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股评 >> 大盘综述 >> 正文

A股收评:动车追尾不是暴跌主要原因 A股仍存巨变预期

2011-7-25 17:37:07  文章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万兵
关键词:A股收评 动车追尾
核心提示:周一A股出现放量暴跌走势,沪指跳空开盘点位成为全天最高点位,午后更是跌破2700点关口,最低报2680.75点,高铁概念股全线重挫,“两车”盘中触及跌停,最终沪指报收2688.75点,暴跌82.04点。

  随着稳健货币政策的落实 "钱荒"真的来了吗

  随着稳健货币政策的落实,市场上资金偏紧的现象频频发生

  今年以来,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随着银根的收紧,"钱荒"现象也随之而生。怎样看待企业缺钱、银行少钱、股市差钱、楼市等钱而民间借贷火热等现象?"钱流"不畅对企业、银行、股市、楼市乃至经济金融运行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如何应对?

  "钱荒"频现

  中小企业缺钱、银行缺钱、股市缺钱、楼市缺钱、民间借贷火爆

  夏日骄阳下,广东东莞的贾华满头大汗地钻进驾驶室,把一叠资料重重地摔到后座。5分钟前,他递交的贷款申请刚被银行否决。信贷员苦笑着解释:"今年的存款准备金率已上调到21.5%,我们都快喘不过气来了,许多两个月前审核通过的贷款都还没放出去呢!"

  贾华所在的是一家小型服装企业,由于搬厂需要数百万元资金周转。前段时间,他马不停蹄地联系了七八家银行,尽管有足够的抵押物,但仍未能获得贷款。万般无奈,只好借了月息5分(即月利率5%,合年利率为60%)的民间借贷,比1年期贷款6.56%的基准利率高出了8倍。

  贾华的遭遇并非孤例。为了收紧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以来已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随着银根不断收紧,市场上"钱荒"的现象频频出现。

  --中小企业缺钱。

  "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表现为两方面:从银行获得信贷额度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明显上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坦言,"我们调研发现,中小企业从银行渠道获得的非抵押贷款利率在15%以上,是大型国企的2至3倍;从民间渠道获得的短期拆借贷款日利率通常达0.2%至0.6%,年化后约为50%至150%!"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的报告显示,一季度全省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为104.9,分别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四季度回落8.6和7.1点,处于"不景气"区间。企业融资成本升幅加快,1-2月,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财务费用同比上涨30.1%,其中利息支出上涨36.6%。而在深圳,调查显示约75%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资金缺口达5700亿元。

  --银行缺钱。

  6月30日上午,温州银监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坚决制止违规揽存行为。下午,温州的不少客户就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将军支行7月1日起推出'存款加送奖金活动':储蓄20万元加送1200元奖金,储蓄50万元加送5000元奖金,存款越多,奖金越高!详情咨询潘行长热线。"群发短信揽存的温州瓯海农村合作银行将军支行潘行长次日被免职。震动之余,业内人士也很感慨:"上午发禁令,下午越界--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会这么去拉存款?"

  央行统计表明,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7.34万亿元,同比少增1846亿元。随着存款增速放缓,一些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头寸紧张。"6月下旬,由于银行年中的存贷比考核临近,加上存款准备金缴款,使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几乎干涸,平时2%左右的7天回购利率一度暴涨至9%,创下三年半来新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股市缺钱。

  上半年股市低迷导致资金严重外流,仅5、6月份A股存量资金就流失了900亿元。由于股市资金趋紧,今年的新发基金平均每只募集规模仅为16.55亿元,创下2008年以来新低,"迷你基金"比比皆是。

  --楼市缺钱。

  随着楼市调控的深化,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持续趋紧。一季度84家上市房企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705.9亿元,同比大减1150亿元。为了缓解"钱荒"局面,一些开发商借道海外市场"储粮"。"目前,华润置地等内房股(在内地经营且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在香港市场发债融资的利率已高达20%-25%。"巴曙松说。

  --民间借贷火爆。

  "宝马800辆左右、奔驰600多辆、奥迪500多辆、保时捷50多辆、英菲尼迪50多辆……"近日,有网友列出了江苏泗洪县拥有的各类豪车数量,令人咋舌。其中,泗洪县石集乡据说拥有宝马车500辆,被网友戏称为"宝马乡"。

  一个并不富裕的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豪车?知情人介绍说,当地不少人放高利贷,以2分3分的月息向百姓募集资金,放出去1毛2毛,甚至更高。以月息1毛(月利率10%,合年利率120%)计算,借出去1000万元,1个月后收回来就变成了1100万元。而这股高利贷风潮正是从今年春节银行信贷紧缩后开始蔓延的。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调查表明,有89%的温州家庭(或个人)和56.67%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当地民间借贷容量达到560亿元。据当地人透露,温州个别民间借贷的月息已达2毛,转化为年利率高达240%!

  民间借贷火爆,是"钱荒"现象在银行体系外的生动表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当前民间借贷正呈现三大新特征:"一是范围广,从两年前的江浙等沿海地区扩展到陕西、内蒙古等内陆地区,从制造业领域扩展到商贸流通业甚至普通家庭。二是利息高,一些地方民间拆借年息已超过100%,达到近年来最高。三是参与者众,在高息和资金需求饥渴等因素作用下,出现了资金拆借'二传手'。"

  "我们在陕西神木县调研时发现,当地一些银行80%的贷款都放给个人,个人贷来后往往以更高的利率转借给从事民间借贷的机构,这些机构再层层加码、高息放贷,这样一来,银行事实上充当了高利贷的'二传手'。"郭田勇说。

  "钱流"不畅

  总体看当前流动性仍较为充裕,只是由于种种因素,造成局部领域和环节资金供应偏紧

  这是一种奇怪的情形:

  一边是"钱荒",一边却是不少大企业出手阔绰、一掷千金。今年以来,已有25家上市公司宣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投入资金超过120亿元。

  一边是"钱荒",一边却是大量游资轮番炒作、旺火难消。从炒大蒜、炒苹果、炒中药材、炒金银到炒玉石,游资投机花样迭出。

  究竟是"钱荒"还是"钱多"?为什么在一些企业、行业"差钱"的同时,另一些企业、行业却"不差钱"?

  从总量看,货币供应量正从过去两年的反危机状态向常态水平回归。今年一季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GDP的比值为33.5%,这一数字在2002年至2008年间平均为25.9%,在2009年上升到70%以上后逐步回落到目前水平。

  "2002年以来,由于中国经济较快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中外利差拉大、资产市场红火等原因,外汇持续流入,我国在大多数时间处于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即使货币总量回归常态,社会资金面仍然是宽裕的。"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表示。

  专家认为,虽然今年货币条件与过去两年相比有所收紧,但总体看当前流动性仍较为充裕,谈不上"钱荒",只是由于种种因素,造成国民经济局部领域和环节的资金供应偏紧,形成了"结构性钱荒"。

  "结构性钱荒"的产生有配置不均的因素。

  虽然从总量上看"普降甘霖",但资金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分布"旱涝不均"。对不少中小企业来说,即使在货币政策宽松时,也较难得到贷款。当货币政策收紧时,争取金融资源能力强的大企业能在有限的信贷规模中获取大量份额,银行也会重点保证已开工的4万亿元项目的资金需求,从而使中小企业的资金空间更狭窄。

  连平认为,中小企业经营不规范、报表不齐全,很难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一旦银行信贷收缩,只能求助于民间借贷,从而使其资金环境雪上加霜。

  "结构性钱荒"的产生也有政策叠加的因素。

  "银行缺钱,除了在负利率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热销,使存款增速放缓外,更多的是政策因素影响。"连平说,其一,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冻结了2.2万亿元流动性;其二,严格控制信贷增长,贷款增速明显回落导致派生存款增速变慢;其三,今年以来普遍推行贷款"实贷实付"制度,即商业银行以受托支付的方式将贷款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象,这样一来,减少了存款在市场上停留的环节,也减少了派生存款。"时下大型商业银行新发放贷款中受托支付贷款占比高达70%以上,说明大银行的实贷实付已达到较高水平。"

  此外,至于股市缺钱,更多的是因为实体经济中的货币紧缩向资本市场传导的结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工具连连出手,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股市的流动性;当经营缺钱时,中小板、创业板企业纷纷减持股份;为弥补资金缺口,众多上市公司选择再融资,不少银行抛出天量融资方案……而楼市缺钱,无疑主要是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结果。

  "钱途"何在

  把握好货币政策节奏和力度,加快发展小型金融机构,银行业自身也应主动转型

  对于"钱荒"现象,我们不必谈虎色变、过于担忧。

  "从历史上看,每次货币政策从宽松向收紧调整时都会面临一些压力,也都要经历一些痛苦。"于学军说,"1993年宏观调控时,由于资金链断裂,海南等地也闹'钱荒',出现了'烂尾楼'。"

  巴曙松表示,我国不少中小企业规模小、技术差、产品低端。大规模刺激政策在帮助整个经济体系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因为过于宽松的货币环境而延缓了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在"钱荒"的倒逼下,一些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将继续破解结构转型难题,如收购兼并、加速扩张,增加研发、塑造品牌等。

  对于"钱荒"现象,我们也应高度重视、调整应对。

  专家坦言,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肌体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对GDP的贡献超过60%,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如果因"钱荒"而纷纷倒闭,将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钱荒"的形势下,不少中小企业同时借有银行贷款和民间高利贷,如果因后者而倒闭,银行贷款也将难以归还,还将连累甚至拖垮担保公司,进而使担保公司担保的其他中小企业实际上失去担保,使更多银行贷款面临风险,这些都将影响银行资产安全;一些地方民间借贷愈演愈烈甚至出现"全民放贷"之势,将使大量民间资本游离实体经济,导致民间资本热钱化、实体经济空心化,不仅会妨碍经济增长、加剧通胀压力,还将严重影响金融秩序。

  如何解决"钱荒"问题?首先,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意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避免其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影响。

  "下半年由于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不足上半年的30%,加上中小企业和部分中小银行资金偏紧,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在1-2次为宜;鉴于中美利差已创下近10年来最高、经济增速逐季回落、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等因素,加上CPI极可能见顶回落,基准利率水平宜保持基本稳定;考虑到'实贷实付'制度及其他因素对银行存款创造能力的削弱,公开市场回笼力度宜比上半年略为放缓。"连平建议。

  其次,应优化银行业结构,加快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型金融机构。大银行天然地倾向于跟大企业打交道,这几乎成了一条市场定律。在美国,资产规模小于1亿美元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高达96.7%;而资产规模大于500亿美元的银行就只有16.9%。"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做大做强后,也开始渐渐远离中小企业了。"连平说。

  专家建议,"扶小"还得靠发展、壮大现有的小型金融机构。

  --根据相关法规,小额贷款公司只存不贷,除了自有资金外,只能按不超过资本金50%的比例向银行融资用以放贷,因此规模受到极大限制,现有小额贷款公司往往开业数月即告"断粮"。应当逐步提高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比例,将经营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升格为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村镇银行

  --放宽民营经济在小型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允许民企开办村镇银行或成为村镇银行的大股东。

  --不妨将现有村镇银行模式推广到县级以上城市,像国外那样成立数量众多、专做小企业贷款的社区银行

  此外,银行业自身也应主动转型。"上半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7.76万亿元,而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为4.17万亿元,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比例继续降低。"巴曙松说,"而目前银行业适应这种多元化融资格局的能力还不强,业务上仍依赖存贷款利差,一旦缺钱就会对它产生很大的冲击。"

  巴曙松建议,银行业应跳出简单的存贷款服务模式,努力为企业提供多样化融资,在整合金融服务中获得收益。"比如,为企业提供PE+贷款、发债+担保+信托计划等一揽子服务,而不是眼睛只盯着不断萎缩的信贷业务。" (人民日报)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1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