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辉:朝核危机的最终结局是中美共管

作者:许辉  文章来源:联合早报   更新时间:2017/8/17 11:10:39  

  近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新一轮的制裁朝鲜措施,但朝核问题却似乎已经走入了死胡同。20多年来,朝鲜在核导征程上一路狂奔,恐怕假以时日,朝鲜就能做出精确打击美国本土的洲际核导弹。

  回顾20多年起起落落的朝核进程,中美韩的决策者已经换了一拨又一拨,但朝鲜金家政权却代际相传、仍稳坐钓鱼台笑看花开花落。朝核问题无解,根源一是朝鲜政权的家族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始终建立不起来的国与国之间的互信,二是相关国家互推责任和不愿承受解决问题的巨大代价。

  对于标榜“民主”“人民”“共和”的小国朝鲜家族政权而言,不安全感如影相随,不管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不管是真的还是想象的。金家第三代接班后,权威递减,不安全感递增。金正恩小心经营着这个家族王国,高级将领被频繁更换和清洗、“姑父”遭镇压,连流亡海外多年、对其几无挑战的长兄也死于非命。而追溯朝鲜发展核武的源头,让已故前领导人金日成横下心来、一意孤行的最大动因是外部安全的缺失。当苏联和中国相继与韩国建交,当“大哥和二哥”已变得开放和陌生,不变的朝鲜意识到它们尚能背信弃义,更不用说“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帝”。

  朝鲜这个特殊家族政权的脆弱是显而易见的,它选择屏蔽世界,因为开放是其天敌,对内只能不断建构和强化虚幻的信仰,对外它期待一劳永逸地解决政权永续的问题。如此,核武就成了一剂灵丹妙药。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就不怎么担心美国的颠覆,与个人相比,政党和国家的承受力要大得多。但一个人说了算的朝鲜并无退路,没有政党或者集体领导作为缓冲,所有的威胁都直指领袖的身家性命。朝鲜在核武路上的决绝也非伊朗所能比的,不管美国有多少个不推翻政权的保证,朝鲜也断不会相信。建立不起互信的谈判只能是应付和拖延,施压愈甚、制裁愈严,换来的不是屈服,而是歇斯底里。

  应对朝核问题,刚开始是美朝双方谈,后来中国搭建了六方会谈平台,再后来谈不下去了,以制裁代替谈判。谈来谈去,朝鲜不断试验核武器,东北亚安全形势一落千丈。回看美朝上世纪90年代的双边谈判,朝鲜在铁定发展核武器的国策下,多半是在与克林顿政府周旋,直到图穷匕首见才选择翻脸。克林顿政府带着诚意,也愿意付出点代价,但显然碰到一个没有诚意的对手。六方会谈断断续续,各方希望朝鲜弃核,但却因利益纷杂,大国无法一致行动,也不愿付出去核的代价。直到现在,在特朗普的话语里,认为朝核问题中国应该负主要责任,而中国却乐于以中间人自居,力劝美朝都各退一步、海阔天空。谈判无果、制裁无效,剩下的选择就只能是等待,可能等待着朝鲜政权的自我崩溃,等待朝鲜出现一个开明领导人,等待朝鲜内部发生政变,等待朝鲜在压力下有朝一日醍醐灌顶而主动弃核。

  当下,中美韩等当事方对逼迫朝鲜弃核还抱有一丝希望。几个月前,特朗普总统还夸金正恩“小伙不错”,美国国务卿前两天还对金正恩抛了个橄榄枝,老调重弹不搞垮朝鲜政权。中国还在认真推销“双暂停倡议”,韩国也还在宣称绝对不能有第二次朝鲜战争。安理会对朝鲜的所谓严厉制裁也留有余地,并没有搞石油禁运和海空封锁。但30多岁的金正恩显然不吃这一套,他比父辈更加心狠,但似乎也更有办法。去年,遭受制裁的朝鲜国内生产总值(GDP)竟然取得了3.9%的增长率。另外,核武和远程导弹技术也突飞猛进,家族政权从表面看来仍相当稳固。

  此前几任美国总统,不管是小布什的“邪恶轴心”,还是奥巴马的“战略忍耐”,实际上对朝核问题都没有特别上心,表面上的束手无策和任其坐大,本质是不愿意付出过大的成本。但非典型领导人特朗普却表现出解决朝核问题的异常决心,在与中国的博弈中,为劝说中国对朝强硬,不惜在贸易、南中国海等诸多争端问题对华让步。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取决于中美两国的决心,如果特朗普能够安稳渡过通俄危机,在其任期内很有可能做出武力解决朝核问题的重大决定,而中韩虽然主和,但也会被迫做个了断。战争是最无奈的选择,死胡同加上领导人的魄力,让这种选择变得可能。

  1925年,遗老郑孝胥在日记里对大清复辟作了预测:“共和生子曰共产,共产生子曰共管。共氏三世,皆短折。共氏遂亡,皇清复昌。”这番话被末代皇帝溥仪演绎为“大清亡于共和,共和将亡于共产,共产则必然亡于共管。”很显然,中国未来并没有如郑孝胥所料的那样,但目前的朝鲜局势却很可能朝着“共管”的方向发展。如果美国最终选择以武力应对朝核危机,那中国显然不会无动于衷,战后朝鲜极有可能迎来中美共管的局面。当然,共管后会协商重建或者可能的半岛统一,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作者是安邦集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