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降息债券备受追捧 牛市一路高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08/11/7 10:16:30  


  根据Wind资讯和第一创业证券数据统计,10月份国内理财产品市场上,39家银行(包括35中资银行和4家外资银行)共发行523款理财产品,产品数量较上月相比略有减少。各家信托公司推出了44款信托产品,房地产类信托和私募证券投资类信托依然填补了其他金融机构的空白。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净值与A股市场联动关系明显,其中最为稳健的是债券型集合理财产品,股票型产品和混合型产品分化较大。

  10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中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占55.83%,近三个月这一比重一直超过半数,市场份额稳定。银行理财产品的绝大部分投资品种,如信贷资产、债券票据、挂钩类产品和全面配置产品等,都有大部分产品属于非保本产品。针对这种情况,对于易忽略风险的产品,如债券类、票据类、信贷资产类产品等,更需重点分析其保本条款的设计,避免出现因盲目信任产品投向而引致的本金损失。

  从发行产品的具体投向看,投资于票据、短债、银行信贷资产等风险较低、流动性较强的投资品种仍然是主流,特别是债券类理财产品稳中有升。银行10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债券、票据和信贷资产投向的累计达到了435款,债券票据类产品数量跃居第一,占比48.57%。证券投资类的产品本月共有两款,分别为农业银行的本利丰计划和中信银行的全面配置计划,前者用于新股申购、基金和固定收益投资,后者主要用于新股申购;而挂钩类产品24款,发行数量有极大的减少,挂钩的对象也主要局限在香港市场内;其他类投资品种为62款,包括外币投资的产品和人民币型的全面配置跨市场的理财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跨市场全面配置类产品数量上升,不少银行将资金用于信贷资产、国债、高信用等级企业债、证券投资等多个领域。

  债券备受追捧

  距上次降息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央行在本月两次使用降息的货币政策。短短两个月时间内连续三次降息,这或许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已从上半年的"从紧"转向了"灵活审慎",可以更好地维护货币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近一次降息完成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下降0.81%,接近2007年5月份的水平,这在多年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实践中是极少有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降息仍然采取了对称降息的做法,即同时调整存贷款利率,在年内的三次降息中,除首次降息仅下调了贷款基准利率外,近两次均为同时下调相同幅度的存贷款基准利率。这种做法有利于为维护银行业的盈利水平,也将对房地产企业形成一定的利好作用。

  降息一方面是对宏观经济的有力刺激,另外一方面也带来了银行理财市场格局的变动。自从股票市场年后进入下跌通道以来,信贷资产和债券票据两类产品就异军突起,特别是信贷资产类产品,以其稳健的特性、相对的高收益更是受到发行者和投资者的热烈欢迎。然而随着银监会限制商业银行对信贷资产类产品的担保,优质项目各发行主体之间竞争激烈,信贷资产类产品的风险逐步与收益匹配,再加上降息的分散效应,不少企业转向传统的银行贷款模式,因此,信贷资产类产品在理财市场上独占鳌头的状况不再,而是债券类理财产品受到热捧。

  此外,从整个金融市场层面看,降息将对债券类投资产品有积极影响,如债券型基金、债券型券商理财产品等。降息对债券型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利好效应是通过利好债券市场显现的。目前,附息国债的收益率在5%左右,零息债收益率4%左右,均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根据统计,10月内前三周三只券商债券型集合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如下:中金短债小幅上涨0.49%,华泰紫金1号微跌0.12% ,国元黄山1号下跌1.3%,上述收益水平远远高于大盘5%左右的缩水率。

  目前要注意的是债券类理财产品风险。从短期来看,由于市场需求旺盛、短债价格上涨较快,需要防范的是市场调整的风险;从中长期来看,在宏观经济背景和货币政策主基调为变的情况下,债券价格将继续上涨,因此,将债券类理财产品作为长期投资是较佳选择。长期投资债券需要注意的是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前者应通过选择高信用等级债券如国债、知名企业债等来规避,后者应通过赎回条款设计和多样化资产配置来规避。对于债券型基金,则需要对信用债持仓部分较高的债券基金引起关注。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

低风险高流动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