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基金 >> 基金评论 >> 正文

众人眼中的基金销售市场:行情不好顶着钢盔在卖

2011-10-28 8:42:58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关键词:基金评论
核心提示:一方面市场行情持续混沌财富效应难以显现,基民入市情绪在低位徘徊,另一方面新基金发行节奏依旧紧凑,数十只产品扎堆上柜情况屡见不鲜。当“热情”的供给遭遇“清淡”的需求,基金发行大戏的剧情不由变得耐人寻味,而不同角色在这场戏中的丰富“表

  一方面市场行情持续混沌财富效应难以显现,基民入市情绪在低位徘徊,另一方面新基金发行节奏依旧紧凑,数十只产品扎堆上柜情况屡见不鲜。当“热情”的供给遭遇“清淡”的需求,基金发行大戏的剧情不由变得耐人寻味,而不同角色在这场戏中的丰富“表情”更是折射出当下基金销售所面临的困境。

   

推荐阅读

三季报:重仓换血 行业失算

  • 美尔雅季报曝光华夏基金分歧
  • 社保青睐中小板创业板和次新股
  • 弱市牛股背后频现基金身影
  • 2011年9月债基收益能力排名
  • 基金电子商务运营与发展调查

  基金销售人员

  市场好,或者不好,基金销售指标就在那里,不得不卖;你笑,或者不笑,银行的条件就在那里,不得不服。

  ——深圳某基金公司销售部负责人

  四年内,我失去了看日历的习惯,每一年的时间,都是用一个个新基金和营销活动分隔而成的。每当需要有所回忆的时候,总是如是开头:是某某基金和某某基金发行之间的事情,抑或是,是大盘多少点的时候吧。

  ——沪上某基金公司一线销售员

  不是在卖基金,就是在赶往卖基金的路上。行情不好的当下,是顶着“钢盔”在卖基金

  ——北京某基金公司渠道员工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人在卖基金,他们幽默又聪明,他们个个高学历,他们西装革履掏出名片全都是经理,可是一进银行卑躬又屈膝。哦,卖基金最悲剧,哦,卖基金最苦闷!

  ——流传于基金渠道员工间的微博

  基金公司高管

  新基金发行已是赔本赚吆喝,业内仍然臣服于规模的魔术棒:小公司为了生存而战,大公司为了荣誉而战。结果是,发行成本越来越高,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逐年下降,新基金成立之后份额大幅缩水。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但是我们却都走在这条道上。

  ——北京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

  在目前的发展模式下,基金难以摆脱对于规模的依赖,尤其对于新近成立的基金公司来说,一切从头做起,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管理费收入的支撑,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根本难以生存,股东方面的压力也会不断加大,耐心不是人人都有。

  ——某新生代基金公司市场总监

  过于注重发行新基金或追求发行数目,势必导致基金公司大多数的资源向发行倾斜,整个市场团队疲于发行,而且,频繁的发行促使渠道不断“赎老买新”,逼迫其他基金公司为了维持份额也不得不发行新基金,迫使基金公司不断接受渠道越来越高的要价,最终对整个行业都没有好处。

  未来市场上可能出现主动和被动的基金清盘,或是将过小的差不多类型的基金进行合并,10个1亿元左右的同类基金,不如合并成一只10亿的基金,让10个基金经理中最好的那个来管。销售艰难的中小型基金公司,由于成本的上升,资本金的透支,早晚会被收购兼并。

  ——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卫东

  第三方机构

  因为董事会对于基金公司高管的规模考核有要求,基金公司注重规模。而因为激励机制的原因,银行会有更多的动力卖新基金而不是做老基金的持续营销,因此,基金公司为了做规模只有通过新产品来做。现在已经有很多基金经理一拖多的情况,如果基金发行不断扩张,未来2~3年可能会出现基金小组共同管理多只基金的现象。

  ——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王群航

  销售难到一定程度,未来发行的行业格局肯定会发生变化,新基金发行可能会逐步放缓。需要指出的是,基金发行困难并不是因为发得多,而是因为没有了赚钱效应。基金公司应该更多的想一想怎么才能为客户赚钱。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曾令华

  新基金发行已经陷入了一种“怪圈”,这样“拼发行”肯定会透支行业的资源,如果市场持续低迷,目前的发行现状肯定不具有持续性。目前来看,很多传统的大银行已经发不动了,个别小银行在发行上还能够“冲一冲”。

  ——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江赛春

  有利益就会有动力,旱涝保收的管理费提取模式,决定了基金的规模才是基金公司追求的最大目标。但如果基金不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在基金销售一线,只会造成越发越讨人嫌。开放期一到,帮忙资金就疯狂赎回,基金规模也难以增长,整个行业应该有所反思。

  ——北京某基金研究机构负责人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1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