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设为首页
第一金融网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基金 | 股票 | 保险 | 期货 | 信托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理财 | 黄金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娱乐 | 基金数据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基金 >> 基金管理公司 >> 正文

【市场观察】基金行业何时不再靠天吃饭?

2008-12-9 9:28:46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字体:

  从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发展到目前的400余只,基金业用了7年,基金总规模也从起初50亿份一跃而至上万亿份,基金持股市值占到了A股流通市值的20%。但是从基金发行数据来看,仍是靠天吃饭,行情火爆时排队认购,市场萎靡时如2008年中股票基金首发多在2、3亿份,比2005年光景还要差。

  从历史来看,中国基金业的发展与A股市场的涨跌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基金业两次大发展的背后都是A股市场走牛的过程。第一次出现在2004年,A股市场从2003年底开始了一波跨年度行情,上证指数从1300点附近一口气上涨到将近1800点,在这期间,基金的发行也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首次出现了募集过百亿的基金。第二次出现在2007年。2006年以前,基金业整体规模虽仍在增长,但对于偏股型基金而言,不少时间处于净赎回状态,许多基金公司经营困难,举步维艰。但在接下来的牛市中,基金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疾速扩张。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末,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了8564.61亿元,同比增长了82.56%;半年后,在6个月的时间里增加了76.96%;在2007年第三季度里又增长了71.88%。

  人们开始排队买基金。但是很快,随着市场在2007年10月达到6000多点后震荡下行,基金业规模增速明显下降。在2008年年中,股票基金的首发额基本徘徊在2、3亿份。而从业人员的反映是,比2005年还要难卖,因为当时投资者还不太懂市场,一忽悠就买了,而现在大家受伤很深,成见很深。

  股市的好坏成为影响基金发行的主要原因,有基金销售人员将自己比喻成靠天吃饭的老农。不过,放眼世界,应该说这一现象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俗话说“无利不起早”,没有财富效应的感召,要想让老百姓把手中的钱拿出来买基金,确实不是件容易事。

  以美国为例,根据《非理性繁荣》一书搜集的资料,1982年,也就是美国最近一次长期牛市开始的初期,美国仅有340只共同基金,但到了1998年,共同基金数目增加到了3513只,比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数量还要多。1982年,美国有620万个基金账户,大约每10个美国家庭有1个,到了1998年,共同基金账户上升到了1.198亿,几乎每个家庭都有2个账户。

  但是美国股市也并不是只涨不跌,始终向上,美股有过1987年惨重的损失和2000年网络泡沫的破灭。同样来自于《非理性繁荣》资料,1966年到1992年之间美国股市的年平均回报率仅为4.1%,这一期间如果你持有股票,除了股息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资本利得。

  那么,除了市场环境不好这一不可抗因素,还有哪些深层次原因值得我们反思?

  毫无疑问,基金发行渠道存在重大缺陷,在我国基金发行中,商业银行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众多基金公司只得争抢有限的发行档期。与此同时银行重首发、轻持续营销同样是重要原因。

  观察其他成熟国家,除银行外的渠道都相当发达,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独立的第三方销售公司都在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使得基金销售的触角更加灵敏、深入。

  虽然监管层也曾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基金销售,也有人建议实行基金经纪人制度,但他们在清算系统建设、网点设立上仍无法和银行竞争,一定程度上需要依靠管理层给予相当程度上的政策扶持。

  其次,部分基金缺乏长远眼光和计划,只是一味追逐市场短期热点,什么类型基金热就上马什么类型,这也是造成靠天吃饭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在市场牛熊转换的过程中,各类型基金规模都会出现规律性的变化,而且目前还有审批制的时滞性,基金公司应从长计议,借鉴海外经验,认真布局产品线,踏踏实实提高投资管理水平,推进持续营销。

  此外,基金公司缺乏特色产品,目前QDII虽已有约10只产品面世,但鲜有跟进者,虽然外围股市跌势不止,但等到将来境外股市企稳反转再发又要陷入一窝蜂上马、争抢档期、销售不力的怪圈。倒是专户理财出于绝对收益的理念,为投资者度身设计相应产品,在弱市为投资者资金提供了可观的回报,受到投资者欢迎。据基金公司透露,有不少客户准备追加投资。这些新业务的开发,以及将来股指期货的面世,就会使得基金公司具备全天候销售推广产品的能力。这样,行业发展才有望不再单纯受制于A股市场的牛或熊,改变目前“靠天吃饭”的状况。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7-2009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 合作电话:13146473155
    制作单位:第一金融网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