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部分民居被毁,胡同里满目疮痍。居民艰难地踏过残砖瓦砾回家。(美联社)
积水的街道上,一群人推着一辆泡水汽车前进。(互联网)
数以万计的车辆泡水而抛锚(互联网)
积水的街道(互联网)
积水的街道(互联网) 沈泽玮 北京特派员 simtw@sph.com.sg 北京前天降下61年来最凶猛的大暴雨,截至昨晚死亡人数已上升至37人。暴雨造成陆空交通大瘫痪,舆论怨声载道并批评北京排水设施薄弱,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微评论指,“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没有一流的城市”;另有舆论认为,“这确实是天灾,但绝不能就此放过人责”。 《人民日报》昨天傍晚在微博上引述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潘安君说,相关部门正在逐一核查伤亡人员,“数据将会很沉痛”。 大暴雨肆虐约16个小时后,昨天早上8时左右终于作罢,让京城从水世界还原大晴天面貌,路面交通大致恢复正常,但仍有部分路段积水未退。 这场半世纪以来罕见的大雨在前天上午10点左右降下,从中雨到大雨到大暴雨,预警层级也从蓝色升级到黄色再到橙色,这是北京气象部门自2005年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发布的第一个暴雨橙色预警。最大降雨量达460毫米,导致部分山区山洪泥石流暴发,城区平均降水量212毫米,为1963年以来最强。据中新社报道,大雨为北京市密云水库增加2090万立方米蓄水,相当于一夜之间多出十个昆明湖的水量。 暴雨引发3起地质灾害,首都机场545架航班取消,8万人被困机场,5万多名民众转移,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房山区转移2万多人,城区95处道路积水断路,43处桥下积水,受灾面积1.6万平方公里,190万人受灾。据初步统计,暴雨导致经济损失近百亿人民币(约20亿新元)。 截至昨天中午,北京市共出动抢险巡查人员近6万人,其中城区各应急排水队伍共出动抢险人员1万2000多人。本月初刚上任的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说,按照预案,投入抢险的干部“不下10万之众”。 “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没有一流的城市” 郭金龙昨天凌晨主持召开抢险调度视频会;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王安顺和市委副书记吉林则在重灾区房山区参加视频会议。郭金龙坦承:“这场暴雨告诉我们,城市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并表示今后要不断升级应急预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场大雨暴露首善之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的不足,《人民日报》发表“微评论”指:“一场大雨,检验出城市的脆弱一面,北京如此,其他城市的情况可想而知。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没有一流的城市。基础设施薄弱是城市建设的通病,这场暴雨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在注重城市华丽外表的同时,更要关注一个城市的内在品质。”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在其微博上强调,不能放过人为责任。 他写道:“我们可以看见预案做得不细,如机场高速就不要在被淹中收费了;可以看见预案执行不到位,提出一桥一方案,竟然桥下淹死人,完全可以早封路。这都体现城市管理水平需要提高,不能一句天灾就带过。” 也有不少网民指出,北京去年6月23日才被暴雨袭击,怎么今年又发生惨剧,当局没有吸取教训? 危难给北京官民带来考验,也让外界看到平凡市民热心助人的一面。 据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 这些好人好事包括:环卫工人站在揭开了井盖的井口处,以提醒过往的行人和车辆;普通市民在网上公布手机号和房号,为被雨围困的人提供暂时居所;志愿者自驾车辆,接送滞留机场的陌生旅客等等。 北京大雨是由贯穿中国西南到东北走向的雨带所造成的,邻近的天津和河北近日也无法幸免,遭强降雨袭击并引发严重洪涝灾害。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财政部和水利部昨天紧急拨付特大防汛补助费1.2亿元人民币(约2400万新元),支持京津冀做好防汛抢险及水毁水利设施修复。 据北京市气象部门预测,本周三至周四北京还将出现一次明显降雨,预计将达到中雨级别。 《人民日报》昨天傍晚在微博上引述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潘安君说,相关部门正在逐一核查伤亡人员,“数据将会很沉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