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基金数据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金融焦点 >> 港澳台 >> 正文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溢溅效应”

2010-7-1 21:38:15  文章来源:联合早报网  作者:谭青山
关键词:框架协议 两岸关系 两岸经济 两岸经贸关系 溢溅效应
核心提示:从政治效应来说,“框架协议”将进一步分化台湾的政党政治,并使其从注重意识形态政治,转变到聚焦于政策选择上来。两岸“框架协议”的签署,为促进台海贸易,加强两岸经济整合,提升双边经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热点话题

  谭青山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给为时经两年的艰苦谈判画上一个句号。同时,“框架协议”为两岸经贸关系开启了一个新的局面。其意义不可不谓重要!首先,“框架协议”涵盖内容之广,涉及了两岸主要的经济活动。其次,“框架协议”为两岸经贸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铺垫了良好的基础,将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和互相依存。再次,“框架协议”可以增进两岸互信,产生“溢溅效应”(spillover effect),从而开启其他非经济领域方面的合作和机制建设。

  “框架协议”所产生的互惠,尤其是大陆对台湾开放11项服务行业,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值得眼红的。可以说大陆在“框架协议”中的承诺,远远超过中国政府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对自由贸易的承诺。因而自然的问题是:为什么北京会给台湾如此优惠呢?这里,不能不说政治考量要大于经济因素。在大陆与台湾的2009年贸易中,双方的贸易总量才1000多亿美元,大陆出口台湾的产品也就是200多亿美元。应该说对台贸易只是大陆全球贸易中的很小一部分,不到二十分之一。即使“框架协议”之后,大陆对台贸易会有所上升,但在大陆全球出口贸易中的比率不会有大的增加。大陆的政治用意很明显:通过“框架协议”,加深两岸关系,从经贸合作中产生“溢溅效应”,使合作机制扩展到两岸其他领域,诸如社会,安全,政治关系等,最终达到和平统一。

  对台湾政府来说,除了打入大陆市场,分享其经济增长这块大蛋糕,最重要的应该是避免了台湾在此起彼伏的区域经济整合中被“边缘化”。近几年中国与日本,韩国,以及东盟(亚细安)展开了积极的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谈判,只有台湾在被动的“座上观”,好像没有其什么事似的。但明事者知道,如果台湾不参与地区自由贸易谈判及经济整合,势必面临“边缘化”,失去其全球竞争力,这对以经济为本的台湾,将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

  “框架协议”的政经效应

  “框架协议”能给两岸带来什么经济和政治效应呢?它有可能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呢?从经济上讲,“框架协议”给台湾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是非常丰厚的,除了台湾争取到了540项价值140亿美元的关税减免,而大陆只有270项价值30亿美元的关税优惠外,大陆进一步开放台湾农业和水产业的进口,台湾则在这方面大门紧闭。更重要的是,台湾成功的敲开了大陆服务行业的保险柜,从而可以在医疗,银行保险,证券,会计等11个服务行业分得一杯羹。这正是西方服务行业梦寐以求却得不到的。

  同时,“框架协议”势必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分工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两岸经济的整合。“框架协议”的签署,如果实施得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台湾的资本、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同大陆的劳动力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国际竞争力。这样一种结合,在当今的全球化经济中,可导致两岸双赢的局面。

  从政治效应来说,“框架协议”将进一步分化台湾的政党政治,并使其从注重意识形态政治,转变到聚焦于政策选择上来。这将有利于两党政治的发展。意识形态政治带来的是族群撕裂,社会动荡,经济受损;但如果政党分歧和竞争是集中在政策选择上,则可以给选民提供各种理性的选择。要赢得选民的支持,政党就必须提出有利于大多数选民的政策主张,争取主流民意的支持。成熟的西方民主国家政党政治,多为政策之争,而不涉及有关政体或民族的意识形态之争。

  对大陆来说,台海之间的良好互动来之不易,这和近些年大陆积极推动对台政策以及马英九政府所采取的谨慎、稳步、积极的回应密切相关。但是日前两岸关系所取得的进展,如没有机制化,就有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一旦政党更替,一切都有可能被推翻。“框架协议”的签署,使两岸经贸关系机制化,要改变就不那么容易了。另则,马英九将面临下次大选,北京当然希望他能再次当选,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如果“框架协议”能够给台湾大多数民众带来实惠,从而帮助国民党继续执政,那北京何乐而不为呢?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0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