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近日,中国、美国科考队正在南极联手开展救援,设法将澳大利亚科考队一名突然患病的科考队员送回澳救治。澳南极项目的一位负责人金·埃利斯表示,非常感谢各方开展国际救援帮助澳科考队员撤离,并称这次行动证明了在南极洲存在的强大国际合作。各国团结在一起,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相互支持。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表示,我注意到有关报道。据了解,中方有关部门正同相关方面积极协调对澳大利亚患病人员的救助方案。中方愿为此提供积极协助。我们祝愿澳方患病人员早日康复。
微信公众号“雪龙探极”
另据微信公众号“雪龙探极”12月24日消息,来自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消息,澳大利亚南极戴维斯站一名队员因健康原因,急需撤离回到国内治疗,中国南极考察队“雪鹰301”直升机完成国际协作救援第一站。
2020年12月17日,澳大利亚戴维斯站一名队员由于健康原因需要紧急撤离,澳大利亚南极局向正在南极执行任务的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请求帮助。考察队紧急制定了包括指挥、通信、导航、飞行、保障、防疫、应急等内容的专门援助方案,利用“雪龙2”号船载直升机“雪鹰301”成功协助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完成该名队员撤离。截至目前,该名队员已于24日08:15左右(北京时间)乘上澳大利亚空客A319,正在返回澳大利亚霍巴特的途中。
制作:武汉大学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说明:绿线为“雪龙2”号航迹,蓝线为美国BT-76飞行航迹,黄线为澳大利亚A319飞机航迹。
2020年12月20日, “雪鹰301”由中国南极中山站飞行110公里至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将澳大利亚5名航空地勤人员及558公斤物资从戴维斯站区运送至37公里外的戴维斯站冰盖机场。
微信公众号“雪龙探极”
12月24日凌晨,“雪鹰301”再次从南极中山站出动,克服了30节风速的不利气象条件,将澳大利亚戴维斯站两名队员送至戴维斯站冰盖机场,转送至美国派出的固定翼飞机(BT-67);BT-67飞机起飞后,“雪鹰301”将20日送至戴维斯站冰盖机场的5名澳大利亚航空地勤人员及物资运送回戴维斯站。
援救期间,各方采取了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避免人员直接接触,沟通距离保持在1.5米以上。
南极考察科学意义十分重要,但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唯有各国的南极考察活动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方能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和命运与共的国际合作精神。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南极考察起步期,曾得到澳大利亚的大力支持。
2009/2010年南极度夏期间,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南极中山站一名队员工程作业时受伤,澳大利亚派出飞机协助紧急撤离。
2010/2011年南极度夏期间,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内陆考察队一名队员突发高原反应,澳大利亚派出飞机协助紧急撤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