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割裂下评级乱象:同一发行人银行间A+交易所AA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1/6 9:19:54  

  同一家评级集团下属两家评级公司,在相近时段内对同一家发行人给出的评价内容高度一致,但给出的信用评级却差了两个等级。

  除“级别采购”以及评级虚高外,类似上述信用评级乱象在割裂的债券市场上亦不鲜见。

  同一发行人、不同评级

  景兴纸业(002067.SZ)的信用评级就是一例。

  近日,景兴纸业在交易所市场发行了7.5亿元公司债,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下称“联合评级”)授予其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评级报告出具时间为2012年4月6日。

  而在今年3月,景兴纸业第二次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3亿元,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联合资信”)维持其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评级报告出具时间为2012年1月20日。

  同样一家发行人,相近的时间,在交易所市绸得AA评级,在银行间市绸得A+评级。不仅如此,联合评级与联合资信均为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

  实际上,在仔细对比两份评级报告之后可以发现,联合评级与联合资信对于景兴纸业的评价内容高度一致,两份评级报告所提到的“优势”与“关注”并没有显著差异。然而,最终却给出了迥然不同的评级结果。

  “这两家机构隶属于同一个集团,评级理念、评级原则、评级方法、评级标准应该一致,怎么会出来两个不同的结果呢?”一位从业近十年的资深评级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10月26日,景兴纸业刚刚完成上述公司债发行;同日,景兴纸业发布了前三季度财务报表,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净利润3511.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71.74%;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较上年同期减78.57%。

  而实际上,早在10月23日景兴纸业公告公司债发行前的7月31日,该公司就公布了上半年业绩快报,8月11日公布半年报,两份报告均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90.94万元,同比下降62.54%,与2011年的良好业绩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如此,联合评级并没有在中报数据的基础上出具新的评级报告。

  债市割裂引发评级割裂

  联合信用成立于2000年1月,是我国主要的信用评级集团之一,下属的联合资信从事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业务,联合评级从事交易所债券市场评级业务。其中,联合资信还引入了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作为主要股东,持股比例为49%。

  “之所以成立两家不同的公司从事债券评级业务,其根源是市场割裂带来的监管割裂。”上述评级业人士说,目前,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分别由央行和证监会监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被迫选择分拆。中诚信集团亦通过中诚信国际和中诚信评估,分别经营银行间与交易所业务。

  即便在银行间市场,由于企业债与短融、中票等债务融资工具分别由国家发改委和交易商协会主管,相应的评级机构亦存在差别。举例来说,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多年前就获得了企业债评级资格,却一直无缘债务融资工具评级牌照。

  在多头监管的环境下,信用评级行业一直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则,导致了“级别采购”以及评级虚高现象突出。近年来,随着证监会大力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公司债发行量大增,银行间与交易所之间的评级差别越来越明显。

  记者从交易商协会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30日,在未到期的275只公司债中,共有55家发行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过债券。其中,45家发行人由两家及以上的评级机构做出评级,评级结果不一致的有20家,占比达到44.45%;同一发行人在交易所市场被评级别高于银行间市场的有19家。

  “有些发行人的公司债主体评级要比银行间高出两个级别,给投资者传达了差异较大的等级信号。”接近交易商协会的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不同评级公司为跨市场发行企业提供的主体评级存在区别时,在发行人拥有强势话语地位的情况下,会产生“高评级驱逐低评级”的负面传导作用。(第一财经日报)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