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基金 >> 基金情报站 >> 正文

2015年地方财政恐减万亿 消费税拟为地方主要税种

2014-12-6 8:35:41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文章简介: 2015年地方财政恐减万亿 财税改革细则待签消费税拟为地方主要税种 杜丽娟 作为央地关系分成比例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营改增”的推广还剩下一年时间,根据财政部的测算,明年年底在营改增全部完成后,其减税规模将达上万亿,这意味着,2

  2015年地方财政恐减万亿

  财税改革细则待签 消费税拟为地方主要税种

  杜丽娟

  作为央地关系分成比例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营改增”的推广还剩下一年时间,根据财政部的测算,明年年底在营改增全部完成后,其减税规模将达上万亿,这意味着,2015年全国财政收入中,地方政府税收至少会有上万亿的“损失”。

  如何弥补地方政府因为营改增带来的税收损失,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问题。在中央深改小组会议上,财税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围绕“六税一法”展开,对地方政府而言,重点通过“六税”改革,特别是资源税、消费税等税种的改革,适时培养地方政府新的主体税种,成为平衡央地关系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细则,已由财政部各司局完成,正待部级领导会签。消费税有望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税种。

  多位财税界人士坦言,未来地方政府主体税种培养中,央地收入格局仍将采取大体不变的原则。“主要还是避免因为收入格局改变带来的失衡,在央地收入格局不变的前提下,地方政府支出需求将更多由中央来承担。”

  消费税弥补万亿缺口

  “相比个税7%的税收贡献,消费税从生产环节转向零售环节的征收方式,粗略估计将产生上万亿的税收,这成为地方税收的一个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微博]原副局长许善达说。

  根据他的测算,消费税从生产环节转移到零售环节,加上已在零售环节征收的车购税,总体可以抵消营改增后地方政府税收减少部分。

  三中全会意见指出,财税改革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实现减税效应,但前提是要维持中央和地方收入格局不变。“所有的改革目标都是要确保央地之间收入的稳定,然后才能谈分成比例,目前可行方案是,通过征收环节的调整,把归属中央的部分税种让渡给地方政府,在六大税种中培养一个地方主体税种,弥补地方政府税收缺口。”一位接近财政系统人士说。

  作为中央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税的改革已经启动。

  此前,国税总局开展了《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研究——消费税纳税环节及收入归属问题》调研交流座谈会。会上,财税界人士纷纷建言,消费税税基较宽,税源丰富,在收入和地区产业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调节性,未来应培养成地方主体税种。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目前对于专家层面的建议,国税总局正在进行研讨,并委托律所对税源、税基进行测算。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也坦言,消费税收入调给地方,除了可以缓解营改增造成的地方减收现象,更主要能激发地方政府在公共医疗、教育、养老保险、医疗等方面的投资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财税改革逐渐深入,相应的减税规模也会增加,未来一旦营改增周期延长,其减税规模将远超万亿,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培养要体现持续性。

  在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上,许善达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他认为,当前格局下,既要完成营改增的减税战略,又不能改变中央和地方之间各一半的收入格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明年年底营改增完成后,能够为地方政府提供上万亿的税收贡献,在六大税种中,消费税从生产环节到零售环节的征收变化在技术层面最易实现。”

  此前,有消息称,房地产税也被列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考虑范围,不过鉴于官方至今未公布上海、重庆两个试点地区经验成果,业内分析,明年年底该税种完全成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的可能性不大。

  根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方案》)要求,改革主要任务有三: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在时间进度上,到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来自财政部的消息称,《方案》实施细则已由财政部各司局全部完成,正待部级领导会签。

  中央绝对支出责任

  一直以来,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被认为是上述三大改革中最困难的一项。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认为,要解决央地之间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保持中央和地方收入格局大体稳定的前提,然后才能裁决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

  数据显示,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比基本是各占一半,但在支出上,央地之间却产生了不平衡,地方财政支出占了85%左右,中央支出仅为15%,差额部分通过中央转移支付来弥补,事权与财政收入的不匹配,成为央地财政关系的主要矛盾。

  许善达提供的一组数据也说明了上述问题。他认为,目前地方财政对中央财政的依赖度过高,地反政府每花1块钱,中央财政划拨的就有4毛钱,地方政府财权被弱化。

  在此背景下,构建新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两个方向,一是中央增加对地方的财权下放,另一个则是中央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

  “从央地之间的收入格局看,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央地之间收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比例,增加地方政府财权占比可能性较小,唯一方案就是增加中央的支出责任。除了民生项目上,中央还要在9年义务教育、跨区域污染治理、社保基金管理等地方政府事权上,承担支出责任。”上述财税系统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1994年我国在财税体制上,实行分税制管理,自此以后,中央与地方税种按照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进行分税安排,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进一步把税权上收到中央。财政收入大部分集中到中央财政后,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再把财政收入分配到地方去。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分税制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

  今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新阐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会议指出,在保持中央和地方收入格局大体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促进权力和责任、办事和花钱相统一,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对此解读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是建立现代财政体制的重要方面。就是根据中央和地方“谁该干什么事”来定“谁掏钱”,再通过分税、转移支付机制让“钱”与“事”相匹配。

  在其新书《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中,楼继伟提出我国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总体不高,“按现有税种,中央确实没有多少余地与地方在收入分享上做太多文章”。同时,他也不同意在事权不调整的情况下增加地方征税权,“这个方向是危险的,是个分裂的体制。”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4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