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股评 >> 科德投资专栏 >> 正文

多重利空作用,市场震荡下挫

2012-6-4 17:30:29  文章来源:科德投资  作者:黎辉红
关键词:收评
核心提示:

                          

受多重利空消息影响,周一沪深两市低开,多头尝试做多,黄金、医药、旅游、节能环保等板块个股相继走强,大盘小幅反弹,但金融、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地产等权重蓝筹未能有效企稳继续走弱,导致大盘失去支撑震荡下探,截止收盘沪指报收于2308.55点。 

一方面,国际板再起波澜,中国PMI数据回落,美国经济数据走弱,这些因素导致了市场非理性情绪集中释放,市场大幅下挫,随着证监会、上交所对国际板推出时间表的表态,市场情绪将逐渐恢复理性,市场关注焦点将回归经济数据和稳经济政策推出。另一方面,积极因素仍不断在强化,第一,经过将近半年的估值修复,蓝筹整体估值得到一定程度的抬升,但除地产外,金融汽车、煤炭等为代表沪深300整体估值仍处历史相对低位,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地位,将继续对市场形成强力支撑;同时跨境跨市ETF的推行,使得优质蓝筹稀缺性逐渐凸显。第二,积极拓宽入市资金渠道,证监会、央行积极引进QFII等国外中长期资金,逐步放宽QFII投资管制,扩容RQFII直投A股,实行养老金试点入市,以及未来可能放行银行理财资金入市、住房公积金入市、养老金全面入市,这些都有助于改善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形成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第三,不断完善证券市场制度建设,随着各部门有效配合,新股发行制度健全完善,新股高价发行现象得到遏制,一二级市场趋于协调,退市制度推出,放松管制推行并购重组,逐步强化分红制度建立,税费减免措施陆续推出,市场制度经过一系列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市场各种弊病逐渐得到根治,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市场逐渐回归价值投资,为行情长期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有利于改变长久以来牛短熊长的格局,牛长熊短将成为常态。第四,金融改革创新动作不断,从温州到即将公布的深圳前海在金融、法律、人才等方面先行先试的政策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政府建立强大的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决心展现无遗。第五,政策放松向主动推出刺激政策过渡,从前期的放松货币政策,到有条件地放松地产调控政策,再到主动推出刺激家电等刺激消费政策,和加速铁公基项目审批提前下拨建设资金,这些系列动作预示着宏观调控由前期的有条件放松政策正在走向政策刺激,进一步表明了政府对稳定经济增长的坚定决心,经济增速下滑重回稳定增长时间为期不远了。鉴于上述情形,短期多空仍将围绕经济数据和稳经济政策展开博弈,基于蓝筹估值支撑,以及刺激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对市场信心的提振作用日益显现,市场将逐步企稳展开反弹,中期看伴随着多头信心逐渐增强和未来经济数据逐渐好转,市场将继续向好。

1. 中国证券网消息,记者从证监会获悉,探索建立国际板市场不是新推出的资本市场改革措施,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做了安排。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涉及法律、会计、外汇管理等诸多领域,需要在现有框架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安排。目前,各有关部门仍在对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工作的总体思路、制度规则等进行研究和沟通。推出国际板还没有时间表。

2. 中国证券网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八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记者就此热点问题今日专门采访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指出,《指导意见》是一份中长期的战略指导性文件,其中关于“适时试点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具体内容,上交所一直都在研究、筹备中。近期,上交所国际板没有实质性的启动计划。

3.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八部门的《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研究制定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制度规则,认真做好相关技术准备,适时启动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试点;研究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逐步放宽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有价证券,拓宽境内投资者对外证券投资渠道。

4. 中国证券报报道,记者获悉,央行、银监会、财政部等部门日前就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下发的通知明确,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选择要兼顾收益性和导向性,既要有稳定可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又要注重加强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密切配合。扩大试点阶段禁止进行再证券化、合成证券化产品试点。相关部门将鼓励金融机构选择符合条件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经清理合规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节能减排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文化创意产业贷款、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汽车贷款等多元化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

5. 证券时报网消息,记者近日获悉,一向是A股市场投资风向标的社保基金依然看好A股市场,目前正在加大投资力度。一位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高管表示,目前社保基金看好A股市场,正在给原有社保账户追加资金、加大投资力度。他还表示,除此之外,目前国外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其他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机构也非常看好A股市场,这些机构也在追加资金进入A股市场。“社保基金在行情低迷的时候均会选择加大入市力度,而在市场严重高估的时候,则会选择获利了结。”该高管如此表示。据悉,韩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韩国国家养老金在今年1月获得QFII资格,该机构的QFII额度已用完,并明确表示要申请增加投资额度。

6. 新浪财经报道,根据2012年5月18日至2012年5月31日期间(以下称为“本期”)的数据,我们剔除未公告2012年1季报的基金,估算本期主动管理股票与混合型开放式基金(不含偏债混合型,以下称为“股混型”)的双周平均股票仓位,对比2012年5月11日至2012年5月24日期间(以下称为“上期”)测算的股混型基金的双周平均仓位,我们发现,股混型基金股票仓位的简单平均由上期的78.80%提升至82.21%,增加了3.41个百分点,升至06年以来的较高水平。分析股混开基规模排名前十大的基金公司仓位数据,本期大型基金公司平均仓位为81.20%,与上期相比增加了3.03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本期十大基金公司一致提升仓位,其中以易方达基金增仓5.73个百分点,领衔增仓基金管理公司,诺安基金增仓4.81个百分点,位居其次。主动增减仓方面,大型基金公司本期仓位变动属于主动增仓,同样以易方达(5.70%)领衔基金公司主动增仓。本期近六成基金公司仓位介于80%~90%之间。

一方面,外围环境复杂多变,第一,美国经济复苏、德国经济继续向好,强有力地支撑欧美经济,这些都为国际资本市场走好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第二,欧债危机波澜再起,欧美政治大选,希腊政府难产,违约风险快速上升,使得欧洲财政赤字削减和欧洲救助机制能否有效推行受到怀疑,甚至关系到欧元存亡,进而引发市场对欧洲债务解决前景的担忧,但鉴于希腊脱离欧元区对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将产生巨大风险,希腊政府内阁重组后将继续留在欧元区的可能性很大,同时将继续接受带有刺激经济增长条件的紧缩政策。另一方面,国内稳经济政策加快推出落实,①央行采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实施逆回购等各种政策手段,放松货币政策,确保市场合理流动性,服务实体经济;②各类产业政策加快落实,地产调控转向有保有压支持首套房购买需求,新兴产业各项规划陆续推出,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力度继续加大;③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结构性减税逐渐扩大,推出了刺激家电、节能设备、新能源产品消费的政策,积极拓展出口市场深度和广度,放宽民营资本准入领域,这些都为经济转型创造了有利的环境;④实现强有力的金融改革创新,多渠道积极引进各种资金参与市场,建立功能齐全的强大的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随着资本市场制度逐渐完善,价值投资理念回归市场,各种稳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经济将由增速下行成功过渡到稳定增长,这些正面因素将继续支持大盘向好发展。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1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