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企改革再度潮涌 7股投资价值解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网内容部   更新时间:2016/8/2 15:40:10  

  地方国资近日再度热潮涌起,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停牌。统计显示,截至7月26日,有47家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或其它重大事项而停牌。

  其中,上海、深圳、重庆等地的国企改革尤其引人瞩目。上海计划在2016年底基本完成市国资委系统企业集团公司制改革;重庆市也按现有集团改组为主、新设为辅,搭建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3+3+1”平台;深圳市国资委层面,将研究设立1500亿元的国企改革与战略发展基金。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2016年为国企改革落地之年,在中央层面政策、考核任务下达后,地方国改落地将承压加速,改革前沿地区国资委考核压力最大,相关国企改革动力最强。

  上海:全方位推进国资国企分类改革

  8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文介绍上海市国资国企的分类改革所获得的巨大成绩。

  文章介绍,上港集团全员持股顺利完成,这个竞争类型的企业有2万名员工,其中1.6万名参与持股,成为上海又一个通过增发实现全员持股的国有企业;而承担公共服务的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则采取完全不同的改革路径,由传统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用不同的改革方法,实行分类改革,正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进行的探索。

  文章表示,上海将国企分为竞争类、功能类、公共服务、混合型4种类别,综合考虑国有企业承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根据企业的产业特征、行业特点、股权结构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责任、改革目标、考核以及激励措施,分类改革。

  据了解,目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上海先后完成绿地集团、现代设计集团、上海城建、华谊集团整体上市。而上海还计划在2016年底基本完成市国资委系统企业集团公司制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7月29日,中证上海国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顺利结束募集,首募金额达到152.2亿元。该基金的募集成立,也有望再给上海国企改革“添一把火”。

  深圳:研究设立1500亿国企改革基金

  深圳的亮点则在于国企改革基金的设立。深圳市国资委层面将研究设立1500亿元的国企改革与战略发展基金,

  据了解,目前,基金已经市政府同意,正在加紧组建中;在市属国企层面,支持优势产业集团围绕主业及产业链,设立了新能源基金、智能装备基金、物流基金等各类特色基金。下一步,深圳将继续完善“基金群”体系,力争基金群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

  另外,据证券日报的报道,深圳市国资委已被确定为全国国资系统改革试点单位,而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旗下10多家试点企业改革方案也已经基本成型,经完善报批后开始陆续推进实施。

  深圳市在“大国资”战略的引导下,改革模式的探索以及具体方案的推出、实施均将极大推动深圳国资概念股在后市实现优异表现,后市值得密切关注。

  地方国资改革“遍地开花”

  除去上海、深圳外,重庆、广州等主要城市等国企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7月25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广州将通过资本融合和资金支持促进市属国企创新发展,推进科技企业上市。

  7月18日,重庆市召开全市部分国企改革发展专题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国企优质资产证券化,充分整合国有企业的各种优势资源,促进全市各类企业共同发展。

  另外,浙江、云南、江苏等地的国企改革也在加快推进。各地密集推进国企改革也引起了资本市场上机构的注意。

  国泰君安认为,2016年为国企改革落地之年,在中央层面政策、考核任务下达后,地方国改落地将承压加速,改革前沿地区国资委考核压力最大,相关国企改革动力最强。目前上海、广深等改革前沿地区国资委今年以来的多个政策和会议均对国企改革尤为重视,而集团资产整体上市和激励机制改善是国企改革两大主要途径。其中,上海地区国改动力强劲,推进快速有效,有望成为国改排头兵;广深地区历来为改革前沿,在国企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要求值得关注。

  中信证券认为,从国企改革推进来看,2013年底后,全国各地方掀起国企改革的新热潮,其中上海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战略投资者引进、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方面进展最快,走在最前列。在国企改革速度加快、力度加强的背景下,上海有基础、有实力、有意愿、有背景成为全国国改的一面旗帜,引领全国各地国企改革打破僵局、进入新阶段。建议重点关注上海国企改革的三个方向:一是实现集团公司制改造,推动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二是在竞争类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试点员工持股,激发员工积极性,推动企业提升效率;三是在市场竞争类企业中的整体上市公司中探索实行职业经理人选拔、管理和技术团队股权激励以及深化全员持股。(来源:中国证券网)

  【个股解析】

  7大地方国企改革概念股解析

  上工申贝:行业地位运行影响业绩增长,推进资源整合做强缝制主业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才华,潘贻立 日期:2016-03-28

  业绩简评

  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4亿元,同比增长17.3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亿元,同比下降20.34%。

  经营分析

  缝制机械行业持续低位运行,公司业绩增长面临一定压力。2015年行业100家整机企业累计销售缝纫机549.9万台,同比下降17.93%,行业持续低位运行。在这一背景下,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加17%,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投资控股上海申丝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增物流服务收入3.81亿元;二是控股子公司上工欧洲缝制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9%。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下降了20%,收入增长而利润下降的原因在于:一是去年公司获得处置地块收益,营业外收入比今年多出9162万元;二是上海申丝本期纳入合并范围使得管理费用增加5433万元,减少了当期净利润。

  坚持全球化经营,推进资源整合做强缝制主业。公司在欧洲先后并购了三家重要缝制设备公司,杜克普爱华、百福和KSL,将其整合于上工欧洲的平台之上。杜克普爱华与百福从竞争对手转为合作伙伴,增强了在中高端市场上的全球竞争优势;KSL公司有全球领先的特种缝制技术,是公司开拓汽车内饰、航空航天领域缝制设备的利器。2015年8月公司又通过上工欧洲增资德国Stoll公司2亿元人民币持有其26%股权,使公司产业链由缝制设备拓展到纺织编织机械。

  拓展延伸公司产业,推进国内生产基地建设。2015年4月出资7500万控股上海申丝40%股权,使公司业务拓展到物流服务领域;通过与民营资本合作在台州建立了生产基地,主要从事标准化智能型服装缝制设备的生产销售。目前公司初步在国内建立起三大生产基地,其中包括以自动缝制单元及电控为主的南翔生产基地、以中厚料机为主的张家港生产基地和以生产标准型产品为主的上工宝石台州基地。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2016/2017公司营业收入26.2亿元/2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0%/8.6%;归母净利润182百万元/207百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5.8%/13.7%;EPS分别为0.33/0.38元。

  投资建议

  公司当前股价(2016/03/21收盘价:13.71)对应2016/2017年PE分别为41/36倍。考虑到公司在欧洲的业务整合已经有良好成效,公司掌握了高端缝制设备自动化技术,在国内需求调整、产品自动化更新上具有领先优势,我们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上工欧洲业务进一步整合的风险;下游服装行业需求下降的风险;物流服务等新领域业务拓展的风险。

 

[1] [2] [3] [4]  下一页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