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信托 >> 信托研究 >> 正文

PE/VC的退出挑战:从企业IPO上市那天开始

2020/12/19 8:14:14  文章来源:36氪  作者:佚名
文章简介:需要指出的是,账面回报并不具备实际意义,具体的投资收益还要根据退出时二级市场的价格来判断。中科创星合伙人李浩告诉融中财经,“今年上半年退出的项目占近年来退出总额的1/3左右,多数项目通过股权转让方式实现退出。

  对于创投机构,退出至关重要。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张叶,36氪经授权发布。

  导读

  注册制推出对创投机构无疑是重大利好,但现在谈回报还为时过早,IPO项目的投资收益,至少要等到解禁期过后的集中释放。

  对于创投机构,退出至关重要。因为有了大量退出案例,拿到收益,LP受到鼓舞,才会有更多资金重新投入。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退出,创投行业都没有办法良性循环。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上半年,中介机构无法开展现场工作,企业申报IPO数量不如预期,导致市场募投退数量均有所下滑。但是随着4月之后全国各地逐步解封,加之下半年创业板注册制,机构和被投企业几乎是火力全开,A股新增IPO申报数量呈井喷增长之势。

  据融中财经(ID:thecapital)统计,截至12月11日,2020年A股上市企业361家,其中科创板上市133家,创业板98家。从退出收益来看,中企境内上市账面回报水平(发行时)约为7.6倍。

  2020,大量IPO的市场环境下,似乎对VC/PE来说真是一个退出大年。

  不过,依据政策规定,科创板战略配售机构锁定期为12个月,券商子公司跟投的锁定期24个月,锁定期内股票不得上市交易,而战略配售股是指向某些特定的对象,即大股东、机构投资者等发行的股票。如此一来,今年上市的项目,PE/VC要拿到真金白银的退出收益,至少要等到明年甚至后年。

  那么,在经济下行、募资困难的资本环境下,投资机构们又该对退出有哪些新的策略和回报要求?

  上市等于赔本赚吆喝?

  “虽然科创板推出给了项目更多退出渠道,但不等于机构就一定能赚到钱。”某人民币基金管理合伙人刘克对融中财经表示到。

  “以前,一二级市场间存在较大套利机会,被投项目上市敲钟,机构陪跑多年最终收获百倍回报,这让大家相信IPO退出是件名利双收的事情。但是现在,一二级市场间价差不断缩小,甚至出现估值倒挂,超级独角兽项目又越来越少,对早期投资方来说,多轮的股权稀释最终很难拿到高额回报。靠后轮次进入的机构,项目上市甚至是亏钱的。”

  事实上,从近几年VC/PE退出回报来看,虽然不少投资机构的项目IPO数量创造了历史记录,但其实账面回报却处于较低水平。以2017年为例,VC/PE支持企业境内上市的账面回报2.45倍,远低于2011年的16.59倍。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账面回报并不具备实际意义,具体的投资收益还要根据退出时二级市场的价格来判断。刘克表示,“现在大家喊IPO喊得很欢,但更多的是口头上的退出,真正的退出还得等到锁定期之后。也就是说,IPO项目的投资收益,至少需要等到一年后才能集中释放。”

  一般而言,A股IPO或出售给上市公司是投资人最重要的退出方式之一。但新股上市都会有一定锁定期,投资人并不可以立即出售对上市公司的股份,而需要受限于锁定期要求。

  如果VC/Pe投资人不属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其股票锁定期通常为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2个月。但在特定情况下,投资人所持股份可能需要按监管机构的要求锁定更长时间。如果投资机构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则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锁定36个月。而科创板上,政策规定战略配售机构锁定期为12个月,券商子公司跟投的锁定期24个月。

  事实上,即使锁定期过后,还有一些额外规定限制减持速度。所以,简而言之,投资人想要在A股套现也并不那么容易。

  梧桐树资本管理合伙人刘乾坤告诉融中财经,如今,注册制的推出对创投机构无疑是重大利好,但现在谈回报还为时过早,还要看解禁期过后企业的表现。刘乾坤称,“IPO退出要解禁期,即使到了解禁期也要考虑公司上市后的股价变化。二级市场具有很强波动性,这就增加了退出回报的不确定性。”

  “其实每支基金运营都是有期限的,所以退出策略要和市场、基金周期匹配。退出时,我们都会均衡考虑投资回报和基金期限。”中经合董事总经理彭适辰对融中财经说到。

  “反倒是越好的公司越容易退,越不好的公司越难退出”

  一家好的GP,最重要的是要提前确定退出策略,这对时间管理和价值管理非常重要。

  对于PE来讲,相对单个项目的超高回报,整只基金尽快退出清算才更具吸引力。而对早期机构,大多数退出其实并不是企业上市,而是后续融资轮次和并购占据主流。

  中经合董事总经理彭适辰表示,“我们其实也倾向于IPO退出,毕竟IPO退出的回报通常最丰厚。此外,并购也是最长见的退出手段。比如我们投资的某项目就通过并购为我们带来了十几倍回报。”

  据记者了解,中经合前几年上市今年做完退出的项目,在采取比较优化的退出策略下,收益率反而超预期。“二级市场虽然具备很强的波动性,但好的公司也是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成长性。对于IPO项目的退出,也需要根据市场波动情况适当调整策略方法,以获得更为稳健的投资收益。”彭适辰说到。

  以中经合今年退出的某医疗领域项目为例,由于中经合是其第一大外部股东,上市时还持有公司超过百分之十几的股份。结合协议转让,大宗交易,公开市场交易,优化了整体收益。通过这样稳健均衡的退出策略,实际整体收益是解禁时假设直接退出的几倍。

  “梧桐树资本对于一些收益超预期的公司,我们偏向于长期持有、晚退出的策略。”刘乾坤表示,越是超出投资预期的优质公司,越是应该长期持有。不过,通常而言,反倒是好的公司容易退;越不好的公司,越难以退出,而这类企业就更加需要投资机构付出更多精力做投后管理,以便可以退出。”

  退出,是股权基金运营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也是真正检验基金实力的关键一步。尤其在资本寒冬影响下,退出所带来的资金回流尤为重要。过去,IPO、并购、转让和回购基金一直是机构退出的主要路径,其中IPO备受推崇,并购、转让退而求其次。

  刘克称,“退出有很多方式。但数据显示,投资人更喜欢IPO退出,因为它回报高。但过去IPO的成功率比较低,可能只有10%的企业能走这条路,而通过并购和IPO退出,意味着对退出完全没有控制权。”

  “不过,考虑到被投企业架构调整(如美元架构改人民币)、基金到期退出压力等,股份回购也是一种退出方式。”彭适辰补充道。

  国内某大型美元基金管理合伙人告诉记者,在考虑退出时会遵循几个要求:第一是要逐步退出,而不是一次性突然退出;第二,每次退出都要有一定溢价,这是前提;第三,通过转让并购等退出时,要判断企业下一轮投资需要什么样的产业资源,主动寻找一些产业基金或者战略投资人,用相对有竞争力的估值将份额转让。

  IPO仍是首选,但长远来看

  并购或还会成为主流

  目前,大多数机构仍以IPO方式退出为首选。

  “被投项目实现IPO,不仅可以使机构获得高额收益,还能够大大提高创投机构在业内的名声,更有利于基金募集。”刘乾坤告诉融中财经。

  不过,除了IPO,大量创投机构今年也在通过股权转让和并购方式实现退出。

  中科创星合伙人李浩告诉融中财经,“今年上半年退出的项目占近年来退出总额的1/3左右,多数项目通过股权转让方式实现退出。”

  中科创星一直专注于硬科技投资,而科创板以来,投资硬科技的机构越来越多。由此,像中科创星这样的硬核机构选出来的科技项目,必然会受到市场欢迎。

  李浩向记者强调,“由于基金存续期的限制,一只基金其实很难支持一个项目从天使轮到IPO上市的完整发展阶段,尤其科技类项目,这中间必然会经历股权转让。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会存在天使基金、成长期基金等不同阶段的基金。大家的专业化分工不同,这也正是中国股权投资市场逐渐成熟,从初级阶段走向专业化分工阶段的必然过程。”

  事实上,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红利,也刺激PE机构向前端延伸的意愿越来越强烈,除了直接投资A轮、B轮之外,更愿意接手二手份额基金。

  达晨肖冰此前公开表示,未来,IPO市场会逐渐趋于理性和成熟——标志就是破发。“新股破发情况将大面积出现,发行失败也将出现。这两个事件会让IPO市场逐渐的理性,让投资人不再盲目追捧新股。资本市场进一步成熟后,IPO的企业将减少,并购重组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可能到那一天,并购重组会成为国内机构主要的退出渠道。”

  其实A股市场从去年的科创板到今年的创业板注册制,未来IPO退出之路会变得越来越宽,但同时市值两级分化也越来越清晰。

  肖冰指出,在两个市场注册制下,预计2021年,IPO常态化后中国IPO速度将超过纳斯达克,创下新的历史纪录。这对投资机构无疑是巨大利好,因为对机构来说IPO仍是最好的退出路径。但IPO常态化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上市公司数量激增,机构退出收益普遍增多,机构也会出现分化。

  居安也要思危

  从目前形势来看,在IPO还是主要退出渠道的前提下,机构还是在为注册制积极准备,主要是为了在已投项目中“去库存”。因为很多要上市的企业,大多是VC/PE过去几年在一级市场泡沫时代所投,那么面对越来越理性的二级市场投资,这些项目究竟会不会变成“美丽的泡沫”?

  刘乾坤告诉融中财经,注册制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无疑是巨大利好,但大量IPO之后,机构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

  第一,对GP投后管理的重要考验。“现在,很多企业基本上达到一定基本标准之后就可以IPO。但不是每一个创业者都是‘老炮儿’——既是资本家也是企业家。企业上市后,在产品服务、财务管理、同业竞争以及某些关联交易等合规性问题上,很多企业家的处理经验都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有没有能力帮助企业做规范化管理,从创业家到企业家再到资本家三级转换,配合企业的合规管理便会成为是第一大挑战。”

  第二,专业化和资源化考验。“下一阶段,尤其细分领域,机构要做到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度思考、对产业真实有效需求的理解,以及对企业基本面的把握,这些都会变得很关键。”

  第三,机构对“价值”的判断。“以前,大部分投资机构赌的是一二级市场的估值红利。但现在一级市场要价也很高。”

  无论如何,2020已经接近尾声,该上市的已经上了,要上市的也正在抓紧,但总归还是那句话“上市不是终点,而且新的起点”,对于机构们退出的真正挑战,也才刚刚开始。

  各家机构的项目IPO喊得都很欢,但更多是口头上的退出,真正的投资收益至少要等到一年后。而面对二级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人想要套现真没那么容易。


相关文章:
大连星海湾债务危机一触即发 国开行、厦门信托等机构受拖累

分享到: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 退出策略 退出渠道 股权基金 退出方式 退出路径 的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全站精选
    [新闻]  中国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来了
     12岁,中国低龄未成年人刑责范围再调整
    [银行]  2021年中国银行最新大额存款利率 中国银
     2021年建设银行最新大额存款利率 建设银
    [股票]  2021股市休市最新通知 元旦股市休市吗?
     A股上市公司募资创10年新高 2021年A股能
    [基金]  年内51只基金收益翻倍 2021年基金怎么买
     即将发行的基金一览表,即将发行的基金
    [保险]  2年不交社保补偿多少钱 一般有两种选择
     重疾险是买终身还是买一年 建议这样选择
    [期货]  今日92油价多少钱一升?今日92号汽油最新
     今日95油价多少钱一升?今日油价95号汽油
    [股评]  今日大盘走势最新消息 12月25日收盘走势
     今日上证指数最新消息 12月25日上证指数
    [港股]  阿里巴巴股票大跌 阿里巴巴市值最高跌去
     泡泡玛特承认二次销售 泡泡玛特股票能买
    [美股]  近期拼多多股价暴涨 在美股涨幅高达11%
     苹果称价格乌龙订单将被取消 苹果将暂时
    [外汇]  伊拉克货币大幅贬值 是何原因造成第纳尔
     2020年12月18日今日韩元对人民币汇率实
    [债券]  长海转债中签号公布 中签号码123,233 个
     金诚发债中签号出炉 新债中一签能够赚多
    [黄金]  12月26日黄金价格多少钱一克?各大品牌黄
     中国黄金价格多少一克?今日中国黄金金价
    [理财]  袁立的身价是多少亿?袁立的身价高是因
     中国去年逾千万人移民 最多人去美国
    [信托]  信托理财产品在哪里买 这三种渠道了解一
     信托公司是金融机构吗 两者之间性质有什
    [房产]  蛋壳公寓最新消息 蛋壳公寓下架所有房源
     今年中国超20城“抢人才”:落户无门槛
    [汽车]  汽车年检再出新规 免检政策适用范围扩大
     保险公司车险排名,车辆保险公司十大排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27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声明:我们不做任何形式的代客理财及投资指导,凡是以第一金融网名义做股票推荐的行为均属违法!

    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均与第一金融网无关!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合作邮箱:fengyueyoubian@sina.com 合作电话:1867883995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