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融资猛增说明什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09/2/22 10:18:03  

今年元月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占了近1/5。这个现象产生原因有多方面,但主要本质原因是流动性相对充足甚至过剩。去年11月份央行实行相对宽松货币政策后,央行规定的存贷款基准利率陆续下调。同时,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通过减少央票正回购等方式向市场相对投放了大量资金,由此,同业拆借市场央票和债券的收益率降到1%以下,同业之间资金拆借利率也降到历史性低位,这就为票据融资猛增创造了利率方面的基础条件。

  比如,企业资金存款在银行,去年基准利率1.98%,该企业通过票据贴现向银行借款所付利率低于1.98%就有利差。目前,上海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汇票利率平均低于1.98%,这就使企业产生了票据融资的动力。对银行来说,只要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更低,或者存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更低,银行就愿意用贴现方式借款给企业。另外,票据融资相对于贷款手续简便,特别适用中小企业融资,其安全性与贷款并无差别,因为票据的真实性和商业背景金融机构会有专门的审查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票据融资是金融产品多元化的大方向,应该纳入规范的发展轨道。

  需要说清的是,这几个月票据猛增与贷款量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双方共同大幅增加。在1月份贷款总量中,即使扣除票据融资数量,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的贷款数量仍然是月度最高记录,这说明这几个月金融机构向社会投放的贷币信贷总量创新高。这些货币信贷量是否因为票据融资占比过高没有流向实体经济呢?这是极大的误解。如果从票据与商业贷款性质比较,票据融资的资金更具有商业和实体经济背景。至于票据融资的资金是否会流向股市?这当然会有一部分流入股市。但是,商业贷款的资金更容易流入股市。因为,票据融资都是短期资金,一般在三个月或六个月,即使流入股市,最多短炒一把。而商业贷款中,一般都是一年以上,一年以上的资金流入股市对市场影响会更大。

  今年1月和2月中国中资金融机构向社会发放的贷款规模很可能创历史之最,其效应链条是,货币供应量增加———企业和居民及政府购买力增加———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止跌上涨———企业订单增加库存下降———经济逐步复苏。目前,全国和上海企业商品交易价格监测显示,生产资料各主要商品价格(被监测规模品种达几百个)已经从去年11月份单边下跌转为涨跌互现,并且上涨的规模品种逐周增加。如果投资者仔细分析大部分企业今年前2个月订单和库存与去年4季度的变化,其对中国经济和股市的信心会上升。这是中国与美欧国家现状的重大区别,也是近期沪深股市行情的基础。

  ◆金融观察家顾铭德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