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大范围会谈等活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握手迎接与会各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代表,随后进行集体合影。 一个由中国主持召开的、包括亚洲主要“呼风唤雨”之国(如伊朗、俄罗斯、印度和阿富汗)的国际性峰会,会成为东方的北约吗?“绝无可能,”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说。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刊文称,程国平是在上和峰会的一个媒体活动上发表了上述言论。多位国家元首和高级官员,代表着超过世界一半的人口,以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领导人的身份,参加了这个由中俄两国于2001年创立、致力推动经济发展和反恐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上合峰会的召开正值中国不断高调的姿态引得世人猜测中美两国之间会否出现权斗之时。最近,美防长帕内塔在其亚洲之旅中强调了美国愿与亚洲加强军事联盟及伙伴关系的意图。 该文章表示,上合峰会接收阿富汗为观察员国可被看做是 减弱美国影响力的一个标志,这一动作不仅让中国以及上合组织与阿富汗建立起联系,而且还能赶在2014年北约撤军之前,就在这个被战争摧残得贫穷不堪的国家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中国企业已经涉足阿富汗开发矿产和能源资源。 程国平表示,接收阿富汗为观察院国并邀请阿富汗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将有助于加强“上合各成员国与阿富汗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民间方面的合作”。 “不是军事联盟”,但是…… 程国平坚决否定了上合未来会成为“东方北约”及任何军事联盟的可能性。“最主要的目的是政治、经济和安全议题,上合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军事组织,”他说。“但我个人认为,随着国际大环境变得愈加复杂,上合应该为了中亚的和平和稳定,加强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联系,”他补充道。 文章称,文章称,中国高级外交官向外国媒体表述自己的个人观点十分少见,他的看法可能是中国在安全问题上的一次新探索。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并不包括中国,它是由俄罗斯及数个前苏联国家在1992年成立的防御联盟。最近几年俄罗斯一直在尝试重振该组织的雄风,并用更强大的军力对抗东扩的北约。通过上合组织更密切地联系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中国能够受益于和俄罗斯建立更强的军事关联,同时又避免正式结盟。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程国平说,“但我将努力推动它。” “中亚的和平与稳定关乎中国的核心利益,我们不会允许西亚北非的动乱蔓延至中亚,”他提及阿拉伯之春时说道。 “美国不应该担心” “我不认为美国应该担心中国的中亚战略”,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教授说。“上合不可能成为北约那样的正式军事联盟,但是上合各成员国之间可就安全问题扩大合作”。 尽管如此,时殷弘承认中国最近的诸多动作中,确实包含着一些对抗平衡战略的元素。 “中国无力对抗美国在东亚的战略优势,但中国有能力加强与中亚的联系,”他说,“中国在东亚面临的困难,在于希望与中亚保持良好外交关系的动机。否则事情将会对中国非常不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