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基金 >> 私募基金 >> 正文

私募纳入监管的六大猜想:会有私募上市吗

2013-11-22 8:43:35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11月18日,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私募基金工作小组组长刘健钧在深圳透露,证监会研究起草统一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法规目前已经形成初步草案,正在征求13个部委的意见。在新基金法实施近半年后,私募基金纳入监管的进程终于又往前推进了一步。随着私募

  11月18日,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私募基金工作小组组长刘健钧在深圳透露,证监会研究起草统一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法规目前已经形成初步草案,正在征求13个部委的意见。在新基金法实施近半年后,私募基金纳入监管的进程终于又往前推进了一步。随着私募基金正式纳入监管,资本市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对此进行了猜想。

  猜想一:私募会和公募越来越像?

  在很多人看来,私募管理办法的出台会使得私募和公募越来越像。

  早在大半年前,私募基金就开始为发行公募产品做出准备,北京星石投资公司一早就设置了专门的部门来应对。只是由于私募管理办法迟迟未能出台,私募基金发行公募产品这件事才拖了下来。可以说,只要管理办法出台,私募发行公募产品就会迅速出现。在未来,私募基金也会成为高端理财行业的正规军,私募行业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私募与公募之间是否会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如果私募和公募越来越像,那公募和私募的区分还有意义吗?

  私募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北京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策略师杨玲表示,私募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投资上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和相对鲜明化的投资风格,这可能是未来私募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生存空间。

  猜想二:私募会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

  经历了过去几年的野蛮生长之后,阳光私募在如今已经有了庞大的规模。在私募管理办法出现之后,阳光私募公司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呢?

  私募管理办法对于阳光私募行业是有积极意义的:一方面有利于改变原先监管缺位的窘境,使行业能更规范的运作,从而树立行业的公信力。另一方面,私募纳入监管,也将有利于消除行业发展的障碍,例如信托股票账号限制的放开,股指期货 、商品期货等衍生工具投资限制的放开等。举个例子,目前,私募公司发行产品通常会租用信托账号,每只产品收取1.5%的管理费,其中1%要给信托。一旦私募管理办法出台,公司就可以绕过信托,每年将节省数百万,使得他们的日子更好过,更利于行业成长。从这个角度看,阳光私募似乎会越来越多。

  但是,马太效应也将随着行业的规范化而更为强烈,行业的洗牌或许会经历一个大鱼吃小鱼使得公司数量变少的阶段。在资产管理行业中,产品的历史业绩对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很大影响,客观上形成“马太效应”,提升了行业集中度。这几年来,国内前十大私募的规模占行业规模的比例不断上升,投资者资金持续流向品牌私募。产品同质化竞争、创新产品规模偏小的行业现状增加了新进入者挑战品牌私募的难度。随着私募管理办法的出台,优势的私募更容易迈开扩张的步伐,在残酷的大鱼吃小鱼之后,阳光私募的家数也有可能越来越少。

  猜想三:产品创新会几何级数爆发吗?

  阳光私募的产品创新也有可能出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一方面,私募基金行业的产品形式将呈现多元化趋势。海通证券金融产品分析师罗震指出,管理办法施行后,只要在基金业协会进行登记,基金管理人即可向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相关交易所申请开立基金相关账户。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基金组织形式,既能够不借道信托、公募专户等通道,以契约制、合伙制甚至公司制募集成立私募基金,也能够继续沿用过去信托型的阳光私募产品模式。“总而言之,采用何种形式完全取决于私募自身需求,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将有利于私募最大限度的为其投资者服务,获取投资收益,而不受到不必要的限制。”罗震说。

  另一方面,私募产品的投资方向也会出现大范围的创新。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衍生工具投资限制的放开,将丰富私募基金的产品线。相对公募基金而言,私募基金公司的数量更多,机制也更为灵活,如果在创新方面放开手脚,产品创新的数量也有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

  猜想四:财富管理会变得普及吗?

  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确立,有可能会带来财富管理的普及化。

  今年年初,曾有人撰文指出,尽管中国已进入财富管理时代,但普通老百姓的财富增长却很不理想。“有专家提到,中国式的财富管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寡头垄断的国有银行以低息从老百姓手中揽储,再以低息优先贷给特定的企业,而其背后最大的蛋糕就是利率的非市场化。”文中说,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与绝大部分理财方式是绝缘的。

  但随着私募基金管理办法的出台,各种各样的财富管理方式将与普通百姓拉近距离。比如说,PE、VC在过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神秘而又陌生,而随着这些私募基金与老百姓拉近距离,普通人也有可能会接触到。当然,私募基金对投资者有适当性方面的要求,但越来越近总是一个趋势。

  猜想五:第三方理财机构会焕发第二春吗?

  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第三方理财机构而言,信托监管的加强使得他们近来的日子颇不好过。不过,如果私募管理办法出台使得阳光私募走向台前,第三方理财机构倒有可能迎来第二春。

  对于第三方理财机构而言,销售理财产品几乎是他们唯一的主业,但如今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某第三方理财机构营销总监谈到,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居民理财意识已经很强,各类金融机构一轮又一轮的投资者教育也已经基本到位,因而第三方理财机构在上海的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公司的产品几乎没有区别,在开发新客户方面,基本上就是靠价格战,行业利润已经几乎没有。”

  不过,随着私募发展壮大,对于销售渠道的需求也会比之前更强。对于第三方理财机构而言,这或许是一个他们翻身的机会。

  猜想六:会有私募上市吗?

  2006年5月,堪称私募基金业鼻祖的KKR集团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成功融资50亿美元,创私募基金上市的先河,震惊全球私募业界。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成功上市。那么,中国的私募基金也有可能上市吗?

  在以前,这个可能是不存在的。曾有研究员分析过,私募行业的成熟度不够,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也还容不了PE基金。国内的PE机构,大多离上市比较遥远。“我觉得上市得要这个基金有足够长的时间,证明其业绩好;要有一定的规模,管理的资金起码要上100亿人民币。”业内人士这样分析道。

  而如今,随着私募管理办法出台,私募的合法性得到确立,发展壮大也会是大势所趋。阳光私募的上市,也就有了机会。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3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