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的平房区,有座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然而,这个陈列馆办公楼的一层,最近被发现已变成了黑龙江一家房产公司商品房的销售处。哈尔滨市平房区副区长刘柏辉就此表示,该陈列馆已经将陈列物品迁至“七三一遗址”本部,因此,该陈列馆主要用作办公用途,并不属于“七三一遗址”的文物范畴内,但在陈列馆办公区域内售楼确实不妥。他表示将对此事展开进一步调查,给大众一个交代。(9月19日新华网)
郭兵:“731遗址”成售楼处是集体冷漠的恶果 臭名昭著的日本关东军七三一细菌部队,其累累罪行,相信每一位爱好和平的人士永不会忘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罪证遗址承担着牢记历史、教育后人的社会责任,本应该体现庄严的肃穆与历史的沉重。但现在,开发商竟公然将售楼处设在了这里,人们的爱国情感无疑遭受了亵渎。 开发商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如此离经叛道之事?从网民的跟帖来看,多数人认为是金钱惹的祸。开发商惟利是图,什么爱国、情感,人格、尊严都已经被铜臭包围了、降伏了。笔者以为,将所有过错都归到开发商头上,这样的结论虽然爱憎分明,却并不见得足够理性,因为“731遗址”变成售楼处更是有关部门在思想深处,对遗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集体冷漠的恶果。 一些人的情感冷漠到了何种程度,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对此事的表态。负责房屋销售的经理说:开发的楼盘是与“731”紧密相连的“捆绑工程”,把售楼处设在此处是“一家人的事情”;731纪念馆的馆长表示:他接任馆长职位刚刚4个月,具体情况不清楚;主管副区长则表态:这样不合适,“会让销售方更换售楼地点”。要么撇清责任,要么大事化小,这个在网民看来难以接受的举动,在他们的口中却变得如此轻描淡写,无足轻重。也许,这才是开发商敢于无所顾忌、为所欲为的真正原因。 刚刚过去的“九·一八”事变78周年纪念日,全国数百个城市拉响的防空警报余音未绝,而伴随着国庆60周年的一步步临近,国人的爱国心也正日益高涨。但罪证遗址上的售楼处,却在提醒人们:至少在对待历史这件事情上,仍有一些人的爱国心日渐淡化,甚至已经荡然无存了。 关注罪证遗址上的售楼处,决不是小题大做,故意上纲上线。“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这大概是一条千古不易的真理。如果在对待国耻问题上,我们首先不能做到自重,又如何能够苛求他人的尊重? 主管区长一句轻飘飘的“让销售方更换售楼地点”,不免让人心冷,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因为比“更换售楼地点”更重要的是,转变当事人的思想观念,真正做到尊重历史、善待遗址。如果认识没有提高,观念没有转变,今天售楼处的招牌摘下来,明天其他的牌子还有可能挂上去。 (新华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