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汽车 >> 我爱我车 >> 汽车缺陷 >> 正文

高田气囊缺陷致最大规模汽车召回 中国涉115万辆

2015/6/14 14:29:43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文章简介:媒体报道,本田汽车再花466亿日元扩大“高田气囊车”的召回,目前在召回的高田气囊车中,本田最多接近一半。2008年起高田缺陷气囊问题被陆续曝光,众多知名车企躺枪,目前全球有超过4000万辆车因高田气囊隐患召回,其中,今年以来中国有超过115万车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媒体报道,本田汽车再花466亿日元扩大“高田气囊车”的召回,目前在召回的高田气囊车中,本田最多接近一半。2008年起高田缺陷气囊问题被陆续曝光,众多知名车企躺枪,目前全球有超过4000万辆车因高田气囊隐患召回,其中,今年以来中国有超过115万车要因此被召回。

  媒体报道,本田汽车称将另外花费448亿日元(约合3.63亿美元)用于扩大召回,此前该公司表示会进一步召回装备高田公司生产的存在爆炸安全隐患气囊的汽车。本田发言人说,根据会计规则,这笔成本将被纳入截止到2015年3月的上一财年的利润报告中。虽然成本有所增加,但是本田表示将维持当前财年利润和股息的前景展望。在4月份的时候,该公司曾预期本财年净利润为5250亿日元。

  上个月,高田和美国安全监管机构同意进一步召回数以百万计的装备高田缺陷气囊的汽车。据了解,这些气囊有可能发生破裂并射出金属片,这个安全隐患与6人的死亡相关,这6人全部是在美国本土。有案例显示,死亡者是直接被弹出的金属片割破动脉而死。自2008年底起,作为高田公司最大的客户,本田已经因为气囊隐患进行了大规模召回,在全球召回了至少约2000万辆汽车,来更换车上装配的高田安全气囊。在最新一轮的召回中,多家汽车制造商暂时承担了大量的成本。不过在未来,预计这些汽车制造商将和高田商讨如何分摊相关的成本。据媒体统计,在高田气囊门召回事件中比例最高的车企为日系,约为78%,其次为美系车企占比约17%,占比最少的是德汽车企约5%。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因为这个隐患在全球召回突破522万辆汽车;福特汽车召回超过150万辆,通用汽车召回目前已突破40万辆。德汽车宝马“躺枪”最严重,召回数量达到203万。

  目前因高田气囊召回的车企包括了本田、丰田、日产、马自达、宝马、福特、通用、菲亚特-克莱斯等众多知名国际车企,为什么这么多企业使用高田气囊?有无替代产品可以使用?

  媒体报道,自2008年起,高田的气囊问题开始逐步被披露。但即使各个使用其气囊的车企召回数量不断扩大,高田对此仍置若罔闻,称是“汽车生产商自己的举动”。今年2月,不配合美国监管部门相关调查工作的高田,被处以每日1.4万美元数额的罚款。受高田问题气囊的影响,继本田、丰田以及日产之后,马自达、三菱以及富士重工都相继宣布了召回。不仅如此,这一危机也逐渐蔓延到中国市场。去年12月,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宣布将召回569769辆汽车。今年,广本再决定再召回部分飞度和思迪轿车,共计413452辆汽车。另外,东风本田也因同样的气囊隐患召回部分CR-V,共计67141辆。本周,广本又追加召回了10万辆,而天津一汽丰田、东风汽车、日产中国以及郑州日产同样不能幸免,前不久宣布召回总计57万多辆汽车,车企为什么都喜欢用高田气囊呢?高田气囊是有什么过人之处么?对此,汽车业资深评论员李洋表示,高田的气囊并没有什么特别过人之处。

  李洋:虽然他是一个车一个模样,但实际上它的通用性还是蛮高的,仅仅是它的外皮塑胶的那部分,是根据车辆的方向盘的形状来定制的。也就是说库存在这东西只有他们家能做,别的做不了。这个事吧,不是因为他质量有多好,而是说他有其他一些独道的竞争优势,比如供货周期、帐期还有价格等等,还有包括他给出了一个比较高的索赔比例。其实好多企业呢,尤其做到这个份上的,他真的不见得是卖得最多的是最好的,他只是出货量老大。综合的质量肯定还是说得过去了,但是绝对不是最好的。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5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