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炒房团为何缺席本轮“狂欢” 前成员称"吓破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更新时间:2016/10/11 9:35:12  

  三四线城市

  去库存节奏略加快,涨幅依然“温吞水”

  如果追溯到去年下半年这波行情的肇始,其源自中央对三四线城市楼市去库存的喊话。三四线城市力推购房补贴政策吸引买手,但在偏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资金自觉向更保值增值的一二线城市聚拢,一度令所谓去库存大战倍感尴尬。

  不过,在数月发酵和过热城市推出调控政策后,三四线楼市确实有一些复苏的迹象。根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2016年8月中国35城新建住宅总库存,已经连续13个月录得同比下滑,存销比更回到5年前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过往一二三线城市的库存表现通常显得分化,但8月三类城市的库存同环比均下降,环比降幅分别为4.3%、0.5%和0.2%,同比降幅分别为20.1%、4.1%和1.1%。

  从价格看,以70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数据为基础,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64个和57个,分别比上月增加了13个和6个。70城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增幅1.3%,三线城市虽然不如一线城市有3.4%的涨幅,但是也微涨了0.6%。

  据安徽媒体报道,安徽省内部分三四线城市楼市回暖。比如芜湖出现一栋楼开盘50分钟售罄,以及两天两夜排队买不到房的现象,新房价格在8月环比涨了3.68%,而六安、滁州等地房价也有所上涨。

  但据安信证券报告分析,目前论“猛烈涨幅”基本还是集中在有限的几个一二线城市,除此以外的广泛地区房价涨幅总体温和有限。记者注意到,70城中,2015年1月至今,房价累计涨幅超过6%的城市一共只有20个,除了惠州以外,其余都是一二线城市,而剩下50座城市的涨幅尚未形成气候。

  “楼疯”带给实体经济的伤害有多大

  若干年前,温州这片中国民间资本最活跃的土地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忙着主持“前店后厂”的老板们辛苦一年的利润远不如他们的“太太团”闭着眼睛买房来得多。后来,果然一场经济下滑的风暴席卷了这座城市昔日的商业丽景,留下的是“十店九关”的冷清局面。

  但事实上,这个故事真正的结局并不只是实体经济的衰退,繁荣一时的房地产业也没能在当地留下真正的遗产,整个温州楼市陷入了长达数年的深度调整。这恐怕是一个关于中国经济最纠结的命题:实体经济与高房价之间,总是既对立又依存。

  如今,温州的这段往事一再被关心中国经济未来的人们提起。这波愈演愈烈的“楼疯”也清晰勾勒出中国实体经济的尴尬:当经营企业利润逐年下滑而楼市诱惑满满,当年那种温州式的悲剧会否星火燎原?

  一组来自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证实了这种设想的可能性。今年上半年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暴跌到2.8%,这依稀透露出高房价带来的最大悬疑:当民间资本对经营实体经济意兴阑珊,一二线城市楼市成为资金避险最大的蓄水池,中国经济又该何去何从?

  民资去哪儿了?恐“脱实入虚”

  这是一笔谁都会算的账:中国每年的广义货币M2正以13%、14%的速度增长,意味着企业利润躺在账户里正以这个速度被稀释,在人口红利渐渐消失、用工成本大幅提升、外贸环境不理想、融资难等痼疾的困扰下,传统制造业的利润常年低于10%;而天平另一端,过去数年一线城市的房产资产大致以每4年翻倍的速度增值,遇到类似“楼疯”这样的“大年”,仅一年价格就能轻松增长50%以上。

  那么,是造工厂还是炒房子?如果说过去还有许多企业家对这道经济选择题深感迷惘,如今不可否认部分民间资本已然悄悄游离了实体经济。《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以房产资产被各路资本捧作“硬通货”的上海为例,长期作为国资重镇和外资集聚的开放窗口,目前房地产业成为民间投资的首选关注领域。

  有官方数据为证:今年上半年,上海民营企业完成房地产投资576.97亿元,同比增长8.7%,虽然随着泡沫和风险的加剧,增速已较去年回落了8.9个百分点,但民企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占比接近80%。与此同时,上半年上海民企的工业投资却同比暴跌了18.6%。房地产和工业投资“一升一降”背后,无法避言上海的民间投资确实存在“脱实入虚”的倾向。

  相似情况也发生在北京。国务院督查组曾调研称,今年1—4月,北京有80%的民间投资投向房地产,方向和结构也非常单一。

  作为传统制造业集聚地的珠三角,虽然得益于产业基础而数据相对好看,但同样展现出民间投资对房地产业的倚重和青睐。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广东房地产民间投资达到了3873.31亿元,同比增长22.4%,在整个广东民间投资中比重达到45.1%,接近半壁江山,占比远远超过了其他行业。事实上,东莞、惠州、佛山、中山、珠海等传统制造业重地近期房价也都积累了较高涨幅,成为吸引资本的“诱饵”。

  耐人寻味的是,从官方公报呈现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出发,其实仅能触碰到民资投资房地产业的一隅,究竟有多少民资涌入流通环节参与炒房,仍是无法破解的谜,但M1数据还是明白无误地显示出企业正大量收缩投资,大笔资金停留在银行活期账户上,最终催生资产泡沫也不足为奇。

  据悉,去年3月M1增速仅有2.9%,此后M1增速几乎一直处在上升通道中,2016年8月,M1增速达到25.3%。而当下除了进入楼市,民间资本缺少其他对等回报率的投资渠道。

  已有上市公司卖房“求生”

  “楼疯”席卷下的一线城市,房价只能用“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来形容,正当北上深优质板块已经难觅单价10万元以下的楼盘时,这样惊人的居住成本也让上市公司汗颜。《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从上半年成绩单来看,2926家上市公司中有395家面临净利润为负的尴尬局面,这其中还不包括各种注资、重组后财务数据优化的壳资源,另有115家上市公司净利润虽为正但不足500万元,而这500万元仅是想要购买上海内环内一居室的最低要求。

  但“楼疯”下的楼市还是成了一些上市公司紧抓不放的救命稻草。9月21日,*ST宁通B(200468.SZ)公告称将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北京西城区槐柏树街的两套学区房,由于户型都在140平方米以上且单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评估值达到了2272万元,如果转让成功,这家已经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的企业避免退市的可能性就将大大增加。

  而打起卖房创收算盘的上市公司并非只此一家。9月22日,海航创新(600555.SH)也公告出售一处位于上海世纪大道房产的收益。房产原值为5695万元,以8200万元的价格转让。讽刺的是,海航创新出售的此处房产本为抵债房,也就是因收不回欠款获得的房产,如今却成为自己扭亏为盈的希望。2016年上半年,海航创新亏损金额为1836万元。

  同一天,云赛智联(600602.SH)以5.03亿元的价格成交了一笔上海房产。扣除该房产账面成本、因交易发生的期间费用和相关税金后,实现收益高达1.86亿元。而今年上半年云赛智联净利润虽然同比增长高达96.27%,但仅为7073万元,还不及卖房收益的一半。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A股有1300多家上市企业持有投资性房地产,金额合计高达5874.2亿元,与去年底相比增加了300多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幅高达67.4%。其中,有近90家上市企业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在10亿元以上。

  眼下楼市和实体经济显然已成“跷跷板”形态,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上市公司感染“楼疯”选择卖房粉饰业绩。有观点认为,“楼疯”的内在逻辑加快了传统制造业的洗牌和衰落,这确实打开了产业升级转型的通道,但新兴产业能否就此崛起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将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在看来还是未知之数。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就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坦言,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已经达到疯狂地步,对企业创新创业也是有损害的,“排除经济泡沫干扰、抑制房地产及股市泡沫是培育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软硬环境中很重要的方面,房价大涨使整个社会的创新成本在上升,房价、地价是城市的基础价格,这类价格上去了,创新相关的许多成本都上去了,尤其是作为创新主体的年轻人的生活成本上升,会形成很大压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记者卧底“北京炒房团”:下一个目标是天津
温州炒房团的17年:有人一年把110万投资翻成1000万
中国"炒房团"看上柏林 欧洲投资回报率最好 柏林房价要涨了
温州民企“大企业造楼小企业炒房”多数被套
温州投资客否认全军覆没 炒房团只折损两三成

最新文章:
· 统计局:3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收窄
· 广东潮州和汕尾两市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 郑州六部门联合发文:今年计划完成1万套二手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
· 北京携手津冀两地推介宅地 拟适时优化土地交易规则
· 北京取消离异3年内不得京内购房政策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