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运用“班级群”,让教育回归本位

作者:刘正猛  文章来源:第一金融网   更新时间:2018/8/31 16:11:12  

  当今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着,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电子信息化。近年来,QQ、微信被广泛使用,不少中小学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建群促进家校联系,以图实现“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然而实际中,原本的交流平台发生变异,有的学校在其中发布教学内容,家长好比“助教”一样被绑架在学校教育中,产生心理焦虑的同时也给学生造成更大的课后负担;有的群还异化成“攀比群”“马屁群”甚至培训机构的“广告群”。

  如今不少学校通过微信等形式群发消息,建立家校互动平台,这无疑有助于密切家校联系,但对不少家长来说却添了块儿“心病”。但因为个别相关人士不规范的操作无疑又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推上了风口浪尖,也让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起来的信任毁于一旦。很多家长反映:当在群里发布孩子学习成绩、点名表扬或批评的时候,很多被“批评”了的学生家长总会觉得有些“无地自容”。学生的成绩属于个人隐私,而学生作为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中也明确规定,学校、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

  学生的成绩固然有高低,学习表现也有好坏,但是笔者认为这些都应该和当事人家长私下进行沟通交流而不应该在“班级群”这个公众场合进行“点评”,以致于激化某些家长的“望子成龙”心理,从而滋生出“攀比”心理,进而转化为孩子的课业负担,违背了教育的初心。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越来越关心了,有的家长恨不得掌握孩子在校的每一分钟,正所谓“关心则乱”,以致于将仅供学习交流的“班级群”异化成了各种“戏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而不是干涉、包办、代替学校教育。家校互动是让家长和学校各自扮演好角色,家长必须有清楚认识,学校也必须做好本职工作。唯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理性运用“班级群”方能让教育回归本位。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