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多因素利好将引爆A股市场走牛

作者:股海味道  文章来源:第一金融网   更新时间:2018/3/4 14:41:38  

  近期“独角兽”企业迎上市利好,监管层对券商作出指导,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四个行业若有“独角兽”,立即向发行部报告监管层,符合相关规定者可以实行“即报即审”,随后虽证实并非全部“四新”独角兽可以即报即审,但监管层对此类企业上市已给与关注。据财新网报道,第一批入围CDR名单已出炉,共有8家企业,除了BATJ这四家,还有携程、微博、网易以及香港上市的舜宇光学。前七家企业均是中国上市互联网公司领头羊。

  市场走牛主要有以下逻辑
  “独角兽”加速新经济企业受政策支持
  “独角兽”公司上市的话题最近霸屏了,包括最新传闻称小米考虑在内地和香港两地启动上市。虽然小米将于何地上市尚待确认,但一大波A股概念股已经“先涨为敬”了。

  实际上,从此前三六零的借壳回归,到对富士康IPO的特殊对待,都体现出监管层支持新经济企业发展的态度。

  消息面上,证监会近日对相关券商作出指导,将对包括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这四大新经济领域的拟上市企业中,市值达到一定规模的“独角兽”公司,放宽审批时间和盈利标准。

  另据报道,新春伊始,包括交易所在内的多个监管部门、监管人士纷纷赴京沪深等地调研高新技术企业,听取互联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领域企业对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创新创业的意见建议。

  此外,新华社日前发文称,中国资本市场的“BATJ梦”该圆了!文章指出,中国经济迈进新时代,国家创新战略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境外资本市场纷纷采取措施吸引我国优秀创新企业,对我国资本市场而言,破除障碍吸纳更多优秀的创新企业,十分紧迫。需要改革发行上市制度,支持互联网企业、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符合国家战略的企业,只要能迈出关键一步,中国资本市场培育出自己的“BATJ”就不再只是梦想。

  上述这一系列政策风向,也正是最近科技股应声上涨的催化剂。创业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支撑创新类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创业板中科技创新类的个股相对较多,板块指数自然表现抢眼。

  注册制实施再度获准延期两年
  IPO注册制授权决定期限拟再延长两年。业内认为海量扩容延期,给存量的创业板预留了不小的宽松空间。

  就整体而言,注册制授权延期虽在市场预期之中,但仍释放出监管层维稳的信号,这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中小盘股,稳定了投资者的信心,有利于市场情绪修复和反弹行情的延续。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认为,目前在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交易者成熟度、发行主体、中介机构和询价对象定价自主性与定价能力,以及大盘估值水平合理性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与实施注册制改革不完全适应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

  利空出尽即利好估值仍在历史低位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创业板指数和上证指数出现持续分化。受再融资新规、IPO提速等因素影响,创业板公司估值中枢不断下滑。

    创业板经过连续两年下跌后大部分个股“看上去很便宜”,恰逢年报披露后业绩爆雷频现,“利空出尽即利好”思维主导了阶段性行情,因此短期看好创业板指数反弹。

  另一方面,部分机构资金在强势股补跌过程中挪腾到创业板,如易方达创业板ETF 在市场前期下跌中份额大增。财通证券认为,创业板的收益风险比正在上升。创业板因前期跌幅较大,相对于主板的估值在历史底部,向上的收益高于向下的风险,吸引力逐步增强。

  估值方面,根据朝阳永续一致预期,中证500指数2018年的PE为17倍,创业板指2018年PE为22倍,处于历史地位,具有较强吸引力。

  机构买卖扎堆白马蓝筹
  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大宗交易市场中发生在机构专用席位中的交易是卖大于买。其中,买入交易中共出现了127笔交易,合计成交72.23亿元,机构专用席位卖出交易中出现143笔交易,合计成交达77.39亿元。从机构专用席位买进的公司所属行业分布看,房地产、保险、医药生物等板块涉及的公司较多。

  观察2月份机构通过大宗交易进行买卖的公司,可以发现名单重合率颇高者多为白马蓝筹公司。除了前述的中国平安外,美的集团月内也发生了7笔大宗交易。从买入席位看,其中有3笔被机构专用席位接盘,但如果从卖出席位看,则7笔也全部来自于机构专用席位。

  类似的还有海康威视,其在月内的4笔大宗交易,机构专用席位买进的2笔交易,合计金额就高达4.4亿元,但机构专用卖出的金额也不低,2笔交易合计达2.25亿元。

  分析认为,2017年的A股市场“二八”分化甚至“一九”分化明显,价值投资已经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类似中国平安、青岛海尔、海康卫视等大白马股不仅受到国内机构的增持,甚至也受到海外资金的青睐。如观察2017年以来的沪深港通活跃股中,这几只个股也均赫然排列居前,这也与大宗交易市场这些个股的活跃情况相呼应。

  2018年,市场目前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布局的策略也是多样化的。大宗交易中存在着蓝筹白马股的追涨和获利了结,存在着成长机会的调仓换股和提前布局,再结合近期市场的博弈,月内大宗交易呈现的特点也较为散乱,但整体而言,机构还是在围绕着相对景气的行业和个股进行排兵布阵。

  地方国改风云起 开启牛股时间窗
  随着注册制改革授权延长两年消息的发布,A股市场沉寂已久的题材股再度活跃起来。领跌A股两年的创业板出现久违的血色,但实际上创业板原本就不能借壳,所谓的壳资源价值提升对其并没有直接的利好作用。反而是一些具备国企改革潜力的公司,有望在这两年的时间窗里重新寻找生机,实现脱困。

  去年国企改革的几个重要案例,大多集中在央企层面,如中国联通的混改、神华和国电的重组、中国文发入主三爱富等,地方国企的改革关注度较小,有的话也大多集中在上海、广东等国有上市公司众多的省市。而在近期,地方国企改革出现一些耐人寻味的消息,在注册制改革延期消息的大背景下,其中的投资机会或许正在逐步酝酿中。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山西省的国企改革动作。在2月24日的会议上,山西省国资委明确提出,对于省属国有上市公司出现ST并应对不力的,将追究董事长、董秘等相关人员的责任。将上市国企被ST和追究责任挂钩,这在以往A股历史上还是比较罕见的。其中传递出的信息在于,山西省将加大省属国企上市公司的改革、“腾笼换鸟”,做大做强国企上市平台。在“追责制”的强力约束下,山西国改的进度有望加快,其中蕴藏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

  山西采取强力措施推动国企改革,和当地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有关。每个中国人在中学地理教科书上,都知道山西是“煤海”,煤炭产量、储量位居全国第一;前几年挥金如土的煤老板,也让山西“富煤”和“多金”画上等号。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让山西出现“一煤独大”,18家上市国企有12家属于七大煤炭集团。前两年煤炭行业的萎靡,让山西国企普遍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加快改革步伐势在必行。

  2016年山西国企改革出现一个重要的范本,代码000968的*ST煤气(现名蓝焰控股),在面临暂停上市危局时进行资产重组,将原有的煤矿业务置换成煤层气业务,控股股东也由太原煤气化集团变更为晋煤集团。重组完成之后,公司成为国内稀缺的煤层气上市公司,业绩一举扭亏,股价在两年内最大涨幅245%,并一度超越了2015年牛市的高点,低位布局的投资者获利不菲。

  相比2016年底煤炭价格处于最低位时*ST煤气推动重组,最近一年多来煤炭价格的上扬,让山西国企的业绩普遍增长,也为推进国企改革赢得了时间。单靠煤价上涨实现企业长期发展显然不现实,因此山西国改的进度也在快速推动中。去年底,阳煤集团和梧桐树资本联合出资成立10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围绕阳煤集团的混改、并购重组等进行投资;今年2月,山西汾酒拟引入华润作为战略投资者,山西和江苏省国企成立苏晋能源公司等作为,预示着今年山西类似*ST煤气的重组案不会少,而此类真实的重组也会获得管理层的支持,并在注册制延期的背景下,吸引部分市场活跃资金的参与,有利于相关公司股价的表现。

  除了山西之外,未来多个省市的地方国企改革也有望加速,尤其是和山西省类似产业比较单一、资源型国企占比较大的省份,都蕴藏着“困境反转”的机会。当然,类似的机会是否值得参与,也要看股价相对位置的高低和重组前后带来的公司变化。如同样是山西国企的山西汾酒,在公布国改消息之后股价不涨反跌,甚至连续两天跌停,其中原因就在于公司原本就是绩优股,股价又经过连续上涨,且估值在白酒行业中属于较高水平,即便有国改消息加持也未能提振股价。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相关公司的时候,无需过多拘泥于现有业绩,而应当从大股东的背景、重组的迫切性和难度等出发,选择股价处于相对低位的潜力股(见附表)。(文中涉及股票,只做举例,不做买入推荐。且作者承诺未持有文中提及股票)

                第一时间了解市场行情变化股票交流,加林夕QQ:3161778076或者微信:MJ86854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