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基金 >> 基金研究报告 >> 正文

关于上投摩根新兴动力股票型基金产品价值分析

2012-9-26 8:37:04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关键词:分析报告
核心提示:——高成长性决定长远投资价值上投摩根新兴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上投摩根新兴动力”)设立于2011年7月13日(以下同),迄今为止恰好运作一整年。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定位于新兴产业主题投资,重点投资新兴产业中的优质上
——高成长性决定长远投资价值

  上投摩根新兴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上投摩根新兴动力”)设立于2011年7月13日(以下同),迄今为止恰好运作一整年。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定位于新兴产业主题投资,重点投资新兴产业中的优质上市公司,兼顾传统产业中具备新成长动力的上市公司。整体来看,基金投资理念与国家经济政策主动呼应,投资方向迎合了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时代大背景,具备长远的投资价值。基金自设立以来在同期可比股票型基金中脱颖而出,投资业绩在各个阶段稳居同期可比股票基金前10位,表现出色。

  新兴产业投资方向  具备长远投资价值

  事实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国际经济发展竞争制高点的开端,成为全球各主要国家共同选择。在中国,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这意味着新兴产业在未来十年内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发展空间巨大,具备长远的投资价值。

  从历史数据来看,新兴产业也体现出鲜明的高成长特征,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根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中证新兴产业指数自2005年以来大幅上涨339.48%,而同期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上涨幅度分别为69.60%、139.97%。从风险指标来看,中证新兴产业指数月净值波动率为10.83%,仅略高于上证指数9.36%的波动水平,与沪深300指数10.07%波动幅度几近持平,整体上体现出良好的投资价值。

  此外,上投摩根新兴动力还兼顾传统产业升级和传统产业公司自身发展变革的投资新机遇。事实上,从国际产业转移中可以看到,服务业和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推进;中国低端制造业正逐渐向南亚及其他第三国家转移,传统制造业产业链优化升级正成为潮流。在此期间,大量传统企业公司将受益于此,将迎来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股能力突出  业绩极为出色

  在投资操作方面,上投摩根新兴动力体现出谨慎稳健的投资风格,基金建仓有条不紊,截至2011年9月底基金完成股票资产建仓46.35%,12月底增至77.77%,次年3月底增至88.81%,6月底进一步增至91.29%,体现出稳健有序的建仓思路。在行业配置方面,基金重点配置 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信息技术业四大板块,并持续增持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结构体现出明显的新兴行业特征。此外,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根据市场形势适时阶段性配置有采掘业、纺织服装、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体现出其兼顾传统产业升级的设计特点。从重仓股来看,基金重仓持股集中于绩优白马股,但个股之间明显分化,对其中重点尤为看好,个股较为集中,2012年二季度末持有大华股份比例高达8.49%,持有康美药业6.17%;对其他股票则采用相对分散的投资策略,对前
五至前十大重仓股的持有比例均不超过3.2%。

  从基金投资效果来看,截至2012年7月13日,二季度以来上证指数下跌3.40%,而基金重仓的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分别上涨20.71%、19.12%,涨幅大幅领先其他全部行业;电子行业也有较好的表现,超越市场整体表现。从重仓股来看,二季度以来基金重仓股大华股份大幅上涨43.92%,康美药业也上涨24.80%。整体来看,基金在行业结构调整上和个股选择上成绩斐然,为基金取得良好的业绩奠定了基础。

  从基金净值走势来看,2011年下半年股票市场持续疲软,期间上证指数大跌20.15%,上投摩根新兴动力稳健运作,净值增长超越业绩比较基准7.65个百分点,投资业绩在264只股票型基金中第9位。2012年以来股票市场跌势趋缓,上投摩根新兴动力乘机发挥其主动投资优势,通过积极的行业结构调整和在个股方面的精选,取得了17.61%的正回报,超越基准13.47%,在291只股票基金中排名第9位。2012年二季度基金表现尤为突出,净值上涨16.82%,超越基准16.67%,在303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8位。长期来看,自基金设立以来的整整一年中,尽管同期基础市场大幅下跌,上证指数大幅下跌20.65%,但上投摩根新兴动力仍然取得了3.50%的正回报,大幅超越其业绩基准19.82个百分点,在264只股票基金中排名第二位。

  管理人实力雄厚  整体业绩出色

  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管理人——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注册资本2.5亿,其中方股东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是国内最大的地方性非银行金融机构之一;外方股东摩根资产管理公司隶属于摩根大通集团,具有150余年的专业资产管理经验。至今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已经积累超过8年的资产管理经验,期间投资者带来突出的主动管理回报。旗下基金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逐渐攀升,截至2012年6月底,基金已经推出18只基金产品,管理资产538.36亿人民币。上投摩根旗下基金产品类型涵盖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基金和QDII等5个基本类型,已形成高、中、低较为完善的产品线。

  2012年以来上投摩根旗下基金表现突出,既体现出单只基金强劲的向上爆发力,也体现出整体良好的获益能力和出色的协同性。统计显示,上半年旗下10只运作完整的主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有9只赢得正收益,8只超越业绩比较基准,10只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达7.31%,在66家公司中排名第8位。其中上投摩根新兴动力、上投摩根中小盘、上投摩根行业轮动三只基金净值增长幅度超过10%,业绩排名同业前列。

  看好结构性行情  坚持自下而上选股

  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是2012上半年上投摩根旗下表现最好的基金,该基金由杜猛先生管理。杜猛具有近10年的证券、基金从业经验,曾入围2005、2006年《新财富》“电力设备业”最佳分析师,2007年10月加入上投摩根,在上投摩根的工作经历中,兼任公司新兴产业研究小组负责人。丰富的研究经验、出色的研究实力以及深入的行业研究背景为上投摩根新兴动力的健康稳健运作提供了保障。

  杜猛在上投摩根新兴动力2012年二季度报告中表示, 2012年外部需求增长乏力,传统周期性行业难以出现反转,经济结构调整元年到来,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比预期来的强烈,政府出台稳增长政策的同时将更多的指向调结构。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将仍然看好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兴和消费行业,尤其是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能够找到交集的行业,并坚持自下而上选股,将更多地将资金配置到优秀企业上去。

  风险提示:上投摩根新兴动力作为主题投资基金,尽管在运作之初赢得出色的业绩,其跟踪标的指数具备良好的获益能力和高成长性,标的指数的历史波动率并未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但其标的指数样本股复杂,不同成分股特征多样,存在较大的非系统性风险,极为考量基金管理人的选股能力和风控能力。因此,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尽管成长性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但面临的风险也可能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适合具有较高承受能力的长期投资者。上海证券 刘亦千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1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