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财经金融 >> 新闻评论 >> 正文

中国政协委员:建议为三孩家庭颁发“光荣证”

2023/3/6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万发
文章简介: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后,中国各地陆续出台多种支持生育措施。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祝连庆注意到,当前各种举措主要聚焦于延长产假、发放育儿补贴等看得见的方面,忽略了年轻人生育观念已经改变这一看不见的原因。祝连庆向界面新闻表示,2023年全国两会,他已经提交了《关于设立“生育文化节”、加强生育观念引导的提案》,呼吁在构建

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后,中国各地陆续出台多种支持生育措施。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祝连庆注意到,当前各种举措主要聚焦于延长产假、发放育儿补贴等看得见的方面,忽略了年轻人生育观念已经改变这一看不见的原因。


祝连庆向界面新闻表示,2023年全国两会,他已经提交了《关于设立“生育文化节”、加强生育观念引导的提案》,呼吁在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时,补上“新生育观念引导”这一短板。


202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总人口比2021年减少了85万人。这是中国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是人口形势发生变化的标志性事件,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根据“七普”数据,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进入低生育陷阱。


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很多,“不敢生、不愿多生”已成普遍观念,但当前出台的各种支持生育政策中,却没有新生育观念引导的举措,这一短板的缺失,可能导致支持生育政策效果欠佳。


此前在2023年2月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上,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在提及中国女性终身无孩率接近10%时指出,“在中国生育保障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婚育观念的引导,生育水平的提升将异常艰难。”


也有一些人口学专家注意到生育观念对生育行为影响的重要性。知名人口学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生育成本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当前的舆论环境普遍制造生育焦虑。现在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特别是短视频里,一说到生育基本上都是讨论生育之苦、养育之难。过去那种天伦之乐、儿女绕膝的情景再也没有了,现在宣传不是天伦之乐,而是“天伦之苦”。此外,一些不利于生育的价值观的扩散,又加剧了年轻人对生育的焦虑。


原新认为,要塑造新的生育文化,公众舆论环境和家庭教育都需要发生深刻变化,需要潜移默化,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响才能改变。这方面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家庭,都有许多工作要做。


祝连庆表示,缺乏生育观念引导这一短板,将制约其他支持生育措施发挥积极效果。相反,如果生育观念的引导产生作用,生育观念有所转变,将会成为提高生育率的有效“增长点”,为应对人口负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追溯历史,祝连庆注意到,中国在推行计划生育的过程中,一直重视生育观念的塑造,也积累了一定经验。比如,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为了配合当时的生育政策在全国城乡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 ”活动。虽然当时宣传的内容现在看来已经过时,但积累的工作方法、经验对今天加强生育观念引导仍具有借鉴意义。


祝连庆注意到,在独生子女时代,关于政策的宣传遍布公共空间,但三孩政策出台后,不管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大众媒体上,都很少见到对新生育观念的宣传引导,友好生育环境的舆论氛围尚未形成。相反,据健康时报报道,目前一些省份多个地方还存留着限制生育的标语。


结合过往经验和当前社会环境,在加强新时期生育观念引导工作方面, 祝连庆建议制定生育宣传活动顶层设计。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卫建委等相关部委牵头,在全国范围定期开展“新时代、新生育”宣传活动。在全国范围设立“生育文化节”,弘扬传统的“多子多福”“儿女绕膝”等正向生育观。具体开展形式支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创新。


此外,应发挥多子女家庭榜样作用。参照过去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形式,在全国范围为三孩家庭颁发“三孩家庭光荣证”,并遴选“三孩榜样家庭”,组织力量广泛介绍他们的生育故事,传播多子女家庭的生育经验,减轻人们的生育焦虑。


他提到,机构媒体也应该发挥独特的优势。人口负增长影响深远,具有官方背景、掌握话语权的机构媒体应该体现担当,开辟专门的版面、专题、栏目,及时传递人口资讯、解读国家政策、引导生育观念向多生转变。根据媒体的属性,制作适宜传播的公益短片、海报等,营造支持生育的社会氛围。


在媒体多样化的时代,祝连庆还建议扶持一批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有效利用短视频、视频直播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生育新观念;鼓励媒体平台制定相应激励机制,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潜移默化塑造生育新观念。



相关文章:
为何只补助二孩、三孩家庭?杭州卫健委此前解答:一孩生育率平稳
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 70后80后将成为老龄化主力军!
国家卫健委:育龄妇女生育意愿走低 十四五期间总人口将负增长
湖南出台三孩生育政策:产假期满,可请假至婴儿1周岁
“中国经济学家建议央行多印¥2万亿”冲上热搜
广东修改计生条例:再婚夫妻可生三孩
北京生育假由30天延长到60天
上海修订计生条例:生育假延长到60天 增设育儿假
上海:生育假延长到60天,增设育儿假
江苏:拟对生育多孩的女性劳动者,给予就业帮扶和政策支持
甘肃临泽:生三孩每年发¥1万补贴 买房补¥4万
北京明确:5月31日后按规定生育三孩,享生育奖励假30天
国家卫健委回应三胎 实现适度的生育水平
中国官方回应“生不起”:提出覆盖全生命周期支持举措
5月31日后均可生三孩
人民日报评“三孩政策” 完善配套措施
中国多地部署全面了解育龄妇女及生育意愿
三胎贷、墓地贷…中国花式消费贷为何层出不穷?
三孩政策带来改变 三孩政策会带来哪些改变?
卫健委回应三孩生育政策 为什么出生人口仍有下降?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 生育 三孩 观念 中国政协 家庭 祝连庆 引导 媒体 政策 中国 的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全站精选
    [新闻]  中国政协委员:建议为三孩家庭颁发“光
     发改委:消费能成为今年经济增长主拉动
    [银行]  多家银行设交易限额:防范网络诈骗
     网传中国有银行每天交易限额¥5000 业内
    [股票]  中小盘加入沪股通 调入沪深股通股票市值
     浪潮信息回应美国出口禁令相关消息:正
    [基金]  证监会、央行:重要货币市场基金持有一
     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重
    [保险]  调整医保药品目录 阿兹夫定片被纳入
     深圳:1月8日起至3月31日新冠感染住院费
    [期货]  2月21日期货收盘:国内商品期货收盘普遍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涨幅扩大至3%
    [股评]  3月6日A股午评:创业板早盘尾盘转涨 赛
     3月3日A股收评:沪指收涨0.54% 芯片股午
    [港股]  3月3日港股收评:恒指收涨0.68% 中字头
     3月1日港股收评:恒生科技指数飙涨6.6%
    [美股]  iPhone能在PC端接打电话了 Win11支持连
     iPhone充电慢?这招可以帮你解决
    [外汇]  “暴力反弹”超700点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持续走低 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6
    [债券]  中国连续第三个月减持美债 持仓再创201
     10月中日再次齐抛美债 中国所持美国国债
    [黄金]  金荣老师:ATFX交易看对是最好的风控!
     全球央行去年购买黄金需求创55年新高 新
    [理财]  研究:低碳水高脂肪饮食与胆固醇水平及
     2035年全球过半人口将出现这一健康问题
    [信托]  外贸信托观点:谨防清退不“清”新骗局
     赵薇夫妇又怎么了?遭民生信托起诉 还牵
    [房产]  央行副行长:多数城市首付比例已达底线
     温州瑞安市三孩家庭购房最高补助购房款
    [汽车]  李书福:中国连续八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中国电动车电池镍锂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27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声明:我们不做任何形式的代客理财及投资指导,凡是以第一金融网名义做股票推荐的行为均属违法!

    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均与第一金融网无关!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合作邮箱:fengyueyoubian@sina.com 合作电话:18678839953  网站QQ:81510603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