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基金 | 股票 | 保险 | 期货 | 信托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理财 | 黄金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基金数据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股评 >> 百家争鸣 >> 正文

何帆:中国经济近看V,远看W

2009-7-13 12:21:01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何帆  【字体:

  这么快就完事儿了?奇怪了,不是都说全球经济正在经历1929-1933年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危机吗,我们在2008年第四季度不是也曾跟着惊慌了一阵吗?

  但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越看越乐观,很多指标看上去都很像出现了V形反转。全球经济一片暗淡,中国经济却似乎风景独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速度可能逼近8%,第三季度很可能超过9%。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陷入危机,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中国这边汽车却卖得异常火爆,今年汽车销量很可能

  突破1000万辆。美国的房价仍然下跌,中国的房价却开始上涨。全球股市依然低迷,中国股市已经疯狂反弹。

  但笔者认为,有一种可能是,我们站得太近,所以看到的是V。如果倒退两步,再仔细看,看到的或许就是W。到目前为止,我们无法排除中国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而且,短期的反弹越是迅猛,出现二次探底的概率就越大。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中国经济服下的两剂猛药。相比之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些冲劲不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却实在大胆有余。6月份新增银行信贷1.53万亿元,按照这样的速度,全年信贷增长可能超过10万亿。信贷闸口放水之后,大量的资金首先流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月份之后,居民住房贷款开始加速增长,大量的资金又随之流入房地产市场。宽松的信贷政策,浇灌着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而在消费和出口都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就是中国经济的输液瓶。

  一般来说,像这样敞开来放水,最终总会泛滥的,而且是导致一部“泡沫、过热、衰退”跌宕起伏的三部曲。这样一部三部曲刚谢幕不久,犹历历在目。政府从2003、2004年就开始关注经济过热,并实施宏观调控。但从2005年起,货币政策悄然转向,广义货币超速增长。货币突然增发之后,首先出现的不是通货膨胀,而是资产价格泡沫。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是有黏性的,不可能说变就变,但股票价格说涨起来就能涨起来。演到第二出戏,就轮到资产价格泡沫和实体经济过热同台亮相了。2007年,股市从2600点飞涨至6000多点,经济增长超过了13%。然而到了2008年,股市的财富突然之间灰飞烟灭,实体经济急转直下,完整演绎了“泡沫、过热、衰退”三部曲。

  然而历史仿佛在重演。2009年货币政策的扩张程度远远超过2005年,资产价格上涨速度之快也很可能超过上一轮牛市。到了今年下半年,股市暴涨、楼市暴涨,虚幻的繁荣就会随之出现:房地产开工的项目可能会增加,农民工又回到城里盖房子了;养猪不如盖房赚钱,养猪的农民就会越来越少,猪肉价格又会涨起来了。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上涨了,通货膨胀恐怕就要抬头了。经历了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应该被调低的,因此,哪怕今年的增长率只有百分之八九,其实可能就已经是过热的信号了。最后,等到人人都看到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时候,政府再想调控,不猛踩刹车是停不下来的,但一旦踩得过猛,发动机可能就熄火了。

  有没有可能避免这种结局呢?

  出路之一是美国经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好转。美国人又开始买东西了,这样中国的出口上去,过去的好日子就又回来了。但是,很难。美国的失业率已经超过了9.5%的警戒线,工资水平也在下降,美国居民的收入将继续下降。在泡沫经济时期负债累累的美国家庭,哪怕有了点钱,也会首先想到还钱,而不是消费。过去的好日子,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

  出路之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及早刹车。中国的财政状况良好,因此经济刺激政策应该更倚重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何不增发国债,收紧信贷?当然,按照货币政策的传统,只有看到通货膨胀出现,才会考虑出招。但现在的情况是,资产泡沫会来得很快,通货膨胀会来得较慢,怎么办?稍一犹豫,就可能错失“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良机。

  出路之三是不再应急式地保增长,政策的重心放在改革和结构调整上。过分依靠外需而内需不足,国内储蓄过多而消费过低,制造业过度竞争而服务业过度垄断,能源和环境的制约日益凸显。如果政策的重心放在调整结构上,那么将纠正过去的发展战略中的失误,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创造条件,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公允地讲,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方向有了,但没有地图。缺的不是共识,而是细致入微、有效可行的方案。此外,利益集团盘根错节、激励机制扭曲变形,更是让结构调整难上加难。

  中国经济,越看越乐观,但越想越担忧。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电子信箱:hefaniwep@gmail.com)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7-2009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 合作电话:13146473155
    制作单位:第一金融网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