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基金 >> 基金评论 >> 正文

基金四月报: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2012-5-10 9:19:55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关键词:基金评论
核心提示:第1页:基金四月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第2页:国外宏观经济第3页:海内外市场第4页:偏股型基金第5页:固定收益类基金第6页:QDII基金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金融改革春风吹,多重利好扎成堆,力助大盘向上飞,基金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金融改革春风吹,多重利好扎成堆,力助大盘向上飞,基金业绩显光辉。扫遍外围不见好,风景这边独好。

  国内宏观经济

  4月份,中国经济增长呈现趋稳向好的良好局面,预期通胀出现回落。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从数据来看,制造业PMI数据虽然实现了连续5个月回升,且创出13个月以来新高。但是仍然低于此前市场预测的53.5%至53.6%,更比历史同期均值低2.7个百分点,尤其是4月PMI只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说明制造业整体上并未出现明显好转。不过与过去一年多的数据相比,PMI数据还是保持逐步回升的态势,显示出经济增长呈现趋稳向好的良好局面。从分项指数来看,与3月份相比,生产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新订单指数、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均出现回落。其中,生产指数上升幅度较大,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落较大。生产指数为57.2%,较上个月上升2个百分点,为2011年1月以来的最高点,是本月PMI继续上升的主要动力。生产指数大幅上升,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推动,一是3月份新增贷款规模上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造业的生产资金需求;二是3月份新订单指数大幅回升带动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新订单指数为54.5%,比3月回落0.6个百分点,落后生产指数2.7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需求增长仍然不足。整体上看,PMI指数自去年11月见底之后,已经连续5个月站在荣枯分界线上方,且保持稳步上行态势,说明我国制造业正从低谷中逐步走出并有进一步繁荣的趋向。但从结构上看,当前的制造业仍然面临较多的问题,同样也是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问题。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PMI为53.7%,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是拉动PMI上升的主要因素;小型企业PMI为49.1%,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高于临界点之后,本月跌至50%下方。前三个月小型企业PMI指数保持在50%以上,呈现积极向上发展态势,但最近两月连续回落,显示小型企业发展势头不稳,波动较大。尤其是在目前多数行业新订单指数普遍回升的情况下,小型企业新订单指数却不升反降,处在50%以下,反映出当前小型企业订单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PMI指数出现反向波动,反映了不同规模企业间发展的失衡,也是当前小型企业面临较大的发展困境的真实写照。同时,新订单指数的回落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增长不足,这可能源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延续、外部需求萎缩等内外因素的制约,需求不足仍是当前“保增长”面临的一大难题,这势必要求管理层从多方面来扩大需求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从PMI指数的运行趋势来看,制造业继续出现环比改善,但幅度并不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下滑说明中国经济短期仍面临下行风险,但经济探底企稳改善的预期正在逐步增强。随着天气转暖,大量鲜菜上市增加了市场供应,缓解了供需矛盾。继3月中旬蔬菜出现回调后,4月继续快速下滑,不过最后一周略有上涨,符合我们此前对于蔬菜价格的预期,前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天气的影响和上调油价导致的运输成本上升,而天气因素对蔬菜的影响逐渐减弱后,蔬菜价格会出现回调;肉和蛋的价格则从春节后开始逐步回落,当月并没有受到节日影响而出现上涨,4月则延续了这一趋势,且猪肉价格更是下降到了猪粮比价的临界点。在食用农产品(000061)普遍出现回落的情况下,市场预期4月份CPI会较上个月出现回落,多家机构对4月CPI涨幅预测数据均在3.2%-3.5%之间,通胀下行趋势得到延续。

  宏观调控政策预调微调稳步推进,监管层继续推出促进和完善市场发展的措施,并鼓励和支持长期资金入市。4月1日至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西钦州,福建泉州、莆田、福州等地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要求尽快出台预调微调措施,同时还强调了五大方面:一要继续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二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三要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四要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五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继温州被国务院设立为金融改革试验区之后,深圳又获得国务院支持进行金融创新,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内容包括将与香港试点开展双向跨境贷款、年内成立深圳前海股权交易所、扩大代办股权转让系统试点、创新债券市场发展等。国务院向外公布了包括财税、金融、公共服务在内的一揽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旨在经济放缓时期与小微企业共渡难关。中国证监会4月3日披露,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央行及外管局决定分别新增QFII、R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500亿人民币,其中新增加的500亿元人民币RQFII投资额度也主要用于投资A股指数成份股,不受此前试点办法"投资股市不超过20%"的限制。央行决定自4月1日起对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给予1%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优惠,期限为一年。央行表示将通过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到期释放流动性等多种方式,稳步增加流动性供应,特别是对因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而存在资金需求的金融机构,将及时提供流动性支持。央行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采取有效措施,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支持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并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酝酿多时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正式实施。

  货币政策继续微调,资金面的紧张局面出现些许缓解,但未来有趋紧的可能。虽然央行在公开市场实现了净回笼,但央行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对冲了部分回笼的流动性,整体上资金面仍出现小幅改善。从资金的供给情况来看,4月份公开市场共有1830亿元央行票据到期,2160亿元正回购到期,共计到期资金3990亿元,到期资金较3月份的到期资金量增加1450亿元。而4月份继续暂停票据发行,表明央行意在保持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处于相对宽松状态;实施正回购操作1460亿元,即央行4月公开市场回笼资金1460亿元。因此,4月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共计净投放资金2530亿元。鉴于4月至5月一般是商业银行向央行上缴财政存款的月份,故资金面面临较大的收紧压力,所以央行逐渐减小回笼力度,在4月连续四周进行公开市场资金净投放。对多家机构的调研结果显示,4月新增贷款规模预测均值为7968亿元,中位数为8000亿元,均较央行公布的3月水平(10100亿元)大幅回落。其中,中金公司等3家机构给出了最大值9000亿元,工银瑞信等4家机构给出了最小值7000亿元。4月新增贷款将明显回落,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在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盈利预期不强的情况下,实体经济总体信贷需求减弱,加之预期政策放松、市场利率下行,很多企业选择推迟贷款融资计划;二是经济下行,银行不良贷款有扩大的趋势,出于控制风险、保证贷款质量的考虑,银行依然严格放贷标准而并没有盲目扩大信贷投放;三是季初存款减少,存贷比约束也限制了银行放贷;四是银行体系存款大流失的局面如期到来,尽管各家银行加大了月末揽存力度,但截至4月30日,四大行一般性存款仍然环比减少超过一万亿。新增贷款规模预期下降,加上5月和6月市场到期资金量较少,市场流动性将会趋紧,将有可能难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所需流动性。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1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