热点问题,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对本报记者说,保险资金投资的渠道会多元化,保险资金也可能投身公租房的建设。 据了解,保险资金已经进入公租房的建设领域,在新加坡等国家已经形成了风气,因为投资公租房领域,资金的安全性是能够得到保障的,虽然收益不高,但资金的安全性很高。 来源:重庆晨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