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企“大企业造楼小企业炒房”多数被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地产中国网   更新时间:2012/8/22 15:02:28  

  温州炒房者深度被套,开发商日子也不好过。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最近调查发现,2009~2011年间,在温州高价拿下住宅地块的开发商,按现在楼盘销售价格测算,如今多数只能勉强保本或大幅亏损。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地块资本构成中,大多为温州规模以上的大中型民营制造企业。之前,温州民企大规模进军房地产,出现“大企业造楼、小企业炒房”现象,这被视为温州“产业空心化”的主要佐证。

  与最高位相比,如今温州新房价格下跌30%~40%,地价下降30%左右,令涉足的温州民企备受压力。一位温州大型房地产企业高管认为,做了20年实业后,把资本全部放到房地产,如今深度被套、资产贬值,这就是温州企业的不想纯粹做实业的悲哀。

  规模进军房地产

  温州服装商会会长、浙江奥奔妮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晨爱日前对本报表示,温州民企进行房地产开发,已有很长一段时间。“2010年前后,他们开始规模进入,项目多数集中在温州。”

  郑晨爱说,目前温州有几十家规模服装企业,以搭股、参股、控股等方式涉足房地产项目开发。此外,大量企业主手里都有几套房子。“这不仅在服装业,其他行业也存在类似情况,有的参与比重比较高。”

  事实上,在产业集群化、资金密集行业中,温州民企多以抱团形式予以投资,且多数集中在房地产领域。

  2003年,温州当地8家锁具企业,成立全国最大锁业联合体强强集团。除主业外,该集团近年来在外省投资商务酒店、房地产以及锌业等,同时也在温州进行房地产开发等。

  2004年,温州中瑞财团、中驰财团出世。前者由十余家制造企业股东组成,号称能撬动100亿民资;后者由7家企业组成,号称近30亿元的可运作资金。在实际运作中,房地产均为其主营业务,其中中瑞财团先后开发曼哈顿、公园大地等项目。

  2010年11月底,以楼面地价3.7万元/平方米,竞得原温师院操场地块的置信房地产开发公司,背后大股东为数十家民营企业老板,全部股东由250余人,形成金字塔形资本结构,所涉行业包括服装、眼镜、打火机和箱包等传统加工制造业。

  此外,业内一直盛传,2010年由8家集团19家公司组建的温州瓯联集团,以“大股东”控股方式竞得主城区某地块。该集团股东多为瓯海知名龙头企业,分跨于十多个行业,涉及专业市场、房地产开发等领域。

  2010年前后,温州市区县先后出现的十余个“地王”,投资方多为制造、贸易等实体企业的“资金联合体”。据知情人士介绍,因楼面地价太高,这十余个“地王”,如今多数已在“缓慢建设”中,有的甚至还未开建。

  郑晨爱说,2008年下半年开始,银行贷款非常宽松,温州民企多元化投资加速,在贷款“监管缺位”下,这些资金纷纷进入土地市场、房地产开发、太阳能等领域。

  而在2009~2011年,把企业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银行贷款,同时通过亲友集资、民间借贷等办法筹集资金,转而投资房地产等行业的现象在温州较为普遍。

  2009年曾有机构统计,温州上规模企业中,约有70%的制造企业投资房地产。2010年温州市百强企业中,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有40多家制造业企业涉足房地产开发。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温州炒房团的17年:有人一年把110万投资翻成1000万
温州炒房团为何缺席本轮“狂欢” 前成员称"吓破胆"
重庆房价连跌3周 温州炒房客急抛售
部分炒房客转战海外 温州炒家嫌利薄不屑出手
“鱼翅变泡饭”:温州投资客沪上“割肉”抛房

最新文章:
· 统计局:3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收窄
· 广东潮州和汕尾两市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 郑州六部门联合发文:今年计划完成1万套二手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
· 北京携手津冀两地推介宅地 拟适时优化土地交易规则
· 北京取消离异3年内不得京内购房政策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