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好收藏 选择藏品有讲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07/10/8 14:03:00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中国三大传统佳节。由于中秋节历史非常悠久,因此留下了许多可直接收藏的物品,比如书画以及近年来发行的邮票、钱币等,让收藏者又有一个新的天地来过中秋节。

    书画藏品潜力大

    中秋佳节是备受古今不少画家喜爱的题材之一。如齐白石曾在85岁时创作了一幅《中秋清饮图》立轴,黄宾虹、丰子恺、关山月等名家也都有不少中秋题材的画作。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有关中秋的书画作品也是市场的一大看点。在2003年上海朵云轩秋拍中,刘旦宅的《中秋联句》立轴颇得藏家喜爱,估价仅4万至5万元,成交价却达22万元。在2006年中国嘉德的春拍中,唐云在1985年创作的《中秋时节》书画作品,成交价达到了40.7万元。

    综观目前的中国书画中有关中秋节的作品,除了对于中秋风俗的描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上面的题句。在上海嘉泰拍卖行的首次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就有一幅李苦禅在1981年创作的《花到中秋香益浓》立轴,成交价为7.26万元,上面的题识非常有意思,一句为“桂香月朦胧,八四叟苦禅”,另外一句则是“花到中秋香益浓,辛酉夏月励公又题”。

    除了中国书画之外,西洋油画对于中秋节这一题材也有表现。自1993年以来,陈衍宁的作品参加佳士得拍卖公司的中国油画拍卖之后,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在1996年春拍的时候,他的《中秋夜》,估价30万至35万港元,成交价则达到了68万港元,这在当时已经是天价。这件作品即展现了中秋时节赏花灯等习俗。

    方寸天地风味浓

《中秋节》邮票 资料图片

    继《春节》、《端午节》邮票之后,我国传统节日系列邮票的第三组——《中秋节》邮票在2002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公历9月21日)发行,这套邮票共有三枚,分别为团圆、赏月、月为媒。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其中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其中嫦娥奔月更是流传广泛,并成为众多中秋节邮票上表现的主题,我国台湾省曾在1966年9月20日(农历八月十五日)发行的《民俗邮票》中的一枚就是“嫦娥奔月”,而在中国香港邮政于1994年6月8日发行的《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也以中国传统艺术木版画设计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各地还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如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其中中国香港地区的习俗尤为独特:赏花灯。说到香港人燃亮花灯的习俗,大体沿袭广东人。中秋节前后,市场及精品店前皆吊挂起形形色色的花灯,款式多不胜数。这种特色在中国香港发行的数套中秋节邮票中都有所展现,其中1975年7月31日发行的《香港节日》邮票中的中秋节就是用圆月下的金鱼灯来表现的,而1984年9月6日发行的《中国花灯》邮票中也展现了金鱼形状的花灯。虽然上面介绍了这么多有关中秋节的邮票,但这些中秋节邮票大都是邮票节日系列中的一枚,而第一套真正意义上为中秋节发行的邮票是澳门邮政于1982年10月1日发行的《中秋节邮票》,全套4枚。

(中秋节)纪念银币 资料图片

    除邮票外,金银制品中也有不少跟中秋节有关。2001年的中秋节恰与国庆节是同一天。在新世纪第一个中秋节到来之际,中国人民银行为此特发行一枚中国民俗系列(中秋节)纪念银币,该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其正面图案以传说中的广寒宫与桂花树为主景,配以飘动的祥云,从而使整个画面体现出飘然仙境般的美感,在外圆中标注国名和年号。背面图案以一轮明月及牡丹、月季和菊花组成画面,并标示“花好月圆”文字及面额。在月亮的构思上用弯月渐变成圆月,以表达团圆的意境,圆月的制作工艺上采用了具有防伪功能的隐形雕刻造币新技术,从不同角度观察可看到“卧兔”和“奔兔”两个图案。

    一些跟中秋节有关的民间藏品也吸引了不少收藏者的目光,如明清时期的杨柳青、桃花坞、杨家埠《嫦娥奔月》民俗画,以中秋节为主题的电话卡、彩票、火花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藏品,如今都有一定行市了。

    此外,一些为中秋节特地推出的纪念品,如在北京奥运会一周年到来之际,由北京奥组委授权发行的百年奥运史上首套“奥运花形金玉、金银纪念章”(又称“奥运月饼”),可作为中秋佳节馈赠亲友的大礼,不过其收藏价值可能就稍显较低。(中国商报)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