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依然是“十四五”期间楼市调控的主基调。 新华社3日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 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建议》称,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自从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后,“房住不炒”开始成为中国房地产调控的一个主基调,此后多次中央层面的重大会议中都曾提及“房住不炒”。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住不炒”的概念,此后各类房地产政策的制定,都严格遵循这个思路。此次《建议》继续强调了这一点,进一步说明,“十四五”将继续落实“房住不炒”的导向。作为一项长期必须坚持的政策,需要各地政府、房企和购房者等积极落实。 在业界看来,每次高级别会议提及“房住不炒”,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常是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过热迹象或者苗头。 最近的一次是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七八月份,国内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出疫情影响,一度出现销售火爆状况,房价也上涨较快。 针对此类状况,除了前述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房住不炒”,中央高层和相关部委在七八月份也连续召开三场会议,三度表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这三场会议涉及至少央行、住建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六大部委,还包括京沪广深在内的十几个热点城市以及多家大型房地产企业。从会议密度来看,在约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召开三次房地产议题会议,频次之密,规格之高,均属罕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