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欲借Skype抢移动互联网失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联合早报网   更新时间:2011/5/11 20:27:40  

  (英国)FT中文网

  北京时间5月10日,据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微软已接近达成以约85亿美元收购Skype Technologies S.A的交易,预计该交易最早将于周二公布。微软和Skype均拒绝对此消息发表评论。

  这则消息爆出之前,媒体更多关注的是Facebook及Google对Skype的并购企图,如果微软此次横插一脚能够成功,这次并购将成为微软迄今为止在日益融合的通信、信息和娱乐领域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交易,而且有可能触动未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市场版图。

  从细节来看,微软可以通过整合Skype提供的语音、视频及共享服务加强其企业协作市场,并补齐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的短板。但如果从企业战略角度分析,意义恐不止于此。收购Skype将有助于使微软在广泛被看好的移动互联网领域恢复活力。之前,对于似乎陷入了类似上世纪末IBM般泥沼的微软,相当一部分舆论将其视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失败者。但由于微软手头握有大笔现金,在一系列恰当的收购后,微软未尝不可能实现翻盘,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与谷歌及苹果鼎足而三。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Skype比以前更有价值,它不但成为桌面的一部分,也开始支持各种移动设备。作为趋势,未来电信运营商有可能更彻底地倒向网络电话服务,Wi-Fi和3G网络下的视频通话将更常见,并在企业领域被广泛应用。更何况Skype还是个社交工具,拥有几亿用户。未来,无论苹果的Facetime还是Skype都大有前途,从这个角度讲,微软收购SKYPE算是一桩不错的买卖。

  或许收购Skype只是微软反攻移动互联的第一步。事实上,在这之前,还有不少声音预测微软将收购诺基亚或者黑莓(RIM),如果并购Skype成功,将使收购手机制造商的理由变得更充分。目前,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谷歌和苹果都占有终端之利,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手机和苹果手机市场增长都极为迅速,去年微软也尝试推出了它的Windows Phone 7手机,结果头一天销量还抵不上iphone的零头。从体积看,诺基亚和RIM跟Skype显然不是一个重量级,两三百亿美元的市值即便对现金充盈的微软来说也是个大数,但从长远看,在苹果手机灼灼逼人的市场进攻下,收购机会却变得越来越大,诺基亚和RIM的市值一直在下跌,最近甚至被台湾的HTC给超了。和微软一样,它们都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失意者,弱弱联合,或许能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Skype创建八年来盈利情况很差,但被倒手几次卖的价钱都还不错,2005年10月,eBay斥资26亿美元收购了Skype,被当时的市场认为是个天价。eBay后来放弃对Skype业务的整合,在2009年将70%股权卖给私人股权公司SilverLake和包括著名演员艾什顿.库切(AshtonKutcher)创办的Katalyst公司在内的投资小组,售价20亿美元。如果跟微软按70亿美元达成交易的话,eBay小赚,SilverLake则赚翻。

  苹果、谷歌、微软,这三家未来移动互联网领域潜在的最有力竞争者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非常之有钱。按最新的季度财报,苹果公司共持有658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谷歌为367亿美元,微软则坐拥500亿美元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以及120亿美元的长期债务。如果说并购是市场竞争中的核武器的话,这三家都可称作“核巨头”。

  但它们对待并购的态度却有所不同。对谷歌来说,并购是个经常性手段,而苹果却吝于此道,单上季度苹果现金库60.6亿美元的入账,就差不多够买下摩托罗拉移动,但历史记录又显示,这家公司单一并购案金额从未超过5亿美元。当中国股民都在抱怨上市公司市盈率过高的时候,市盈率过低成为苹果的一大问题,兜里揣着一大笔现金却不花,外界批评说苹果不搞大并购“这反映出苹果不想承担新企业和新文化融合的风险”,在股东的压力下,苹果未来有可能会改变投资战略。

  微软确实在衰退之中,但这不表现在当下,就算苹果上季度盈利创了记录,也不过是20年来季度盈利头一次超过微软——微软的收入和盈利增长在过去一年中相当不错。但问题在于,微软虽然仍旧很赚钱,却前景渐淡,用管理学家Adam Hartung上周在《福布斯》网络版上的话说,微软正在变得越来越喜欢“沃尔玛战术”——管理层通过削减销售、营销、新产品研发预算以及外包等手段支撑盈利,而不是创新。这种路径制造出来的盈利很难创造长期价值,在聪明的投资者眼里,通过销售消费者渴望得到的新产品、新需求创造的才是“真实盈利”。

  同样的道理,通过并购,微软有可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圈下一块颇大的地盘,抢得滩头阵地,但是,如果之后微软还是依旧死气沉沉,创新乏力的话,恐仍免走上摩托罗拉、诺基亚等的枭雄末路。以前的优势,就是今天的劣势,在这互联网气运鼎革之际,拿出勇气,振作刷新才是重新崛起的关键。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信海光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