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股评 >> 大盘综述 >> 正文

券商股重挫8%真相

2014-12-18 17:20:36  文章来源:凤凰网  作者:佚名
文章简介:近日,湘财证券等三家券商因开展融资类业务违规遭到监管层通报批评。近日,湘财证券等三家券商因开展融资类业务违规遭到监管层通报批评。针对“部分券商融资业务被通报批评”一事亦属不实消息,目前有关两融的例行检查仍在进行中。

 

  点击查看>>>融资融券数据

  今日,券商板块表现弱势,板块大跌7.98%,个股全线飘绿,中信证券跌幅最小,跌3.08%,光大、西南、西部证券跌幅均超9%,盘中一度有券商股触及跌停。

  近日,湘财证券等三家券商因开展融资类业务违规遭到监管层通报批评。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通报批评将对全行业起到警示作用,同时监管当局要求各券商认真查找自身融资类业务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业务规范程度。

  分析认为,按照目前节奏,选错板块满仓持有更有可能伤痕累累,不如理财稳定。选对板块比看多大盘涨到多少点更有现实意义。在目前环境下,政策导向与市场选择一致指向周期与金融,建议投资者积极配置。历史中大蓝筹启动行情下,从持续性、安全性来看,任何小主题都需要为其让步。持续看好基建产业链(建筑、建材水泥、工程机械、汽车等),基本面被低估的周期板块(钢铁、煤炭、能源等),以及金融股(证券、银行保险,证券概念股)。钢铁有望继金融、建筑之后成为下一个领涨的接力者,公司业绩复苏,行业景气度回升,产业内兼并重组或成为重要催化剂。

  湘财证券等三家券商因两融违规操作遭通报批评

  近日,湘财证券等三家券商因开展融资类业务违规遭到监管层通报批评。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通报批评将对全行业起到警示作用,同时监管当局要求各券商认真查找自身融资类业务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业务规范程度。

  两融违规频被点名

  今年10月,证监会组织各地证监局和中证协等单位,对各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约定购回式交易、股票质押式回购及报价回购等融资类业务进行了专项检查。三家券商被通报批评与此次检查有关。

  据了解,被通报批评的三家券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控制度机制不完善、内部制度未有效执行、信息系统不完善、收费标准不透明等内部管理不到位问题,此外还包括为不合格投资者违规开户,对融资融券客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规定标准,且未按照规定期限补交差额,同时未对客户强制平仓等问题。

  上述知情人士称,被通报批评的三家券商中,有两家存在向从事证券交易时间不足半年的客户融资融券的情形,共涉及43名客户。其中,湘财证券为39名不合格投资者进行违规开户。

  “按照通报内容,监管层还要求各证券公司开展融资类业务,必须严格遵循七大监管底线。”深圳某上市券商融资融券人士表示,一是不得诱导不适当的客户开展融资类业务;二是不得违规挪用客户担保品;三是不得进行利益输送和商业贿赂;四是不得进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五是不得为客户规避信息披露义务提供便利;六是不得向“两高一剩”等国家限制行业提供融资;七是不得对业务人员、管理团队实施当期激励。

  两融检查推进中

  “为不合格投资者违规开户虽然确实是违反了相关规定,但这在行业内并不鲜见。”深圳某券商融资融券部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实际操作中,确实是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客户,他们的证券交易时间不足6个月却又强烈要求开设两融账户。

  去年底,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两融规模增长过快,券商存在着不规范操作,也由此进行了现场检查,暴露的主要问题就包括,为从事证券交易时间不足半年的客户进行融资融券情形。

  “监管层每年都会对券商融资业务进行检查,本月中信证券、平安证券、国泰君安等数家券商正陆续迎来检查。”上海一家大型券商信用交易部负责人表示,此次检查,监管部门将关注两融业务中的违规融资、配资等问题。

  以往检查中,融资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方面,一是券商私下降低客户融资融券开户的硬性要求,包括客户资产量、开户时间等;二是客户融资融券范围超出规定标的;三是质押式回购业务中出现质押品的再次质押;四是各项融资业务利率严重打折,甚至低于成本价等问题。

  截至12月16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9690亿元,融资融券余额不断创新高。华泰证券测算显示,由两融余额推算,这波行情的增量资金达2.5万亿元。

  “两融传言”侵扰券商股 消息称国元证券未遭通报

  券商股再度上演“过山车”行情。

  继12月16日的上涨后,12月17日早盘,中信证券(600030.SH)、海通证券(600837.SH)等多只券商股以超过5%的涨幅开盘后,便维持在高位震荡。

  但在盘中,市场曾流出“国元证券(000728.SZ)等券商融资业务被通报批评”、“证券业风控新规为假消息”等传闻。与之相伴随的是,券商股下午开盘后不久便出现跳水走低,其中国元证券、东吴证券(601688.SH)等八家券商跌幅一度超过3%。

  峰回路转的是,当日盘尾券商板块再次向上回升。截至下午收盘,除中信证券再度冲击涨停外,长江证券(000783.SZ)、海通证券等4家券商涨幅均超过5%;而证券板块全天亦呈现出大幅震荡走势,证券指数(881250)当天振幅高达9.93%。

  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经多方求证后证实,12月17日盘中的部分市场传闻存在不实情况。

  其中,有关券商风控指标新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正处于流程之中,并有望于明年一季度下发。

  此外针对“部分券商融资业务被通报批评”一事亦属不实消息,目前有关两融的例行检查仍在进行中。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A股进入高成交量影响下震荡阶段,各类传言也正在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

  风控新规有望一季度“更新”

  12月17日,针对此前“证券业风控指标新规有望下发”的消息,有网络媒体援引中金公司报告称,这一消息或“并不属实”。

  报道援引中金公司报告指出,“(1)将这则消息与8月媒体报道相对比,两者几无差别。(2)我们跟不同渠道的相关人士进行沟通,目前暂未得到正面肯定答复。(3)此则消息没有在主流媒体得到证实。”

  然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监管层人士处了解到,正式版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将有望于2015年的一季度下发。

  “从征求意见稿到修订再到正式发文,一般会有3到6个月的时间。”据前述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如果顺利的话,修订相关风控指标的文件,可能会在明年2月份前后下发。”

  事实上,针对券商风控指标的修订呼声早已有之。早在今年的券商创新大会上,有关调整券商风控指标的意见就已被提出。

  彼时,“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关于调整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标准的规定》及配套文件”亦被列入“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工作任务分解表”中,并由机构部负责牵头、证券业协会配合。

  而在今年8月,监管层又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下发至多家证券公司。

  10月,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接受《财经》采访时亦指出,证券业杠杆仍然存在“向上提升空间”。

  他表示,2012年底证券行业的整体杠杆倍数仅为1.6倍,现在经过发展,整个证券业平均杠杆倍数达到2.2倍,这个杠杆率向上还有空间。按我的理解,普通的券商杠杆倍数可以达到5倍,优秀的券商可以达到8倍左右。

  不过张育军也表示,5倍杠杆或将成为此轮证券业杠杆提升的“天花板”。

  他表示,现在证券业加杠杆的空间还有2倍到4倍,当整个行业达到5倍时,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就很小了。证券业的杠杆率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所增加,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两融传言”侵扰券商股

  除券商风控指标修订的消息外,影响12月17日券商股走势的,或许还有“针对券商融资业务检查处理”的市场传闻。

  12月17日交易时间,微博出现文件截图,内容标题为“关于对湘财证券、国元证券和国信证券进行通报批评的函”,称对检查发现三家券商开展融资类业务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和其他问题“进行通报批评”。

  随着前述文件截图的传播,亦使前述券商“在此次两融业务检查中遭通报批评”的传闻也在机构人士中不胫而走。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经过求证后了解,该信息并不属实。

  “这轮例行检查至少也要持续一段时间,周一才进场,怎么可能会周三就下通报呢,这种传言有违常识。”12月17日,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对此质疑。

  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前述文件截图并不属实,其“通报批评”实际上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函【2014】1776号”,发布时间指向了更早的10月份,且检查形式为专项检查,而非此次的四季度例行检查。

  此外另据一位接近国元证券人士透露,国元证券并未在此轮检查中遭到通报,且不在此次证监会针对两融业务的例行检查范围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下午收盘后不久后,该图片已被删除。

  事实上,当下坊间有关两融交易的传闻已不绝于耳,12月16日坊间亦曾传出针对中信证券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结果“操作规范严谨、两融可控保险”的消息,但该信息随后又被证伪。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A股成交量的放大和融资盘比例的增多,针对融资融券的信息正在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

  “现在每天的成交额都很大,市场对于融资融券的信息都比较敏感。”上海一位私募交易员坦言,“实际上这类信息的传来传去变相加剧了市场的震荡。”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5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