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钱就盖章 伪专家大玩忽悠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07/10/25 9:23:40  

  充满诱惑的艺术品投资让参与者最大的担心是“买到假货”,一真一假如天堂地狱。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希望有专家鉴定真伪,所以,和艺术品市场一同迅速红火起来的还有此起彼伏的专家。不过“古玩江湖打假难、不三包”,不少玩“忽悠术”的伪专家仍然不时出现。

  “忽悠术”现场:给钱就盖章

  “给钱就盖章,这是不是不太妥当?”最近本报收藏与拍卖版记者接到多个询问鉴宝的电话,来电的收藏投资者给出类似信息,他们参加一些活动,有专家一开始表示免费鉴宝,但专家拿着藏品“晃一晃,瞧一瞧”后就表示,“藏品不假,要证书得交费”。“费用是多少?一般七八百,高的要几千!”

  有人犹豫,有人还是掏钱了,不过后来拿到了证书,发现证书的一角标着这样一句话:“本鉴定仅为某某专家个人意见。” 拿了证书的投资者依然半信半疑,“真的假的?”最近不少媒体报道:“花了数十万买了一件古玩,鉴定书上标明真品,谁料到经多方权威机构反复鉴定后最终确定为赝品”。

  从事文物收藏鉴定30多年的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专家委员杨静荣(故宫博物院专家)、王春城(首都博物馆专家)最近在成都向收藏投资者表示,“市场上的赝品超过90%,一个鉴定活动上,真品一件接一件出现,这可能吗?”

  业内人士透露,某专家家中经常排长队,感觉可以收挂号费了,名义上是给收藏者“掌眼”,实际就是“赤裸裸的交易”, 收藏者掏钱,这专家就为藏品出鉴定签名。 

  “忽悠术”背后:“卖嘴”钻漏洞

  记者从一些拍卖机构获悉,伪鉴宝专家三五成群打着“著名专家”、“高级研究员”的幌子四处帮人鉴定,“名为鉴定,实为行骗”的行为已引起拍卖机构警惕,一些拍卖机构正在内部建立“黑名单”,他们并不认一些所谓的专家的鉴定证书。

  这意味着投资者掏钱买来的证书可能是废纸一张。

  “有需求就有市场”,圈内从事多年艺术品鉴定的人士分析,艺术品投资行业出现大量伪专家一来受到市场需要的刺激,二来按照现行的一些规定,“卖嘴”钻了漏洞。

  我国《拍卖法》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上述人士分析,此条原本是为了保护拍卖公司合法经营的规定,却被伪专家所利用,“一些专家在证书上明确表示,其鉴定是个人意见,这好比是给自己一个免责声明”。

  “忽悠术”影响:“挖坑”祸及行业

  目前的伪专家部分为自由职业者,部分来自一些艺术品鉴定投资机构,为机构服务的伪专家“挖坑”还会导致艺术品投资市场鱼龙混杂,其中一种形式是伪专家和卖家联手做假。

  通常,按照日渐流行的拍卖流程,一件藏品完成交易要经历四个环节:卖家、拍卖机构、鉴定专家和买家。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买家肯定不希望买到赝品,不过其他三个环节都可能造成赝品的出现,让买家防不胜防。比如有人想转手一件瓷器,进入拍卖前,一些机构的伪专家在拍卖公司收货时提供鉴定,此时伪专家与卖家可能联手”。

  还有一种说法是,拍卖机构的鉴定专家不是独立的第三方,一些艺术品转让机构采取基本佣金加提成的方式,即藏品成交价格越高,收益越大,这其中可能出现三方联手做假。

  最近伪专家大量出现,古董鉴定面临空前信誉危机,对此,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商讨、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并且将艺术品收藏和艺术品鉴定纳入法律轨道。(张小军 / 成都商报)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