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设为首页
第一金融网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基金 | 股票 | 保险 | 期货 | 信托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理财 | 黄金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娱乐 | 基金数据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基金 >> 基金知识 >> 正文

【基础知识】基金历史与全球基金业

2008-12-20 10:43:03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字体:

  基金历史与全球基金

  94、我国基金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1992年至1997年11月14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颁布之前的早期探索阶段;《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以后至2001年8月的封闭式基金发展阶段和2001年9月以来的开放式基金发展阶段。

  (1)基金业发展的早期探索阶段。我国国内第一家比较规范的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简称“淄博基金”)正式设立,于1993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早挂牌上市。淄博基金的设立揭开了投资基金业在内地发展的序幕,并在1993年上半年引发了短暂的中国投资基金发展的热潮。但基金发展过程中的不规范性和积累的其他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多数基金的资产状况趋于恶化,从1993年下半年起,中国基金业发展因此陷入停滞状态。

  (2)封闭式基金发展阶段。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于1997年11月14日颁布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首次颁布的规范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的行政法规,为我国基金业的规范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1998年3月2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新成立的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和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分别发起设立了规模均为20亿元的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拉开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的序幕。1998年,我国共设立了5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封闭式基金数量5只,募集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年末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07.4亿元人民币。1999年,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增加到10家,全年共有14只新的封闭式基金发行。截至2001年9月开放式基金推出之前,我国共有47只封闭式基金。2002年8月以后,封闭式基金发行停止,到目前其数量一直保持在54只。

  (3)开放式基金发展阶段。在封闭式基金成功试点的基础上,2000年10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2001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从近年来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看,我国基金业在发展中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基金品种日益丰富,基本涵盖了国际上主要的基金品种。2002年8月,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我国第一只以债券投资为主的南方宝元债券基金。2003年3月,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推出我国第一只系列基金。2003年5月,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我国第一只具有保本特色的基金——南方避险保本型基金。2003年12月,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我国第一只准货币型基金--华安现金富利基金。2004年10月,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国内第一只上市型开放式基金(LOF)——南方基金配置基金。2004年底,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推出国内首只ETF——华夏上证5OETF。

  二是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发展迅猛,方兴未艾。从2002年12月到2006年底,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在公司数量、基金产品数量、基金资产规模方面分别占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的43.1%,38.44%,40.84%。合资基金公司带来的国际先进的投资理念、风险控制技术和营销体系等,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内基金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营销和服务创新活跃。基金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直接推动了基金管理人的营销和服务创新活动。如在申购费用模式上客户可以选择前端收费或后端收费,在交易方式上可以采用电话委托、ATM、网上委托等。

  四是法律规范进一步完善。2004年6月1日《证券投资基金法》的正式实施,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基金业在资本市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中国基金业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证监会相应的配套法规迅速出台,推动基金业在更加规范的法制轨道上稳健发展。

  五是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形成鲜明对比。自1999年4月底我国封闭式基金首次出现折价交易后,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与封闭式基金发展的停滞不前相比,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却是蒸蒸日上。截至2006年末,我国的基金管理公司已有58家,管理数量已达307只。其中,开放式基金254只,封闭式基金53只。开放式基金数量占基金全部数量的比例达到了82.74%。基金资产净值8565.05亿元人民币。其中,开放式基金的资产净值6941.41亿元,已占到中国基金市场资产规模的81.04%。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7-2009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 合作电话:13146473155
    制作单位:第一金融网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