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陕西米脂县举行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考生发现,该次考试的试题竟然全部出自一本名为《公共基础知识》的备考书籍。该参考书是陕西省直及地市、县事业单位考试专用教材。此次考试被质疑“有重大泄题和作弊的嫌疑”,对此,招考部门称将核实。(6月20日《中国青年报》) 很多事业单位招考,在其招生简章上都有注明“考试不指定用书”,虽然也常会出现一些考题与某本参考书上的试题相同或者相近,但是都不会使考生“足以为怪、足以为神奇”。而这次的陕西米脂县举行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的题目,都“高度统一”的出现在一本参考书上,这就像一个“神话”,引人围观和热议。 出现这样的事情,不仅是一些工作人员工作态度的问题,更反映了整个招考过程中,包括招考简章,考试出题等环节存在制度约束的缺失。也正是没有详细具体的制度来规范事业单位招考的各个环节,才使得各环节的操作出现随意性、敷衍性,甚至“量身定做”招生简章规则。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神奇参考书”这样的畸形怪胎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报道,此次招考出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所有试题出自一本参考书;二是试卷多出差错,就连最基本的答题卡所留空格也与准考证号码位数不符。从这里来看,这样的招考就不像是真正的选拔人才,更像是在应付差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更是反映了一些人对招考缺乏严肃性的认识,工作作风存在严重问题,把“高度严谨、公平的选拔人才”当成了“敷衍了事、完成任务式的选拔人才”。 从招考部门回应的公告中可知,一是考生网上报名及准考证的编号制作等委托榆林市考试中心承担,试卷命题工作委托另一有资质的考试机构承担;二是按照考试程序安排和保密规定,试题由监考在考场内现场启封,考试结束后由监考现场密封,考务组无法在开考前发现和纠正,因此才出了问题。像这些推诿的理由,与之前那些在“问题招聘”中所回应的“符合程序”,不违反规定等各种强词夺理的理由又有何区别? 正因为没有任何的详细具体的制度约束,考试出题这一环节才会出现照搬照抄的随意性,出事就推诿的不作为性,使广大考生看不见公平、公正原则,更是给政府部门的权威性抹黑。 没有按“严格选拨人才”的理念去选拨人才,招聘就是个空架子;工作出问题了,就采取“推诿回应”,就是不敢正视问题,不作为的表现。从而也增加了事情的曲折性,把问题复杂化,让舆情更加激烈化。所以,很有必要让详细具体的制度来“治疗”像“神奇参考书”这样的畸形怪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