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至5月10日这一周北京楼市的交易数据显示住宅(期房+现房)成交面积以及套数环比上周继续下滑,这是第四周北京楼市持续下滑,楼市后市预期变得愈加恍惚。 住宅成交3538套(期房+现房),环比上周的3817套下降了7.30%;住宅成交面积为428667平米,环比上周的432990平米下降了0.99%。京城楼市住宅不论从交易套数还是从交易面积都出现不同幅度下滑,并且持连续下滑趋势,这足以说明京城楼市新一轮的观望正在大规模的形成。 具体交易数据如下: 根据数据显示,上周期房交易总套数(住宅+商业+办公+车位)为3615套,环比上周的3788套下降了4.56%;交易总面积(住宅+商业+办公+车位)为393694平方米,环比上周398146平方米下降了1.11%。住宅总套数为2755套,环比上周的3195套下降了13.77%;住宅交易面积为327512平方米,环比上周的346173平方米下降了5.39%。 现房交易总套数(住宅+商业+办公+车位)为1160套,环比上周的1019套上涨了13.86%;交易总面积为136160平方米,环比上周147499平方米下降了7.68%;住宅总套数为783套,环比上周的622套上涨了25.88%;住宅交易面积为101165平方米,环比上周的86817平方米上涨了16.52%。 价格是成交的主要因素 我们走访众多的售楼处,通过与看房者聊天我们得知,超过90%的购房者是冲着这个项目的价格过来的,只有这个项目的价格浮动到购房者能接受的阶段,才会真正触动这些购房者神经。 价格一旦改变,那么这些购房者对这些项目的热衷程度也会随之改变,购房刚需度也会大大折扣,五一小长假的售楼处里购房者的表现足以说明这一切:看房的多买房的少,观望形成的前兆。 价格还是硬道理,目前市场情况下价格体系是不允许随便改动的,逆势提价也是一种很不明智的选择。 取证各项数字走低 上周共有10个项目取证较前一周只有12个项目取证依然呈下降的态势,预售面积和套数也相应的出现下降。其中普通住宅项目8个、公建办公类项目1个、公寓项目1个、别墅无项目取证。上周取证的预售面积为280145.12平方米,其中预售商品房面积254656.73平方米,预售商品房面积套数共计2430套,环比分别下降42.38%、40.19%,预售套均面积为105平米与上一周的109平米环比下降3.86%,预售均价为13118元/平米,环比下降26.23%。这也是上周交易量下跌的一个因素。 上周取证与前周对比图 五月楼市表现平平 京城“红五月”再次未红 五月对月开发商来说是一次机会,按照以往惯例每年五月都是开发商大肆推盘的时间,以往每年五月开发商都会赚个盆盈钵满,但是今年却没有看到这样的情景,相对四月来说五月的交易量持续下滑,不尽人意。 现在的刚需者已经学会用理智的眼光看待目前的楼市,不会因为楼市回暖而随购房人流涌进楼市,基本上都能够平静的去看待现在的楼市发展。 从售楼处反馈回的信息显示大多数的售楼处没有完成五一定下的销售额,众多的置业顾问纷纷表示这个五一有点“凉”。 协成机构房地产经纪公司副总经理缪培丹指出:从上周楼市的整体成交走势可以看出,期房的成交量与前一周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成交的持续回调震荡,再次说明楼市小阳春带来的成交大幅上涨已告一段落,期房成交的套均面积上涨较为明显,说明前两周的大户型项目的集中入市和上周的别墅项目集中供应正在被市场中的需求逐步消化,也相应的拉高了上周的期房成交的套均面积。因近几周的大户型项目集中入市和一些项目调价上市的现象,促使一些购房者将目光转向尾房,由于大多尾房在配套上较为成熟,相比期房具备一定优势,加上近期一些开发商选择将产品以现房形式开盘入市,来加大产品的销售优势,也使得现房在上周出现了商品房套数和面积成交双双上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